朱皓皞
目的 对比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术后放疗对外阴鳞癌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150例外阴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预后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对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29%、25%、17%、67%(P=0.03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50%、67%、83%(P=0.016),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余治疗方式患者.对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84% vs.46%,P=0.010)和无进展生存率(97% vs.62%,P<0.001)均明显高于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患者.结论 对中晚期患者,应争取切除原发灶及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并术后辅以全量放疗,而对早期外阴癌患者,建议在切除外阴病灶的同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孙学明;张彦娜;梁东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以前临床上鼻咽癌常用的分期是福州(1992)分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2008年鼻咽癌分期中已将MRI检查作为分期的依据.现总结我院89例鼻咽癌患者CT、MRI的T分期,比较CT和MRI分期对92分期的影响.
作者:蒋春灵;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9岁,腰痛检查发现右附件区肿物有3年,于2005年6月2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16岁初潮,3~4天/28~30天.24岁结婚,48岁绝经.G5 P2.既往于1985年行左侧卵巢畸胎瘤切除术.妇科检查:经产外阴,阴道通畅,黏膜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右附件区可触及12 cm×10 cm×9 cm边界清楚的肿物,质中等,活动可,表面不光滑.CA 125:8.16 U /ml.妇科彩超检查:子宫右后方可见11.7 cm×7.4 cm×9.1 cm不均匀低回声肿物,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整,中心可见6.4 cm×2.2 cm×3.9 cm不规则无回声.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王晓岩;聂明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制备及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添加细胞因子培养扩增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CD11c、CD86的表达;MTT法测定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培养第7天出现扩增之骨髓源DC,加入TNF-α 24 h后,成熟骨髓源DC形成.每只615小鼠平均能分离出3×107个骨髓细胞,一只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C的产量约为7×106个.加入TNF-α 48 h后,DC表面标志物CD86阳性表达率较加入TNF-α前增高;CD11c阳性表达率加入TNF–α前后无差别.成熟DC与615小鼠胃癌细胞共孵育24 h、48 h,效靶比分别为10∶1、20∶1、30∶1时,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随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提取纯化小鼠骨髓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的刺激诱导可产生成熟DC,成熟DC对胃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随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随共孵育时间的延长杀伤活性有增强的倾向.
作者:刘晓玲;宋振川;李勇;肖建伟;郭宸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生脉注射液辅助放化疗,治疗10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和姑息术后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岁.TNM分期:ⅡB期10例、Ⅲ期68例、Ⅳ期22例;鳞癌52例、腺癌35例、小细胞肺癌13例.
作者:鲁守彬;庄洪军;韩修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0年9月诊断的9例意外胆囊癌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表现为息肉状突起或胆囊壁增厚变硬,镜下表现为异型腺上皮呈腺样或巢团状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CK7(+),CK20(-),CEA(+),EMA(+).中位随访期为26.7个月,有6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 意外胆囊癌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倩;向吉富;彭英霞;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水脂分离技术是1种脂肪抑制技术,已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我们尝试将水脂分离技术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结果发现其在低场MR检查中,可以作为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快速自旋回波(FSE)、自旋回波(SE)等序列的补充.
作者:罗小平;华兰娇;胡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复发性大肠癌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以来复发性大肠癌再手术病例5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肝转移14例,单纯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广泛转移12例,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转移10例;再次手术共切除25例,行肠造口术、肠吻合短路手术10例,单纯置化疗泵共7例,行单纯剖腹探查术9例.结果 术后42例获随访,5例已存活5年,6例已存活3年,4例手术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7例2年内死亡,20例1年内死亡.结论 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仍有较高切除率,再次手术治疗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易波;李其云;饶华民;黄凯;杨小文;吴亮高;孙杨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正常组织急性放射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60例,于放疗前抽取静脉血,抽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再进行酶连接检测反应扩增,后应用测序仪电泳通过分析软件得出XRCC1 Codon399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结果 1、2、3级皮肤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均为33.3%,Arg/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52.3%、42.9%、4.8%,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57.6%、36.3%、6.1%;1、2、3级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3.3%、50.0%、16.7%,Arg/ 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8.1%、52.4%、9.5%,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48.5%、42.4%、9.1%;1、2级涎腺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分别为0、100.0%,Arg/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3.3%、66.7%,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6.4%、63.6%.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正常组织急性放射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彭钦;张军宁;宋云风;南秀丽;彭小波;查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与细胞增殖相关信号分子p-ERK、c-fos、Ki-67蛋白在鼻咽癌及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法检测30例鼻咽癌、25例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IGF-1R、p-ERK、c-fos、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IGF-1R、p-ERK、c-fos和Ki-67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28/30)、93.33% (28/30)、83.33% (25/30)、86.67%(26/30),在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0%(9/25)、28.00%(7/25)、20.00%(5/25)、4.00%(1/25),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中IGF-1R与p-ERK、c-fos、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p-ERK与c-fos、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c-fos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鼻咽癌中IGF-1R蛋白过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增殖.
作者:景志亮;罗爱华;姜汉国;李飞虹;赵颖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5例甲状腺滤泡癌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其阳性表达率乳头状癌组(72.22%)高于滤泡癌组(40.00%),有淋巴结转移组(78.5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还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COX-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晓玲;黄仲;黄健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CM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中MCM5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MCM5阳性率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Ⅰ、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转移者MCM5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 MCM5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班媛媛;李道胜;李晓梅;庞宇;叶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鼠宫颈癌U14细胞抗原脂质体瘤苗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 正丁醇法提取U14细胞表面抗原(CBE),包裹入阴离子脂质体制成CBE-脂质体瘤苗,腹腔接种免疫Km小鼠,然后每只腹腔接种104 U14细胞或105 U14细胞,观察瘤苗对后续U14细胞负荷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用104 U14细胞预先攻击Km小鼠,再用CBE脂质体瘤苗免疫观察瘤苗的抑瘤能力.结果 低剂量(104 U14细胞)CBE脂质体瘤苗免疫组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5.50±2.08)天,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18.00±0.00)天]、单纯脂质体组[(18.33± 0.52)天]和单纯CBE组[(19.33±1.75)天],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剂量(105 U14细胞)荷瘤小鼠组与对照组生存时间比较无差异.腹腔给予104 U14细胞,再给予瘤苗免疫后各组小鼠生存时间无差异.结论 CBE脂质体瘤苗对小鼠后续腹腔攻击的相关肿瘤细胞,可产生抑制作用,但效果与肿瘤细胞负荷量有关.
作者:姚伟荣;李映良;徐方云;王红梅;邬淑云;温淦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将顺铂60~100 mg、丝裂霉素10~20 mg、与40%碘化油20 ml混悬液,注入肝动脉栓塞治疗2~4次.化疗停3~4周后再行3DCRT,采用6MV、X射线治疗,单次剂量1.8~2.0 Gy、每周5次,总剂量45~55 Gy.结果 近期有效率为83.3.%,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7%、53.3%.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洪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Ⅱ、Ⅲ期(UICC,1989)乳腺癌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胸壁放疗采用6 MeV电子线,3.6Gy/次,隔日照射,3次/周,总剂量为39.6 Gy,分11次,近4周完成.结果 随访时间为61~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7个月.低分割放疗后5年胸壁复发7例(6.6%),5年无瘤生存率为67.9%(72/106),5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10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急性皮肤湿性反应发生率为4.7%(5/106),晚期中上肺部局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1%(4/78).结论 低分割放疗与常规照射方案比较,疗效相当,早晚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科;张弓;谢丛华;周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人体病理类型多复杂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死亡率高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卵巢癌因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段,以致确诊时肿瘤常已为晚期,预后不良.欧洲一项包括23个国家在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平均5年生存率为37%[1],而我国则仅徘徊于30%左右,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1种恶性肿瘤.现在对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在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基础上使用以铂类为主的规范化联合化疗为原则,包括全身化疗及腹腔内灌注化疗,但其复发率依然较高,因此进一步探寻其预后相关因素,从而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更加积极有效地个体化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仍然很有必要.本文就卵巢癌预后评估相关因素及近年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皓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类癌的发生机理、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术前诊断为睾丸肿瘤患者,行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结果 术中发现左侧精索、睾丸、附睾鞘膜光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浸润,术后纵行剖开肿物见附睾头呈囊性,大小为4.5 cm×3.5 cm,切开囊肿内含黄色混浊液体,量约20 ml.左侧睾丸直径约3.5 cm,内有一灰白色占位,大小约2.3 cm×2.0 cm.结论 原发性睾丸类癌是1种罕见的睾丸肿瘤,分单纯性类癌和畸胎瘤类癌2种,需与其他睾丸肿瘤鉴别.
作者:余明主;杨洋;曾小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2岁,主因胸闷2个月,加重10天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症状,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咳嗽、咳痰.入院前10天胸闷症状加重,活动受限.查体气管轻度右移,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叩实音,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罗音.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肺功能示极度严重限制.初步考虑左侧结核性胸膜炎.
作者:魏伟;姜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免疫是其重要因素,而肿瘤细胞中共同刺激分子B7-CD28家族分子的高表达可使肿瘤细胞免于机体的免疫监视.B7-H4是新近发现的B7-CD28家族新成员,现就B7-H4的发现、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蒋庄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 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livin 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结果 Livin 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livin蛋白过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P<0.05).结论 Livin 蛋白表达有望成为乳腺癌有效的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吴国武;曾娟紫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