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卵巢梁状类癌1例报告

高建津;刘洁华;王晓岩;聂明辉

关键词:卵巢, 类癌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9岁,腰痛检查发现右附件区肿物有3年,于2005年6月2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16岁初潮,3~4天/28~30天.24岁结婚,48岁绝经.G5 P2.既往于1985年行左侧卵巢畸胎瘤切除术.妇科检查:经产外阴,阴道通畅,黏膜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右附件区可触及12 cm×10 cm×9 cm边界清楚的肿物,质中等,活动可,表面不光滑.CA 125:8.16 U /ml.妇科彩超检查:子宫右后方可见11.7 cm×7.4 cm×9.1 cm不均匀低回声肿物,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整,中心可见6.4 cm×2.2 cm×3.9 cm不规则无回声.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及MR I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

    以前临床上鼻咽癌常用的分期是福州(1992)分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2008年鼻咽癌分期中已将MRI检查作为分期的依据.现总结我院89例鼻咽癌患者CT、MRI的T分期,比较CT和MRI分期对92分期的影响.

    作者:蒋春灵;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咽癌中IGF-1R、p-ERK、c-fos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与细胞增殖相关信号分子p-ERK、c-fos、Ki-67蛋白在鼻咽癌及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法检测30例鼻咽癌、25例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IGF-1R、p-ERK、c-fos、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IGF-1R、p-ERK、c-fos和Ki-67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28/30)、93.33% (28/30)、83.33% (25/30)、86.67%(26/30),在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0%(9/25)、28.00%(7/25)、20.00%(5/25)、4.00%(1/25),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中IGF-1R与p-ERK、c-fos、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p-ERK与c-fos、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c-fos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鼻咽癌中IGF-1R蛋白过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增殖.

    作者:景志亮;罗爱华;姜汉国;李飞虹;赵颖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直肠癌术后患者67例,术后3~4周后先行改良的FOLFOX4方案化疗4次后行盆腔放疗,其中36例行单纯放疗,31例行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者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2次/天,用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放疗结束后再用先前的化疗方案化疗4次.结果 67 例患者中有66例完成了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有 7例患者死亡,其中同期放化疗者中4例死亡,单纯放疗者中3例死亡.同期放化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单纯放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2例肝转移和1例肺转移.结论 直肠癌术后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有降低远处转移的趋势.

    作者:钟陆行;熊建萍;张凌;陈文艳;詹正宇;田秋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黄芪注射液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生化法,检测28例健康体检者和128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IgG、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比较黄芪注射液对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D3、CD4 细胞水平、CD4/ CD8比值、NK和IL-2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血浆sIL-2R、CD8和IgG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术后3周CD3、CD4细胞水平、CD4/CD8值、NK和IL-2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血浆sIL-2R、CD8 和 IgG水平较术前降低;T细胞亚群、sIL-2R和IL-2活性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有关;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术后CD3、CD4细胞水平、CD4/CD8比值、NK和IL-2活性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术后T细胞亚群、sIL-2R和IL-2活性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切除肿瘤后全身免疫机能状况有所改善,肿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浆sIL-2R和IL-2活性可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并可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围术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作者:季锡清;杜峻峰;陈纲;盛新华;于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42例,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6~68 Gy,6~7周完成),同时进行化疗(5-FU、CF 和奥铂).经随访观察,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5.7% (36/42),症状缓解率为95.2% (40/42).中位生存期35.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5.8%、26.3%;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 、83.8%、16.9%,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和骨髓抑制,多为1~2级.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结合化疗可提高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并能减少放射治疗反应.

    作者:程文芳;张和平;吴君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腺小细胞癌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胸腺小细胞癌(TSCC)的临床特点,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胸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外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TSCC患者可伴有或无神经内分泌症状(如Cushing 综合征),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放化疗均被采用.结论 TSC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以放化疗为主,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梁海龙;刘吉福;薛文平;赵京;王树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MR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水脂分离技术是1种脂肪抑制技术,已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我们尝试将水脂分离技术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结果发现其在低场MR检查中,可以作为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快速自旋回波(FSE)、自旋回波(SE)等序列的补充.

    作者:罗小平;华兰娇;胡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复发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在诊断鼻咽癌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4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复发患者,分别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扫描,对比常规磁共振扫描和弥散扫描肿瘤范围,并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区与正常组织(一般取对侧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旁正常组织,避开骨质和血管)弥散系数值(ADC值)差异.结果 常规磁共振扫描显示病灶的DWI像同样呈相对高信号,两者病灶范围基本吻合.鼻咽复发病灶ADC值高于正常鼻咽黏膜ADC值(P<0.0001).43例患者中31例肿瘤超腔(侵犯咽旁、副鼻窦及颅底等),鼻咽腔外复发病灶ADC值高于相应正常组织ADC值(P<0.0001).结论 磁共振弥散扫描有助于判断鼻咽癌是否复发,尤其对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复发鼻咽癌具有重要的助诊意义.

    作者:龚晓昌;李金高;敖帆;汤轶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管癌微卫星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细胞恶性转化与其遗传物质(即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有关,在分子遗传学方面主要表现为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tity,MSI),而食管癌是1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微卫星不稳定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食管癌MSI的研究作一综述.1 微卫星与微卫星不稳定微卫星(MS)为短的基因片段或由核苷酸串联而成的重复序列,也称作短小串联重复序列(STRs),广泛分布于人类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组成,常见的有2、3、4核苷酸重复序列,常见的是二核苷酸重复序列(CA/GT)n.(CA/GT)n中n为重复次数,通常为15~60次,重复单位结构相同.MS一般处于DNA编码区域附近,也可以位于内含子或启动子中,在人群中表现为遗传稳定性、高度个体特异性及高度多态性.

    作者:霍亚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Sonic Hedgehog表达及其与NF-kappaB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Hedgehog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NF-kappaB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萎缩性胃炎、46例肠化生和57例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内镜活检样本,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分为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胃癌组和正常黏膜组.通过病理学检测患者Hpylori感染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Hedgehog和NF-kappaB在不同阶段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胃黏膜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edgehog表达.结果 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胃黏膜组织中Hedgehog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NF-kappaB表达水平在正常胃组织、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组织中无明显变化,但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S期细胞比例更高.细胞凋亡率萎缩性胃炎组和肠化生组较高,而胃癌组较低.抑制NF-kappaB后,Hedgehog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结论 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Hedgehog蛋白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H pylori感染可能通过激活NF-kappaB,继而增强Hedgehog表达,同时赋予胃癌细胞凋亡抵抗.

    作者:严华;刘海林;王海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睾丸类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类癌的发生机理、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术前诊断为睾丸肿瘤患者,行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结果 术中发现左侧精索、睾丸、附睾鞘膜光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浸润,术后纵行剖开肿物见附睾头呈囊性,大小为4.5 cm×3.5 cm,切开囊肿内含黄色混浊液体,量约20 ml.左侧睾丸直径约3.5 cm,内有一灰白色占位,大小约2.3 cm×2.0 cm.结论 原发性睾丸类癌是1种罕见的睾丸肿瘤,分单纯性类癌和畸胎瘤类癌2种,需与其他睾丸肿瘤鉴别.

    作者:余明主;杨洋;曾小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加非共面照射野对剂量的影响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因其解剖学结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治疗手段以放射治疗为首选.调强放疗[1](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1种精确的放疗技术,在提高肿瘤靶区剂量的同时,能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许多物理参数都会影响到剂量分布,其中可以优化的物理参数包括线束入射方向、射野数目、是否使用非共面照射野、准直器角度、子野数目等等.我们着重探讨在传统射野基础上加设一非共面照射野对IMRT计划的影响.

    作者:胡海芹;晏宝林;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Ⅱ、Ⅲ期(UICC,1989)乳腺癌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胸壁放疗采用6 MeV电子线,3.6Gy/次,隔日照射,3次/周,总剂量为39.6 Gy,分11次,近4周完成.结果 随访时间为61~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7个月.低分割放疗后5年胸壁复发7例(6.6%),5年无瘤生存率为67.9%(72/106),5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10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急性皮肤湿性反应发生率为4.7%(5/106),晚期中上肺部局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1%(4/78).结论 低分割放疗与常规照射方案比较,疗效相当,早晚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科;张弓;谢丛华;周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Ki67、PTE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Ki67和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Ki67和PTEN表达,并与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11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Ki67和PTEN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分别为60.0%和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PTEN阳性表达率,与Ⅲ期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3),而Ⅰ、Ⅱ期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与Ⅲ期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PTEN可能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邓秀娟;吴海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制备及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添加细胞因子培养扩增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CD11c、CD86的表达;MTT法测定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培养第7天出现扩增之骨髓源DC,加入TNF-α 24 h后,成熟骨髓源DC形成.每只615小鼠平均能分离出3×107个骨髓细胞,一只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C的产量约为7×106个.加入TNF-α 48 h后,DC表面标志物CD86阳性表达率较加入TNF-α前增高;CD11c阳性表达率加入TNF–α前后无差别.成熟DC与615小鼠胃癌细胞共孵育24 h、48 h,效靶比分别为10∶1、20∶1、30∶1时,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随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提取纯化小鼠骨髓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的刺激诱导可产生成熟DC,成熟DC对胃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随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随共孵育时间的延长杀伤活性有增强的倾向.

    作者:刘晓玲;宋振川;李勇;肖建伟;郭宸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恩度联合洛铂腔内灌注治疗顽固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洛铂(lobaplatin)腔内灌注治疗合并顽固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翟立广;苗振静;马旭辉;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CM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CM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中MCM5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MCM5阳性率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Ⅰ、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转移者MCM5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 MCM5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班媛媛;李道胜;李晓梅;庞宇;叶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意外胆囊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0年9月诊断的9例意外胆囊癌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表现为息肉状突起或胆囊壁增厚变硬,镜下表现为异型腺上皮呈腺样或巢团状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CK7(+),CK20(-),CEA(+),EMA(+).中位随访期为26.7个月,有6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 意外胆囊癌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倩;向吉富;彭英霞;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53、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p53、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手术后病例进行随访,分析5年生存率与p53及Bcl-2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46.7%.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Dukes分期、生长部位、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Bcl-2蛋白低表达,且两者成负相关.p53和 Bcl-2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均有关,提示检测p53和Bcl-2的表达,对临床判断术后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勇;高绪锋;张松涛;张守永;黄新明;陈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 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livin 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结果 Livin 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livin蛋白过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P<0.05).结论 Livin 蛋白表达有望成为乳腺癌有效的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吴国武;曾娟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