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华;邵仲凡;陈光辉;潘引鹏;李国仁
目的 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LEAF)和常规分割(OF)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LCAF治疗组和CF治疗组,其中LEAF组32例,先用常规分割照射40Gy,2 Gy/次,1次/天,5次/周,4周完成,再用LCAF避脊髓照射28 Gy,1.4 Gy/次,2次/天,间隔4~6 h,5次/周.总剂量68 Gy分40次6周完成.CF组始终用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70 Gy分35次7周完成.结果 食管癌肿瘤完全缓解率LEAF组和CF组分别为63%、53%:1、3、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LcAF组分别为72%、55%、17%,CF组分别为52%、1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3、5年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68%、50%、18%,CF组分别为50%、30%、1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反应放射性食管炎LEAF组与CF组存在差异(P<0.05),而放射性气管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LCAF的局部控制率、长期生存率均高于CF,患者能耐受LCAF治疗.不增加远期毒副反应.
作者:高宗毅;陈军;赵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L-OHP与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NVB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L-OHP 130 mg/m2静脉点滴2 h,第2天,每21天为1个周期;对照组32例:NVB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70 mg/m2分3天静脉滴注,从第2天开始,每21天为1个周期.对两组的总反应率和毒副反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反应率分别为62.5%(20/32)和34.4%(11/32).有显著性差异(X2=4.0,P<0.05);治疗组有2例CR患者;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和神经毒性.结论 L-OHP+NVB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NP方案好,毒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吴田;刘付花;郭辉;高锦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5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第一分支癌栓的患者,均行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94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结果 术后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86/148)、18.9%(28/148)、5.4%(8/148).结论 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胡雷;尉公田;孙延富;张友磊;王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应用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3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彩玲;王俊生;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状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31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1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其复发的关系.结果 局部和区域共复发57例,总复发率为43.5%,肿瘤体积为舌鳞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区域复发34例,区域复发率为26.0%,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区域复发相关(X2=11.603,P=0.001).结论 肿瘤体积是影响舌鳞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舌鳞癌复发风险的指标之一;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癌区域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应作为舌鳞癌颈部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赵景会;张仑;张文超;吴延升;姚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进型联合术式对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患者排便功能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73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临床常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干预组为结肠壶腹成形术后与实施了直肠瓣以及直肠角重建术的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后排便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液体存留时间、排便功能、直肠测压以及远期生存率等.结果 干预组术后液体存留时间的总优良率、排便功能、直肠测压以及远期生存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有效提高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同时,改进的联合术式还能够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从而改善其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景武;张爱娟;张雪鹏;赵刚;刘远廷;孙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VEGF和iNOS的表达,探讨VEGF与iNO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VEGF和iNOS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VEGF和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VEGF和iNOS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的表达和iNOS的表达呈正相关(γ=0.426,P<0.05).结论 VEGF与iNO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且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VEGF和iNOS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恶性进程有关.
作者:罗翠松;窦拉加;林云;戴鹏;李晓军;袁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管癌穿孔被认为是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1],常导致食管-气管瘘,食管-支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胸膜腔瘘.同时也是1种难治性并发症,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患者预后极差.肖泽芬等[2]曾报道过食管癌穿孔患者中有62.2%在3个月内死亡,81.5%在6个月内死亡.为此针对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治疗后穿孔的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食管癌治疗后食管穿孔原因,提高对穿孔的认识,在设法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云风;张军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TRAIL、Caspase-8和NF-кB在人骨肉瘤组织及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Caspase-8和NF-кB蛋白在43例骨肉瘤及15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TRAIL、caspase-8和NF-кB蛋白的平均光密度(OD)值;用TUNEL方法检测骨肉瘤及骨软骨瘤中细胞凋亡.结果 TRAIL、Cu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均低于骨软骨瘤组织(P<0.05);而NF-кB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高于骨软骨瘤(P<0.05).TRATL与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TRATL与NF-кB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骨肉瘤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骨软骨瘤组(P<0.05);TRAIL、Caspase-8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均呈正相关(P<0.01);而NF-кB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细胞凋亡呈负相关(P<0.01).结论 TRAIL基因可能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Caspuse-8作为影响细胞凋亡过程的因子,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F-кB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TRAIL、Caspase-8蛋白呈低表达,可能受NF-кB高表达的调控而不能诱导细胞凋亡.提示三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李琪佳;吴爱民;付文娟;王峰;白俊清;王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位三管引流对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9例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采用低位三管引流(2根经肛肠腔内引流管及经肛旁骶前腔引流管)进行充分引流.结果 89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中88例治愈,仅1例行肠造瘘.患者瘘后平均治愈时间为(24.8±11.4)天.结论 低位三管引流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聂晨阳;谢尚奎;胡世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性,51岁.因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尿黄2个月,于2008年12月17日收治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末扪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莫菲征(一),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
作者:李其云;易波;周怀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漫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 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朝文;何楠;曹家庆;李赵江波;朱正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性患者,42岁.咳嗽、胸闷、呼吸不畅1个月,活动加重1周,于2004年8月26日入院.体检:气管轻度右偏,左颈前扪及肿块上缘,无内分泌异常的体征.胸部X线片及CT检查显示前纵隔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约10 cm×9 cm,突向两侧,稍向左偏,延及颈部,密度均匀,与纵隔大血管及心包的分界模糊不清,气管受压变扁,诊断为恶性胸腺瘤.
作者:戴建华;邵仲凡;陈光辉;潘引鹏;李国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有效减轻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我们设计了食管胃舌状黏膜瓣吻合方法,并于2000年2月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匡裕康;郭昌莹;黄建;江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痰和纤支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532例同时进行痰和纤支镜检查的肺癌病例,分析痰和纤支镜刷片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和分型的准确性,与纤支镜咬检组织学对比,评价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痰细胞学的敏感性为33.8%,纤支镜刷片细胞学的敏感性为58.7%,纤支镜咬检组织学的敏感性为39.1%.痰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鳞癌为95.7%,腺癌为87.2%,小细胞癌为100.0%,痰细胞学区分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的准确性为100.0%.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鳞癌为93.3%,腺癌为85.4%.小细胞癌为95.5%.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区分小细胞和非小细胞癌的准确性为98.0%.结论 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痰细胞学敏感性较低,但可作为纤支镜检查阴性和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补充检查手段.两者的细胞学分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作者:郭会芹;张智慧;曹箭;赵琳琳;李中林;王乃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电离辐射对胶质瘤c6细胞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表达的影响.方法 胶质瘤C6细胞用2 Gy剂量X射线照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照射前、照射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PTrG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FITG蛋白表达.结果 FITG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在X射线照射后4 h即开始下降,12 h下降明显,24 h开始回升,72 h恢复正常.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显著影响胶质瘤细胞PTTG的转录和翻译;机体内存在对电离辐射导致的PTTG损伤的修复系统.
作者:姜平;戴如飞;蔡军;刘宁;骆慧;闫志海;阎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PCT检测对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PCT水平与发热原因的关系.结果 败血症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为93.75%,普通感染组阳性率为70.48%,肿瘤热组阳性率为6.06%,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1).按感染病原体分析发现,无论是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细菌混合真菌感染,其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热组(P<0.05),但细菌、真菌、细菌混合真菌感染3组两两比较,PC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CT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0.3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3.33%和98.19%.结论 合并感染特别是合并败血症的肿瘤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肿瘤相关性发热患者PCT水平正常,初步认为PCT水平的检测可鉴别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为恰当的抗感染或抗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从而更好更早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琳;孙晓非;谭肖鹂;甄子俊;夏奕;凌家瑜;童刚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全称为促生长激素抑制素,是1种环状多肽,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近年的研究显示生长抑素不仅具有广泛的生锺功能,还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现就生长抑素受体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龙志祥;梁庆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宫颈腺癌组织中ki67、p53蛋白表达,分析HPV16/18感染与ki67、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HPV16/18-E6DNA和ki67、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PV16/18-E6DNA与ki67、p53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1%、51.2%、45.3%,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0.0%、0.0%(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ki67、p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ki67、0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与HPV16/18感染及ki67、p53蛋白表达异常相关.
作者:王喜梅;罗光霞;张雪梅;郑仁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VEGF-A、VEGF-c、VEGF-R3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转移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喉癌生长和转移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喉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A、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喉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三者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喉癌组织按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进行分组,分别用2种方法探讨三者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均显示:VEGF-A、VEGF-C、VEGF-R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癌组织中,VEGF-A与患者年龄无关,但与T分期、病理分级有关,VEGF-C、VEGF-R3与患者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均无关.同时还显示:VEGF-A、VEGF-C、VEGF-R3在淋巴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而且免疫组化方法将淋巴转移组分别与声门上型、贯声门型、声门型无淋巴转移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VEGF-A、VEGF-C、VEGF-R3的高表达与颈部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另外,三者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彭晓林;王斌全;刘涛;郝峻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