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lL-2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临床疗效观察

潘永平;胡向东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射, 重组白细胞介素2(rlL-2)
摘要:2006年 4月至 2008年 9月,我们采用rIL-2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或不愿接受全身化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RP1和LRP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肺耐药蛋白(LR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P1和LRP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MRP1、LRP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2),且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MRP1mRNA在肿瘤直径>3 cm组表达量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组(P=0.013);LRPmRNA表达量NSCLC腺癌组高于鳞癌组(P=0.02),中高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P=0.033).结论 MRP1、LRP在NSCLC的多药耐药(MDR)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在形成MDR的过程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联合检测MRP1、LRPmRNA对于预测NSCLC患者化疗效果、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小琴;李坚;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腔胃-气管瘘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胸腔胃-气管瘘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腔胃-气管瘘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胸腔胃-气管瘘均发生于放疗后,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的卧位烧灼样刺激性呛咳,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口服碘水造影或螺旋CT扫描确诊胸腔胃-气管瘘2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1例,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3例;4例行带膜气道支架置入术,呛咳症状消失;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胸腔胃-气管瘘的主要病因为放疗损伤,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卧位烧灼样刺激性呛咳,确诊依靠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口服碘水造影或行螺旋CT扫描,治疗应采用以放置带膜气道支架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邢国臣;张寒梅;梁芳;朱莹;张怀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术后胃瘫13例报告

    胃瘫又称为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nyed gastric errpuresis,FDGE),是指手术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后继发的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段等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残胃排空障碍[1]

    作者:付荣明;贺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瘢痕瘤术后电子线放疗疗效观察

    瘢痕瘤又称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受到创伤后形成的异常增生瘢痕组织.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今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为45.0%~100.0%[1].

    作者:疏云;何秀琴;卢彦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4例临床观察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们应用国产长春瑞滨(乐唯)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致辉;罗辉;曾永林;余美剑;陈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蛋白、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病例组)、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对照组)中Hpa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Hpa蛋白和Hpa mRNA阳性表达率鼻咽癌组织(病例组)(73.3%和65.0%) 均高于对照组(6.7%和0),P 均<0.01;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和Hpa mRNA阳性表达率Ⅲ-Ⅳ期(81.3%和72.9%)均高于Ⅰ-Ⅱ期(41.7%和33.3%),P 均<0.05,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6.0%和76.7%)均高于颈部淋巴结无转移者(41.2%和35.3%),P均<0.01;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Hpa mRNA的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MVD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Hpa在NPC组织中呈高表达,它与鼻咽癌病期进展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pa可作为反映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估计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陈淑勤;高凌云;汪晓军;陈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盖诺联合艾恒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长春瑞滨联合国产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其毒性反应.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其中腺癌12例,鳞癌16例及大细胞肺癌4例.采用长春瑞滨+草酸铂联合化疗,时辰法给药.长春瑞滨的高峰浓度时间为7 am;草酸铂的高峰浓度时间为4 pm.治疗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总有效率(CR+PR)为53.1%(17/32),肺腺癌有效率为41.7%(5/12),肺鳞癌有效率为62.5%(10/16),大细胞肺癌有效率为50.0%(2/4).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炎.结论 长春瑞滨与草酸铂联合方案进行时辰化疗对晚期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周茂新;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皮酚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丹皮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 )比色法,分析其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丹皮酚在(7.81~2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P<0.05或P<0.01),丹皮酚在(15.63~2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作用48 h后,光镜下可见LoVo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其测得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皮酚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史浩;揭志刚;向德雨;李正荣;刘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和IL-6、IL-8水平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IL-6、IL-8在卵巢上皮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测定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血浆LPA和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正常组的水平(P均<0.001),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4);Ⅲ、Ⅳ期患者的血浆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0.001,P<0.05).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与IL-6,LPA与IL-8均呈正相关.结论 LPA和IL-6、IL-8在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提示LPA可能通过上调卵巢上皮癌细胞IL-6和IL-8的表达,促进卵巢上皮癌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亚楠;陶敏;涂福平;左云;卢玮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在适形铅块制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射野加挡块不仅是为了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射野内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但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常出现误差.

    作者:袁承浪;吴金明;丁生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二烯丙基二硫增强胃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5-Fu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DADS对5-Fu诱导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Bcl-2,Bax,Mc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mg/L、3mg/L 的DADS分别与5-Fu联合应用,可增强5-Fu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ADS(1mg/L)能促进5-Fu诱导MGC803细胞的凋亡.DADS作用于MGC803细胞后,Bcl-2、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呈浓度依赖方式.结论 ADS能增强5-Fu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起化疗增敏作用,可能与其下调 Bcl-2、Mcl-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周自华;段晓明;贺修胜;王俊;李志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晚期食管癌的化疗进展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总5年生存率为20% 左右,50%~6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1].

    作者:张春珍;王俊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TERT和 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TERT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手术标本98例,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hTERT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hTERT和 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细胞病理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相关.hTERT和p53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 hTERT和p53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hTERT蛋白的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庆丰;高玟;谢梅;黄传生;傅爱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嗜铬细胞瘤16例手术麻醉体会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和其它部位的嗜铬细胞,能合成与释放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和多种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1].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大,我院2000年~2007年对1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手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临床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系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主要侵蚀骨髓,也波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骨相关事件,骨痛是其中常见的症状,多由溶骨性损害引起.

    作者:彭济勇;曾建伦;汤江林;邓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周慧霞;邓荣辉;王志梅;胡海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ET评估乳腺癌疗效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代医学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如医学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但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仍有部分出现复发、转移,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早期预测及评价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特异性方法.

    作者:陈桂芬;刘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评价新辅助化疗对阳性患者的影响.结果 100例中,检出骨髓微转移31例,阳性率为31.0%.临床Ⅲ期患者骨髓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阳性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转阴率达67.7%.结论 乳腺癌是1种全身性疾病,即使在临床早期也有相当比例微转移,新辅助化疗对抑制骨髓微转移有效,可以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并可能对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兴伟;张功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肺癌术中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及DNA倍体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无胸腔积液肺癌患者术中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及DNA倍体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151例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冲洗胸腔,收集胸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及DNA倍体分析.结果 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13.9%(21/151),DNA异倍体检出率为35.1%(53/151),其中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及DNA异倍体检出率均为0(0/9).结论 对术前无恶性胸腔积液肺癌患者,术中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可能找到癌细胞,DNA异倍体检出率高于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对临床诊断及术后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东升;匡裕康;谢梅;陈岳青;黄建;何枝生;江峰;郭昌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体外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体外缓释性和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加入交联剂戊二醛,真空干燥,制成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检测药膜的自然降解性、药膜顺铂含量和药物包封率,同时观察药膜体外缓释顺铂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在含溶菌酶的生理盐水中于8 天后开始自然降解,60 天后降解率达83.33%;药膜载药率为(7.30±0.20)%,药物包封率为(51.78±2.10)%;药膜体外释放顺铂量于第1 天达75.40 μg/ml,第2天释放量明显降低,为21.35 μg/ml,以后呈较低水平缓慢释放,第7 天达3.94 μg/ml,并且,其浸出液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第1天为84.24%,以后渐降低,第7 天达29.81%.结论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在体外可较好地缓释顺铂,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较持久地抑制作用.

    作者:谢小平;魏玉亮;朱共元;陈文学;揭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