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李俊生;尤承忠;刘万花;郝悦悦;汤文浩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美国,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PCa易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超过90%会发生骨转移[2].侵袭和转移是1个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
作者:王燕;张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肿瘤放射治疗的理想目标是给予肿瘤靶区足够大的治疗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尤其是重要器官、敏感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达到小.要实现这一目标,肿瘤的精确定位是关键.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对靶区的定位精确度也要求更高,定位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现将魔十字技术在肿瘤放疗定位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黄焱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标准、良恶性参考指标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34例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117、CD34、a-SMA、S-100蛋白等的表达状况,并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GIST患者平均年龄58.9岁.常见症状为腹痛和消化道出血.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梭形细胞25例,上皮样细胞4例,梭形或上皮样细胞5例.CD117和CD34多弥漫强阳性.阳性率为94.1%、79.4%.a-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29.4%、35.3%.34例GIST中,良性7例,交界性16例,恶性11例.良性与交界性随访23例健在,恶性11例随访9例,3例无瘤生存,4例复发与转移,2例死亡.结论 GIST好发中老年,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CD117、CD34阳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形态、CD117和CD34表达是诊断GIST的要点.肿瘤直径大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肿瘤性坏死、核分裂大于5/50HPF及肿瘤大小是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付华辉;候英勇;谭云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肿瘤表观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几个方面.其中,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肿瘤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向临床应用方面过渡,已展现出可喜的前景.
作者:董晖;钟丽;孙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纤维鼻咽镜直视下溃疡清创并配合双氧水鼻咽冲洗、扶济复滴鼻等治疗鼻咽放射性溃疡22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谢丽瑜;徐鹭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进展期胃癌以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行全身化疗,21~28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9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53.57%.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粱进;毕清;杨润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内皮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肝血管内皮肉瘤10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报告临床进程和随访结果.结果 上腹疼痛和(或)上腹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确诊,术前穿刺活检确诊率75%.手术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5例,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未经手术治疗3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较小且单发的肿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较大,且累犯邻近器官或者呈弥漫多发,无法手术,预后不佳.
作者:宋天强;孔大陆;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妇女所有的恶性肿瘤第3位,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3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徐林林;梅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okemon和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Pokemon蛋白和NF-κBp65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1.2%、4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核NF-κBp65阳性率分别为57.7%、35.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核Pokemo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细胞核NF-κB6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乳腺癌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与NF-κBp6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okemon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Pokemon可能是NF-κBp65的1个重要调节因子.
作者:徐海;孙林辉;杨彦;崔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msity,mvd)和Ki-67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6例脑膜瘤和14例对照外伤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mvd和Ki-67的表达.结果 脑膜瘤组各实验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外伤脑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γs=0.721;γs=0.698 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4和EphrinB2与脑膜瘤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EphB4和Ephrin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展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应用EphB4/EphrinB2、mvd和Ki-67来判断脑膜瘤病理特征,是1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作者:古金海;张建中;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癌发病率在当前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肿瘤复发及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胃癌患者即使经根治性手术仍有50%左右术后因各种复发和转移导致治疗失败.
作者:郭珺;刘琳;王哲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激光定位灯通常由3个激光灯组成[1],其颜色有红色和绿色2种.在机架对面中央上方墙壁上方安装1个人体曲面纵轴激光束激光灯,其作用是校正人体纵轴.通过它与人体正中线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人体是否躺直.
作者:许海富;冯展昌;胡小兰;王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74岁.胸骨后隐痛伴嗳气半年,进食呈进行性哽噎感1个月,于2004年3月5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及CT检查显示食管中段长约4 cm,管壁不规则,管壁增厚,粘膜破坏,管腔狭窄,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李国仁;戴建华;王燕青;陈光辉;苗福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睾丸良性肿瘤临床中很少见,我院自1993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睾丸良性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泉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3133例肺癌中的4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2例肺腺鳞癌患者按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Ⅰ a期0例,Ⅰ b期4例,Ⅱa期3例,Ⅱb期8例,Ⅲa期13例,Ⅲb期10例,Ⅳ期4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31例(73.8%);术后合并心包积液5例;出现骨转移11例.结论 肺腺鳞癌具有侵袭力强、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低分化癌的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宾;任剑;陈志军;周爱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皮性和生殖细胞性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的可能机制,研究TRAIL对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性(53例)和生殖细胞性(25例)卵巢癌组织中p53(突变型)、Bcl-2,、TpplⅡα的表达差异.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PI法,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DDP对3种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情况.结果 仅p53(突变型)的表达在两组卵巢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6).3种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TRAIL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对化疗不敏感的SKOV3细胞(p53缺失)单用TRAIL相对于单用DDP更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其诱导凋亡的作用与单用TARIL于另2种化疗敏感的细胞株的作用相当.结论 2种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可能与p53的状态有关.TRAIL在体外能提高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凋亡水平.
作者:杜昂鹰;何翔;唐磊;张家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在美国,2006年估计有大约36 830例新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约25 200例死亡[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之一,除局部地区近年略有下降外,整体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胃癌的死亡率仍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1/5以上[2].
作者:李夷民;吴君心;潘建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脾脏的原发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原发于脾的恶性肿瘤更是少见.据统计,其仅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64%[1].
作者:姚永志;麻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或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与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而CD8+升高(P<0.01).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临床上对免疫功能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庄亚强;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水平和V20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受三维适形放疗的53例肺癌患者,肿瘤总照射剂量40~70 Gy,常规分割2 Gy/次,5次/周.计划控制V20≤35%,脊髓剂量≤45 Gy.应用ELISA方法对患者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全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2.1%(17/53),其中Ⅱ级或Ⅱ级以上发生率为13.2%.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1.9%,明显高于TGF-β1水平正常者(11.5%)(P=0.002),而放疗前TGF-β1水平升高或在正常范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15).V20>25%,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62.5%,明显高于其它组别;而V20≤25%,放疗结束时血浆TGF-β1正常的患者没有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 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与放射性肺损伤密切相关.V20>25%,放疗结束时TCF-β水平升高者,属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危人群.
作者:钟军;刘珺;陈文学;王小平;罗辉;刘明之;刘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