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100例临床分析

路柏安;金美峰;王玉清

关键词:妇产科学, 自凝刀, 微创, 子宫肌瘤, 功血, 宫颈糜烂
摘要:目的探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05~2004-05间治疗的子宫肌瘤35例,功血30例,宫颈糜烂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功血中治愈28例,好转2例;35例肌瘤中,治愈34例,好转1例;宫颈糜烂35例,全部治愈.结论自凝刀微创技术对以上3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观察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外眼病,病因尚不清楚,常规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0%~30%.我院眼科自2002年开始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术后效果良好,随诊复发率为3%.现将其方法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英群;周红霞;王铁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要点

    医源性胆道损伤往往病情复杂、后果严重,临床上重点在于警惕高危因素、明确损伤原因,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本文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就如何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以及正确的外科处理进行了总结.

    作者:韩礼欧;井云凌;张春凤;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本组50例食管癌术后7例并发吻合口瘘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护理,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完善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合理的补液支持,供给充足的营养是必须的,术后保持必要的体位,及充分通畅的胃肠减压是预防吻合瘘的必要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7例,经各种有效医疗护理5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完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利用放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临床体会

    我院从1997年以来,采用外照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通过临床复诊观察,病人瘢痕变平,质地变软,色泽接近正常皮肤,病人自我感觉痛痒症状明显消失或缓解,我们几年来通过病人反馈了解,经上述治疗的病人除4列有不同程度反复外,其他均得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长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激光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脱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皮肤黏膜赘生物,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常规应用激光、冷冻、微波、外用去疣药等疗法.但复发率高,长期不愈合,尤其对女性发生癌变的几率增加.我院性病科于2001-05~2002-05共收治CA患者107例,于电灼术后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在控制复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静媛;薄其安;富新伟;高笑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统计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并分析不同性别、病变程度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运动试验敏感性87.1%,特别性85.4%,女性患者同男性患者相比特异性较低,2支以上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患者.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晓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

    梅核气是一种喉中似有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西医称有异物感.此病由于一般不影响吞咽,甚至注意力转移时上述症状可以消失,所以往往不被人重视,但有的病人长期不愈,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自己则怀疑患了喉癌,思想负担很重,亦影响其健康.自1990年来作者用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其中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到81%,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加味阳和汤治疗初中期雷诺氏病32例临床观察

    雷诺氏综合征亦称雷诺氏病、雷诺氏现象.是原发或继发原因引起的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初中期表现为因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诱发四肢末端(主要手指)阵发性对称性间歇苍白,继而引起紫绀和潮红,伴麻木、疼痛,晚期可发生指、趾端溃疡,甚至坏死.我院风湿门诊自2000-02~2004-05应用加味阳和汤治疗雷诺氏综合征初中期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君;杜贤君;白朝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士的自我保护及心理调节

    在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白衣天使的护士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只有正确对待和缓解这些压力,才能使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迎接各种挑战.

    作者:倪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观察其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L-Ⅳ)的变化,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刘延英;李振军;曲鹏;方翠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自1999-09~2003-03收治的4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采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综合组)23例,单独应用化疗治疗(对照组)26例.结果2组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对症治疗后缓解.疼痛缓解率综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2%和76.9%.综合组总有效率(CR+PR)69.6%,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30.8%,2组近期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和12个月年生存率分别为69.6%(16/23)、34.7%(8/23)和38.4%(10/26)、7.7%(2/26),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陈雪松;隋广杰;蔡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本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71.43%病人无自觉症状,肝功能、肝炎系列、AFP均正常,BUS、CT、MRI联合检查28.57%疑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5.7%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行密切观察,无变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应手术探查.

    作者:赵广才;佟立权;尤立光;李鑫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4例体会

    1995-04~2003-09,采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4例.年龄5~62岁.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29.4%.33例随访3个月~12年.1年内缓解和改善率87.9%(29/33),1~3年缓解和改善率为88.5%(23/33),3年以上缓解和改善率为80.0%(4/5).随访结果表明,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满意.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或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防治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措施.胸腺肿瘤已浸及包膜或有局限性恶变的患者术后放疗可以减少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王洪雷;刘绪军;于百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振荡患者的凝血酶原等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振荡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因子的变化以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钾(K)的变化.方法空腹时抽取脑振荡患者全血2.7 mL,选取40例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用0.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在2 h内用COAT-GATE凝血分析仪检测40例脑振荡患者的PT,APTT,FIB及INR,并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无肝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作对照组.检测试剂采用欧加农试剂.同时用欧加农室内定值质控品做质控,质控在控制范围.再抽取全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检测K+;取全血加EDTA抗凝,测WBC,PLT及MPV.结果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T分别为(15.5±1.6)s,(14.8±1.2)s,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INR分别为1.1±0.49,0.98±0.20,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FIB分别为(3.17±0.63)g/L,(2.87±0.64)g/L,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222±86,268±98,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WBC分别为(18.1±11.0)×109/L,(6.93±1.51)×109/L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7.6±0.9,7.7±1.1,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APTT分别为(28.4±4.4)s,(27.4±3.5)s,(27.4±3.5)s,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K+分别为(4.45±0.44)mmol/L,(4.37±0.55)mmol/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振荡患者PT,INR,FIB及WBC比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升高,而APTT及K+与健康体检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靶控静脉复合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报告在迈瑞PC2000型监护仪监测下,使用美国道奇静脉推注泵在163例假体隆胸手术中施行靶控静脉复合麻醉的应用.证实靶控静脉复合麻醉(TCI)具有麻醉效果确切,深度容易控制,麻醉过程平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该麻醉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崔云峰;张慧文;林楠;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50例报告

    目的临床应用绿激光(PV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4-07~10引进绿激光PVP系统,在骶管麻醉下对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80 W绿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治疗时间20~135 min,平均47 min,能量值10.8~58.2万焦耳,平均11.8万焦耳,留置尿管1~7 d,均无输血.平均住院日3.5 d.结果本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尿流率2.5~14.8 mL/s,术后平均尿流率17.9 mL/s;术前平均残余尿113 mL,术后平均残余尿0~30 mL;术前留置导尿管12例,术后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24h拔除导尿管16例,3 d后拔除导尿管12例,余7 d拔除导尿管.术后尿频、尿痛26例,迟发性肉眼血尿5例,尿道外口狭窄7例.结论绿激光治疗BPH手术安全、出血少、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是理想的微侵袭方法.

    作者:裴振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玻璃体手术551例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各种疾病的显微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及结果.方法按常规行玻璃体闭合式切除.对合并白内障者先行前房或后房白内障摘除,再行玻璃体切除,并依据情况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结果视力光感指数92例,本组551例中,手术后1个月内视力达0.05~0.1 203眼,0.2~0.5 231眼,≥0.6 2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504眼,不变者31眼,下降者16眼.结论手术治疗因各种原因而施玻璃体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刘玲华;滕岩;苏梦宇;马英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口必健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生物制剂口必健(OHC)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2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OHC 15 mL含漱30 s,3次/d;对照组用0.05%普鲁卡因15 mL含漱30 s,3次/d.结果使用OHC后,各时点的疼痛强度差与普鲁卡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40 min后试验组的疼痛中度以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另外,试验组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OHC治疗复发性口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光;朱斌;张利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留置针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通过对消化科病人临床观察,发现选择合适的静脉是提高留置针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以及留置针的优点,充分肯定了留置针对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抢救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即可方便病人又利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超;郝金玉;谢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治疗护理及体会,一期修复拇长屈肌腱,精确对合鱼际肌,吻合拇指掌侧总神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合作.

    作者:刘杰;杨丽华;高丽平;徐立华;王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