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护理体会

刘杰;杨丽华;高丽平;徐立华;王娴

关键词:外科学, 手鱼际肌, 切割伤, 一期修复, 心理护理, 功能锻炼
摘要:总结了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治疗护理及体会,一期修复拇长屈肌腱,精确对合鱼际肌,吻合拇指掌侧总神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合作.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恒磨牙髓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恒磨牙髓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恒磨牙髓底穿孔后,再进行根管治疗,观察1年,共32例.结果30例成功,2例失败,总成功率93.75%,2例失败患牙伴有严重的牙周症状.结论光固化玻璃离子是修复髓底穿孔的一种优良材料.

    作者:孙志达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苍术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体外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用人工方法使R质粒从宿主菌中消除,使其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思路.本文用苍术提取液做消除剂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进行体外消除实验,结果如下.

    作者:宋美英;曹延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23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的妊娠,成功地代替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但这需住院观察,这就增加孕妇的经济负担及住院的不便,孕妇不易接受.本所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10~14周妊娠代替钳刮术,减少了手术合并症.即避免了住院不便,又减轻了经济负担.报道如下.

    作者:武亚香;王海燕;李晓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本文通过对21例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并经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来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二维超声及CDFI对甲减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玲慧;辛涛;马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雷莫司琼防治肺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2种用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莫司琼预防顺铂引起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并探讨其更有效的临床使用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雷莫司琼0.3mg1 d用药组(A组)和3 d用药组(B组).结果可评价患者47例,1 d药组23例,3 d用药组24例.化疗后雷莫司琼对恶心的控制率为85.1%,A、B 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止吐的有效率为89.4%,A、B 2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结论雷莫司琼是安全、高效的止吐药物,具有药效经济学优势.

    作者:郝杰;李晔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振荡患者的凝血酶原等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振荡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因子的变化以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钾(K)的变化.方法空腹时抽取脑振荡患者全血2.7 mL,选取40例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用0.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在2 h内用COAT-GATE凝血分析仪检测40例脑振荡患者的PT,APTT,FIB及INR,并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无肝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作对照组.检测试剂采用欧加农试剂.同时用欧加农室内定值质控品做质控,质控在控制范围.再抽取全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检测K+;取全血加EDTA抗凝,测WBC,PLT及MPV.结果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T分别为(15.5±1.6)s,(14.8±1.2)s,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INR分别为1.1±0.49,0.98±0.20,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FIB分别为(3.17±0.63)g/L,(2.87±0.64)g/L,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222±86,268±98,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WBC分别为(18.1±11.0)×109/L,(6.93±1.51)×109/L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7.6±0.9,7.7±1.1,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APTT分别为(28.4±4.4)s,(27.4±3.5)s,(27.4±3.5)s,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K+分别为(4.45±0.44)mmol/L,(4.37±0.55)mmol/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振荡患者PT,INR,FIB及WBC比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升高,而APTT及K+与健康体检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留置针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通过对消化科病人临床观察,发现选择合适的静脉是提高留置针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以及留置针的优点,充分肯定了留置针对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抢救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即可方便病人又利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超;郝金玉;谢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利用放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临床体会

    我院从1997年以来,采用外照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通过临床复诊观察,病人瘢痕变平,质地变软,色泽接近正常皮肤,病人自我感觉痛痒症状明显消失或缓解,我们几年来通过病人反馈了解,经上述治疗的病人除4列有不同程度反复外,其他均得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长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六味地黄丸在牙周炎中的疗效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对于牙周病痛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药物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作用[1].本文对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加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卫;戴光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甲珠、蜈蚣粉治疗乳腺增生60例

    甲珠、蜈蚣粉系祖传秘方,为一老中医临床行医50余年的经验方剂,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经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在临床推广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梅;林雪竹;邓成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05~2004-05间治疗的子宫肌瘤35例,功血30例,宫颈糜烂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功血中治愈28例,好转2例;35例肌瘤中,治愈34例,好转1例;宫颈糜烂35例,全部治愈.结论自凝刀微创技术对以上3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路柏安;金美峰;王玉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要点

    医源性胆道损伤往往病情复杂、后果严重,临床上重点在于警惕高危因素、明确损伤原因,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本文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就如何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以及正确的外科处理进行了总结.

    作者:韩礼欧;井云凌;张春凤;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本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71.43%病人无自觉症状,肝功能、肝炎系列、AFP均正常,BUS、CT、MRI联合检查28.57%疑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5.7%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行密切观察,无变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应手术探查.

    作者:赵广才;佟立权;尤立光;李鑫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5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现就我院收治病人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均为本院2000~2004-05收治的住院病人,男50例,女8例.年龄大为62岁,小为22岁,平均为42.5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者47例,无黄疸型肝炎发病者11例.

    作者:方翠艳;梁宝英;王彦君;杨金枝;曲鹏;刘延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实施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BA)的方法.方法34例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进行分期,按Lysholm标准评分[1].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后,按Lysholm标准评分,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所有随访患者Lysholm评分增加,以Ⅰ、Ⅱ期疗效显著.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Ⅰ、Ⅱ期患者.

    作者:闵红巍;孙鉴;杨彦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肾脏闭合性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肾脏损伤在泌尿系统中仅次于男性尿道损伤,占第2位.肾脏闭合性损伤多为腰部及上腹部遭受到直接暴力撞击、挤压或间接地剧烈震荡所致,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多数肾脏损伤早期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因此,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尿的变化,对于疾病的转归以及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都相当重要.我科2003-01~2004-01收治肾脏闭合性损伤22例,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有效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金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膀胱原发性透明细胞癌2例报告

    透明细胞癌是发生于肾脏的肿瘤,而发生于膀胱临床上较罕见.我科于2001~2004年分别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4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6 d入院,有不规则血块,无排尿困难.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血细胞3+,白细胞1+.

    作者:秦军;刘志谦;张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观察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外眼病,病因尚不清楚,常规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0%~30%.我院眼科自2002年开始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术后效果良好,随诊复发率为3%.现将其方法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英群;周红霞;王铁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抗癫痫药物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乙内酰脲类、巴比妥类及琥珀酰亚胺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病灶神经元,减少其过度放电;或是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同时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由抗癫病药引起的严重药疹1例.

    作者:李净;金海龙;马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玻璃体手术551例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各种疾病的显微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及结果.方法按常规行玻璃体闭合式切除.对合并白内障者先行前房或后房白内障摘除,再行玻璃体切除,并依据情况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结果视力光感指数92例,本组551例中,手术后1个月内视力达0.05~0.1 203眼,0.2~0.5 231眼,≥0.6 2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504眼,不变者31眼,下降者16眼.结论手术治疗因各种原因而施玻璃体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刘玲华;滕岩;苏梦宇;马英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