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吴晓馗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学,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统计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并分析不同性别、病变程度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运动试验敏感性87.1%,特别性85.4%,女性患者同男性患者相比特异性较低,2支以上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患者.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防止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36例低体重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应用期间及脱机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结果136例患儿中治愈130例;死亡6例,死亡率4.4%;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9.6%.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4.8±7.5)h.结论由于低体重婴儿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管理不同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同时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邦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86颗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临床观察

    前牙外伤脱位在口腔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脱位牙再植以保存患牙.如何延长再植牙在口腔内存留时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少见解.我们从1981~2003年治疗100余例,其中定期随访观察58例86颗因外伤脱位行再植的前牙.经6个月~10年的随访观察,5年成功率为59.61%,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春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本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71.43%病人无自觉症状,肝功能、肝炎系列、AFP均正常,BUS、CT、MRI联合检查28.57%疑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5.7%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行密切观察,无变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应手术探查.

    作者:赵广才;佟立权;尤立光;李鑫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靶控静脉复合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报告在迈瑞PC2000型监护仪监测下,使用美国道奇静脉推注泵在163例假体隆胸手术中施行靶控静脉复合麻醉的应用.证实靶控静脉复合麻醉(TCI)具有麻醉效果确切,深度容易控制,麻醉过程平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该麻醉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崔云峰;张慧文;林楠;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基线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基础治疗2组相同.第1组34例入院后在基础治疗时,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共服用6个月;第2组34例,仅给予基础治疗,不给予调脂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的影响.结果随访6个月,第1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4%;第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7.0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段连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05~2004-05间治疗的子宫肌瘤35例,功血30例,宫颈糜烂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功血中治愈28例,好转2例;35例肌瘤中,治愈34例,好转1例;宫颈糜烂35例,全部治愈.结论自凝刀微创技术对以上3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路柏安;金美峰;王玉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观察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外眼病,病因尚不清楚,常规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0%~30%.我院眼科自2002年开始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术后效果良好,随诊复发率为3%.现将其方法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英群;周红霞;王铁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实施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BA)的方法.方法34例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进行分期,按Lysholm标准评分[1].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后,按Lysholm标准评分,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所有随访患者Lysholm评分增加,以Ⅰ、Ⅱ期疗效显著.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Ⅰ、Ⅱ期患者.

    作者:闵红巍;孙鉴;杨彦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玻璃体手术551例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各种疾病的显微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及结果.方法按常规行玻璃体闭合式切除.对合并白内障者先行前房或后房白内障摘除,再行玻璃体切除,并依据情况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结果视力光感指数92例,本组551例中,手术后1个月内视力达0.05~0.1 203眼,0.2~0.5 231眼,≥0.6 2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504眼,不变者31眼,下降者16眼.结论手术治疗因各种原因而施玻璃体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刘玲华;滕岩;苏梦宇;马英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

    梅核气是一种喉中似有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西医称有异物感.此病由于一般不影响吞咽,甚至注意力转移时上述症状可以消失,所以往往不被人重视,但有的病人长期不愈,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自己则怀疑患了喉癌,思想负担很重,亦影响其健康.自1990年来作者用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其中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到81%,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20例手鱼际肌切割伤的治疗护理及体会,一期修复拇长屈肌腱,精确对合鱼际肌,吻合拇指掌侧总神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合作.

    作者:刘杰;杨丽华;高丽平;徐立华;王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甲珠、蜈蚣粉治疗乳腺增生60例

    甲珠、蜈蚣粉系祖传秘方,为一老中医临床行医50余年的经验方剂,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经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在临床推广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梅;林雪竹;邓成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简易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是整形、美容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它在我国整形外科临床应用已有20年历史.它的扩张过程包括:手术植入扩张器和术后反复多次注水.用扩大出的多余皮肤软组织来完成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程春玉;律冶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六味地黄丸在牙周炎中的疗效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对于牙周病痛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药物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作用[1].本文对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加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卫;戴光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观察其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L-Ⅳ)的变化,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刘延英;李振军;曲鹏;方翠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23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的妊娠,成功地代替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但这需住院观察,这就增加孕妇的经济负担及住院的不便,孕妇不易接受.本所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10~14周妊娠代替钳刮术,减少了手术合并症.即避免了住院不便,又减轻了经济负担.报道如下.

    作者:武亚香;王海燕;李晓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5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现就我院收治病人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均为本院2000~2004-05收治的住院病人,男50例,女8例.年龄大为62岁,小为22岁,平均为42.5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者47例,无黄疸型肝炎发病者11例.

    作者:方翠艳;梁宝英;王彦君;杨金枝;曲鹏;刘延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口必健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生物制剂口必健(OHC)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2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OHC 15 mL含漱30 s,3次/d;对照组用0.05%普鲁卡因15 mL含漱30 s,3次/d.结果使用OHC后,各时点的疼痛强度差与普鲁卡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40 min后试验组的疼痛中度以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另外,试验组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OHC治疗复发性口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光;朱斌;张利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98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与右腋下小切口入路,逐层进胸,显露心脏,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结果98例体外循环时间18~51 min,平均(30.5±6.8)min,气管插管时间2.6~6.4 h,平均(4.0±0.8)h.拔管后病人全部清醒,术后胸腔引流20~630 mL,平均(160±90)mL.患者全部存活,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可行、方便、安全.

    作者:梁德刚;孙江滨;宋小玉;姜德哲;薛刚;张海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振荡患者的凝血酶原等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振荡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因子的变化以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钾(K)的变化.方法空腹时抽取脑振荡患者全血2.7 mL,选取40例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用0.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在2 h内用COAT-GATE凝血分析仪检测40例脑振荡患者的PT,APTT,FIB及INR,并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无肝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作对照组.检测试剂采用欧加农试剂.同时用欧加农室内定值质控品做质控,质控在控制范围.再抽取全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检测K+;取全血加EDTA抗凝,测WBC,PLT及MPV.结果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T分别为(15.5±1.6)s,(14.8±1.2)s,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INR分别为1.1±0.49,0.98±0.20,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FIB分别为(3.17±0.63)g/L,(2.87±0.64)g/L,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222±86,268±98,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WBC分别为(18.1±11.0)×109/L,(6.93±1.51)×109/L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7.6±0.9,7.7±1.1,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APTT分别为(28.4±4.4)s,(27.4±3.5)s,(27.4±3.5)s,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K+分别为(4.45±0.44)mmol/L,(4.37±0.55)mmol/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振荡患者PT,INR,FIB及WBC比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升高,而APTT及K+与健康体检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