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禄;高光明;陈颖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大多数病人手术治疗仍为首选.但是,手术中不恰当的操作同样也可以人为地造成医源性肿瘤细胞的播散和种植,从而导致手术后复发,影响病人生存期限.因此,术中的无瘤术愈来愈引起医生及手术室护士的重视.我院自1985年以来,因消化道肿瘤术后复发而行2次手术共54例(详见表1).
作者:曲家艳;刘伟;乔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科1998-01~1999-09采用肿胀技术对21例腰腹部局限性脂肪堆积者行脂肪抽吸术,达到了形体塑造的目的,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女性,年龄28~56岁.均为腰腹部局限性脂肪堆积,而四肢无明显肥胖者.术前测腹部围度:上腹围77~89cm,脐围75~92cm,下腹围90.5~106cm,术后3个月测上腹围减少3~7cm,脐围减小4~9cm,下腹围减少3~8cm,术后个别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瘀斑及凹凸不平现象,未见明显的血肿及血清肿,未发生皮肤坏死,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孟杰;张义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先进的护理模式.本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预防并发症,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行为和心态,促进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密切护患关系.
作者:赵春艳;张淑华;李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作者:辛晓敏;宋晓红;关秀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报告了深静脉穿刺技术在44例婴幼儿外科手术及治疗中的应用,其输血、输液、测CVP及静脉营养的功效不仅为手术和麻醉提供了方便,也为其生命维持提供了保障.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此项技术在穿刺点的选择和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要求.结论此项技术在婴幼儿外科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做到安全消毒、无菌操作和精心护理,便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狄;姜秋莎;房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取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治疗顽固性老年瘙痒症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大88岁,小56例,平均68岁.病程长者32年,短者6年.
作者:贾丽梅;张晓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在口腔科临床常见的就是急性牙髓炎患者,一般就诊者多在疼痛难以忍受情况下,才来医院治疗.临床上遇这种情况,多在麻醉下开髓治疗.本文介绍应用少量樟脑酚液无痛开髓治疗牙髓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作者应用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26例白塞氏病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诊断为白塞氏病,均以口腔溃疡为主症,同时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烦躁不安、其中伴外阴溃疡者18例,眼炎者12例,皮肤红斑、毛囊炎者9例.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26~56岁之间,平均42.5岁.
作者:曹丽娟;杨惠芹;邹青春;沙德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于1985~1992年收治甲状腺癌21例,除3例因广泛转移未能切除外,18例行手术切除.术前10例误诊其它甲状腺疾病,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蒙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自1999年对130例脑梗死病人采用凯时(前列腺E1)进行治疗,与同期住院131例脑梗死病人采用脉栓通治疗进行对照,观察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凯时治疗组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岁.脉栓通对照组131例,男80例,女51例,年龄45~76岁,平均63.4岁.起病至治疗时间2~72h.2组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随机入选方法.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双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保证之一.黑龙江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不断提高,已连续7年达到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发病率1/10万的指标,连续8年未分离到脊灰病毒.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及时发现脊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现将黑龙江省200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系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霞;宋长江;裴迎新;吕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DNA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本文应用阿昔洛韦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选经HSV抗原测定,配合脑CT[1],脑脊液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和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HSE患者23例住院治疗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18~46岁.伴意识障碍者8例,伴精神症状16例,伴癫痫发作7例,伴口唇皮肤粘膜疱疹5例.
作者:吴晓学;李光伟;何文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方法根据病人鼻部缺损大小,确定和设计取带血管蒂皮瓣的部位厚度、隧道位置、原创面用刀刮造新鲜创面,取合适大小、带血管蒂皮瓣经隧道移至鼻缺损部位进行缝合修复.结果 8例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获成功.结论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为面部皮肤颜色一致,不受缺损大小限制,可利用前额、颜面皮肤较松弛及弹性较好特点,皱纹走行,毛发掩盖,距离近的优势,一次成型免受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王丽芬;高艳荣;马尚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对吸宫流产、药物流产两种临床应用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1999-06~2000-06到我院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400例.年龄20~40岁.身体健康,停经49d之内.本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第1组(药流组):用药前行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且无药流应用禁忌证.第2组(吸宫组):采用吸宫术终止妊娠.两组年龄及妊娠时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方法第1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共2d,服药前后禁食2h,第3d上午来院阴道后穹窿给米索前列醇0.2mg,留院观察6h.如果妊娠物排除不完全则行清宫术.第2组,按手术操作常规行吸宫流产术,术后检查绒毛是否完整.详细记录阴道流血、腹痛情况,及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用药或术后2周及月经复潮时门诊随访.
作者:吴丽芹;朱志洁;秦立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自从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应用以来,病死率已降至1%[1],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高,按照MSOF诊断标准[2],现将DKA并发MSOF 23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诱因:感染17例(上感3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4例,皮肤感染2例,胆道感染2例),停药2例,心肌梗死1例,诱因不明3例.2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其余21例发病前糖尿病史5~40年,平均11年.2例为糖尿病Ⅰ型,其余为糖尿病Ⅱ型.
作者:胡珂;郑伟;许彩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在儿童正畸治疗中,活动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离不开基托的制作,传统的基托是由自凝塑胶制成的,体积大且有异味,儿童往往不能坚持戴用,给矫治带来困难.我科自去年由德国引进一次性冲压基托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禄;高光明;陈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所采用丁香油粘固粉中添加碘仿行根管填充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治疗对象门诊病人60例,其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大60岁,小20岁,平均37.2岁.2 临床适应证凡活髓保存疗法失败的病牙;前牙牙折须做桩冠者;感染的牙髓或牙髓坏死和坏疽;各种类型的根尖周病.
作者:李杰;樊丽艳;苏同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为了生存、成长、发展,必须满足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大部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就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但人在患病时,可能有很多不能自行满足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护士进行照顾.本文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逐项分析,有针对性的确定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满足需要,以恢复机体平衡,促进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洋;张巍;王红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危象.本文对我院102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及防治进行总结.1 一般资料住院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102例,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
作者:单莲云;冯晓;孟繁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将1990~2000年收治的骨科手术病人中选择100例进行住院期间的心理反馈特征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本组选自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骨科手术病人100例,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6~87岁,其中,16~35岁40例,36~55岁30例,56~82岁30例.民族:汉族94例,回族2例,朝鲜族3例,满族1例.
作者:杨素英;杨敬慧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