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伟
与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感染的患病率约9%~68%,相关病死率可达50%~90%,是机械通气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可能使患者的总病死率增加2倍[1][2][3].因此,查明病原菌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肺部感染的关键.我们分析了27例呼吸衰竭(R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下呼吸道痰培养及药敏结果,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范宇;贾玉茹;李碧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1996-05~1999-05共收治肺炎患者304例,其中,60岁以上者120例,占39.5%.现将120例60岁以上(老年组)患者与同期184例50岁以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洁;谢欣;蒋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选择子痫孕妇分娩时机与方式,对改善母儿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01~1996-12间诊治的产前、产时子痫29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01~1996-12共收治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9例,初产妇26例,经产妇3例.其中≥37周24例,占82.75%,血压≥21.3/14.7KPa达25例,占86.2%,抽搐次数1~16次,平均4.1次,昏迷16例,时间30min~12h,平均5.8h.
作者:彭春杰;袁常丽;李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于胸膜及肺部周边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项简便、创伤小的诊断技术,可为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经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取胸膜及肺部病变组织活检,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晓龙;郎黎明;贾奇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价.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重视对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艳君;孟爱玲;蔡昕;马明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恩丹西酮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30例小儿唇裂整形术患儿,分为恩丹西酮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全部采用氯胺酮麻醉.氯胺酮给药10min后,经静脉缓慢注入恩丹西酮或安慰剂进行双盲法研究;结果:安慰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53.33%;恩丹西酮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7%、6.67%(P<0.05);结论:恩丹西酮适用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预防.
作者:孙波;李文志;姜长文;那北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78-01~1998-12间住院足月分娩发生肩难产,胎儿虽存活,但全部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均自然临产,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正常.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年龄为23~35岁,孕龄为39~42周,平均身高167.8cm,平均体重为80.2kg.平均宫高为40.2cm,B超测双顶径2例为10cm,另3例为9.5cm、9.8cm、9.9cm.5例中3例因第二产程延长而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术,胎头顺利娩出,但娩肩受阻,采用压前臂法,助手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接产者向后方拉胎头,并压迫胎颈,迫使前肩娩出.1例新生儿重4300g,出生后立即发现右臂全瘫,产后20d右臂肌肉萎缩,另2例新生儿童4200g及4400g,生后24h检查发现上臂麻痹,表现患肢松弛、下垂、不能屈肘,第4、5例发现胎肩娩出困难后,采用屈大腿法,让产妇双腿屈膝紧贴下腹,同时牵拉胎头向后助胎儿娩出,新生儿重4100g及4000g,出生24h检查发现前臂麻痹,表现腕下垂.对5例肩难产者产后查空腹血糖,发现3例为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鄂玲香;徐浩;迟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儿科于1996-10~1997-03对36例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试用臣功再欣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文70例观察对象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且无并发症,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3岁17例,4~7岁13例,8~10岁6例,临床表现轻症22例,重症14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3岁16例,4~7岁12例,8~10岁6例;临床表现轻症26例,重症8例.
作者:苏成;柳润达;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自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被发现和提取以来,受到了广泛重视,并逐步用于临床.笔者应用国产NGF(烟台北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脑血管病40例,受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阴囊湿疹以病程长,易复发为其特点.目前常规治疗虽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但终不能避免其反复发作.笔者几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广波;曹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普罗帕酮(Propafenone)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以往认为其副反应较少,但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发现其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一样,也可加重或引起心律失常.现综合1989年以来有关杂志关于普罗帕酮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报道(包括我们临床遇到的2例)1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平;龚颖;张树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于绚丽,女,25岁.因右腹股沟肿6个月,增大迅速于1998-07入北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右腹股沟内见2.5cm×2.6cm×2.7cm隆起包块,质软韧活动度较低好.B超:右腹股沟占位病变.临床诊断:腹股沟肿物行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组织及周围组织,包膜连着1管带状物呈囊样组织,质韧.镜下:瘤组织不见条索状和团块状癌巢,呈散在分布,瘤细胞为圆形大小均匀,镜界清楚,胞浆丰富.核大圆型.核膜厚,核染色质粗大,核仁大,偶见病理核分裂象.间质少,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有出血和坏死现象.病理疹断:腹股沟无性细胞瘤.术后9个月复查无复发.
作者:罗浩;陈雪松;周德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历介绍患者34岁,于1998-03-24以孕41+3周,孕4产2右枕前位入院,入院常规检查:胎心140次/min,BP16.0/12.0kPa,肛诊检查宫口开大1指、先露5-2.患者无宫缩,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催产素引产5%葡萄糖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点,8滴/min,5min后患者出现不规律宫缩,2h后(13h)出现规律宫缩,肛诊查宫口开大3cm,患者进入待产室待产,产程进展顺利于17h宫口开全,进入分娩室生产,常规消毒后,17h10min当胎头拨露3~4cm时,助产士右手托住会阴,使胎头继续俯屈待胎头着冠,枕骨在耻骨弓下方露出,胎头顺利娩出、娩肩时困难,由于分娩前考虑此患者为经产妇,产道条件好,阴道松驰,所以未行侧切术.助产士左手将胎儿颈部向下牵引,但前肩并未从耻骨弓下娩出,前肩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助产士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胎胸受压,使胎儿不能呼吸,情况危急,助产士在惊慌失措中使用暴力牵拉胎头,约5min后娩出1男婴,1min阿氏评分5分,新生儿皮肤颜色苍白,肌张力松驰,呼吸少于100次,给予复苏抢救,5min阿氏评分6分,请儿科医生护士协助抢救30min后转入儿科,新生儿于次日上午死亡.
作者:逯琨;张显冬;吴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Sturge-Weber氏综合征亦称脑颜面血管瘤病或脑三叉神经综合征.此病系先天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低.笔者收集1995~1999年所见的5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C 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菲;邓立新;刘晓化;王绍杰;王佳伟;陶光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c1-2及p53蛋白在Bowen病及Bowen样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例Bowen病及3例Bowen样鳞癌bc1-2和/或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11例Bowen病bc1-2蛋白阳性者2例(18%),p53蛋白阳性者3例(27%);3例Bowen样鳞癌均见bc1-2蛋白表达.Bowen中bc1-2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5).结论:Bowen病中bc1-2蛋白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有关,并参与了Bowen病的进展及向Bowen样鳞癌演变.
作者:曲长青;张士发;张素宁;林俊萍;王良明;梁再赋;冯永山;许静;顾绍裘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晶体混浊或晶体混浊加重情况在临床比较多见.如何处理术后的白内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近几年,随着超乳技术的发展我们应用超声乳化技术人工晶体植入术2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琪;高翔春;王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就1996~1998年我院临床尿标本中分离出44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作如下报告.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M-H琼脂,5%~10%脱脂羊血皿实验室自制.
作者:孟建华;张广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年龄在16~49岁,高热4例,中热4例,低热7例,剧咳者10例 ,x线主要为斑点影9例,大片影4例,中等量积液2例.实验室检查,但WBC>10×106/L1 0例,血沉>25mm/1h者7例,冷凝集试验,凝集价为1:32(+)8例,1:64(+)2例,1:128(+ )3例,1:256(+)2例.
作者:宗立彦;南整卿;金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期住院的93例酒精中毒患者的肝功能状态与同期住院病人肝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观察组标本取自于近期住院的酒精中毒患者93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98例.年龄18~62岁.两组均为男性.
作者:颜景章;毕明;何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1987-06~1991-12对50例乳腺癌术后的病人应用放疗、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106例,Ⅱ期及可手术的Ⅲ期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年龄为30~59岁,平均为44.5岁.对照组46例中,年龄为27~60岁,平均为43.5岁.
作者:赵元鹏;曹丽君;汲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