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酯酶双染色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中的应用

韩树林;张淑英;周虹;曲延章;郭珩

关键词:酯酶, 双染色,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分型, 正确率, 氯醋酸, 应用, 萘酚, 检测, 丁酸
摘要:为提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的正确率,我们应用氯醋酸AS-D和α-丁酸萘酚进行酯酶双染色(双染),对177例AML进行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善得定与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观察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早期有效地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近三年来我们采用善得定与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华;陈海水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脑炎误诊1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左利,男性,31岁。病史:病程20d,头痛起病,逐渐加重,同时伴恶心,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保守治疗,头痛不见缓解。入院前5d出现语言不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否认发热,否认癫痫,否认耳疾及拔牙史。查体:意识模糊,T36.7℃,P78次/min,R21次/min,BP13.3/10.6KPa,混合性失语,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乳头水肿,左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巴彬斯基征(+),颈强(-),克氏征(-)。血常规:19.5×109/L,S:86.9%,L:13.0%。头部MRI:右侧颞叶占位,混杂密度,界限不清,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左移2.0cm。入院诊断:右侧颞叶胶质瘤,脑疝前期。经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术中见:右颞叶脑沟浅,脑回宽,脑组织弥漫性肿胀,切开皮质见似鱼肉样肿物,血运较丰富,界限不清。予以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炎症改变。脑内见格子细胞及巨噬细胞团,有处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2 讨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使脑炎的表现复杂化。该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1)以颅内压增高的形式起病,病程较短,进展迅速,似颅内恶性肿瘤的特征。2)临床上缺乏炎症的特征如发热及脑膜刺激征等。3)MRI影像改变酷似胶质瘤的特征。 经验教训:脑炎和胶质瘤在临床的治疗原则和预后上有着截然的不同,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应给予充分的抗炎治疗后方可手术治疗。否则易引起炎症的扩散。炎症的手术也不宜切除范围过大。恶性肿瘤则应尽可能大范围的切除肿瘤以求术后的长期生存。本病例已有脑疝先兆,应急诊手术,使脑疝危象得以缓解。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防误诊为恶性肿瘤,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神经功能缺失。

    作者:付长国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分析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渐上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并成为新的妇科急腹症,目前误诊率甚高,已被人们所重视。在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4例经开腹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开设中老年病人家庭病房的体会

    许多中老年病人患病之后,经过医院救治,转危为安。但由于种种原因,康复治疗需转至家庭进行。因此,重视家庭病房设置,无疑是有益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明智之举。

    作者:张双梅;于仲青;宫静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我院自1998-03成立康复中心以来,收治偏瘫病人83例,结合对这些病人的康复护理和临床实践,总结体会如下。1 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环境的性质决定病人的心理状态,它关系着治疗效果及疾病的转归。我们为病人提供优美清洁的环境,适宜的室温(18℃~20℃),合适的湿度(50%~60%),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消除噪音,给病人创造健康和快乐的气氛,及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从而使病人愉快地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

    作者:杜秀翠;耿艳慧;耿德慧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波依定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波依定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持续24h稳定的降压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予以口服波依定5mg/d,1周后血压未下降,加服DCT25mg/d或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疗程4W。结果:降压总有效率93.11%,加服DCT或倍他乐克后达100%。结论:波依定可有效地降压,且对血糖、血脂无影响。

    作者:莫宁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精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疗效分析

    我院于1995~2000年用乌苏里江制药厂生产的精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68岁,平均56岁。其中高血压病15例,意识不清4例,失语10例,均有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0岁,平均58岁,有高血压病10例,失语8例。均有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以上两组病人发病均在1个月内。且经头部CT证实脑内有梗死灶。符合中华医学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两组病人在临床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做血流变学检查对比。

    作者:王宏涛;贾银慧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对双城市市级医院1995~1999年消毒质量的监测分析

    医院是患者汇集之处,传染源很多。为了解我市医院的消毒情况,我们于1995~1999年对全市三所医院各类病室空气,医疗器械,物体表面消毒情况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1 空气监测 对手术室、分娩室、传染病室及其它病房应用普通琼脂平板,采用自然菌沉降法,将平皿放置室内两角处,暴露5min,带回经37℃培养24h,计算细菌总数。

    作者:谭成芝;魏守斌;李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低血糖症的防治体会

    低血糖症起病急骤,轻者出现冷汗、心悸、饥饿感等,重者昏迷,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死亡。1 临床表现 低血糖的症状与血糖下降浓度并不完全平行。有的病人(如糖尿病)血糖达3mmol/L,即出现低血糖现象,而有的病人(慢性器质性损害,或胰腺外肿瘤)血糖低至1.1~1.5mmol/L,症状不明显。低血糖症的表现是大脑电活动学紊乱的结果,为神经低血糖症,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1.1 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出现冷汗、颤抖、无力、心悸、饥饿感、皮肤苍白,但神志尚清,若不及时补糖则发展为第二阶段。

    作者:许东霞;艾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溃疡病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

    溃疡病出血患者,大多数需住院治疗,对于部分病情较轻、不需要手术和住院的患者,除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调养是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般饮食原则:采用少粗纤维或无粗纤维的食物,饮食温度应偏冷,以手臂及口唇接触时感觉凉为宜;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少食多餐。 出血初期:如初发、出血量不多、年纪又较轻、无穿孔等急腹症,不存在手术指征,一般可不必禁食。急性期以流质为主,可选用鲜牛奶、米粉、白糖、麦乳精为主要食物,豆浆等。进餐4~5次/d,1次/2~3h时进餐,量不超过150ml/次。

    作者:王冰;代翠;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近2年来,我科收治了11例肺心病患者,其中年龄在55~70岁之间,平均62.5岁。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死亡2例。因其为慢性病,所以病程长,病情轻重随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慢性呼吸道感染长期应用各种抗生素,通常会产生耐药,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病人产生悲观厌世,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做好护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高波;王文波;丁熙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冠心病猝死的抢救护理体会

    本文就冠心病猝死的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护士应掌握冠心病猝死的诊断 猝死的特点是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头部后仰,双眼向上直视,有些病人伴四肢强直性痉挛,抽搐;此时大动脉触不到搏动,心音消失。护士发现此情况,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按ABC顺序心肺复苏。

    作者:张丽娟;王春艳;吴蓬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七氟醚与异丙酚清醒的比较

    本文比较七氟醚与异丙酚清醒的差异。1 对象和方法 ASAⅠ到Ⅱ级,年龄从20~60岁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手术为4h以内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术前药,阿托品0.01mg/kg,术前30min前肌注,诱导用异丙酚0.15~2.0mg/kg,肌松药用万可松,两组都用硬膜外镇痛。手术中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麻醉维持七氟醚组O240%(2L/min),笑气60%(3L/min),七氟醚0.7%(呼气浓度),异丙酚组O240%(2L/min),笑气60%(3L/min),异丙酚6mg/kg后持续注入。术中,七氟醚,异丙酚用量不变。

    作者:程丽敏;杨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嵌趾甲20例的治疗体会

    嵌趾甲临床常见,就其治疗介绍如下。1 趾甲形态正常,甲缘有钩长入甲沟内,偶发疼痛或感染。治疗方法:炎症期休息、抗感染局部引流换药、热敷、预防复发方法,修趾甲时要将拇趾甲两侧留在甲沟的远端不要修的过短,穿平跟鞋。2 拇趾甲一侧或两侧边缘内翻生长,压迫甲沟内组织,行走时疼痛,甲沟周围组织红肿,多样并发化脓性感染。首先抗感染治疗,局部引流,常规换药,炎症消退后行手术治疗,首先常规消毒局麻下在趾甲的患侧作一梭形切口,自趾甲皱襞端1.5cm处至趾末端0.5cm处为止,切除包括趾甲周围组织,用锐利的剪刀剪除趾甲外1/4,同时仔细搔刮甲床,彻底清除趾甲基质,以及过度生长的组织,然后在趾甲近、远端各缝合一针,用油沙条包扎,两周折线。3 趾甲形态正常,但甲唇肥大,阻塞甲沟,使周围皮肤红肿,返复感染。治疗,首抗感染,炎症消退后,在常规消毒、局麻下行切口距拇趾甲缘外侧2~3毫米,自趾甲皱襞端至趾甲未端0.5cm为止,以梭形切口,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切除的冠状面应呈三角形,冲洗后缝合,两周后折线。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清开灵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我们应用清开灵治疗上感,效果理想,现以清开灵治疗上感30例及非清开灵治疗10例对照观察疗效,并分析如下。1 病例选择 40例均为门诊接受治疗的病人,全部病人均有发热,部分病人伴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热时间均在1-2d,排除扁桃体肿大者。末梢血象白细胞数小于10×109/L。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刘晶洁;李咏梅;曲文怀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金属背板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为避免牙槽骨的吸收,利于义齿的固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保留天然牙。对称性保留使义齿面背曲线圆滑一致,使修复后容易达到牙合平衡;保留有对牙合的天然牙,能更有利恢复垂直距离和正中牙合。

    作者:王洪升;白莉学;陈玉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原发眼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

    目的:分析原发眼部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原发眼部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Ann-Arbor分期。ⅠA22例,ⅡA8例,放疗剂量4000~6000cCy/4~6周。放疗前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3、5年局部控制率93%、90%、9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70%。结论:原发眼部的恶性淋巴瘤(主要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推荐剂量为4000~6000cCy/4~6周,对恶性程度高者,配合以化疗。

    作者:王平;刘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AMI静脉溶栓14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7-10~1999-08对14例AMI病人采用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胸痛6h以内开始溶栓者血管再通率70%(7/10),超过6h为50%(2/4),无明显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庞洪飞;张洪彬;徐国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老年未婚卵巢巨大胚胎性癌1例

    患者,女,64岁,未婚,无生育史。既往月经规律,绝经15年余。6个月偶然触及下腹部肿物,约新生儿头大,肿物生长较快,自觉腹胀。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老年性萎缩,腹部可触及一囊性肿物,相当于妊娠足月大小。上界位于剑突下,左、右边界位于腋前线。B超示:于盆腔内可见一巨大肿物,以实性为主,小部为液性暗区。肿物上界为剑突下,右侧界达腋前线,左侧界达腋前线。提示: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手术所见:右侧卵巢肿物,质地中等,占满腹腔,体积:50cm×30cm×30cm。但卵巢肿物与结肠、子宫及直肠粘连。病理检查:大体所见,灰白色,包膜不完整,切面大部分为实性,见少许小的囊腔,质地软,脆,有出血坏死区。镜下所见: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细胞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透亮,核呈空泡状。染色质粗,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①在成片的癌组织中,可见移行为不典型的腺瘤状瘤细胞结构。②免疫组化染色:α-1-AACT:阳性。③CEA:阳性。④病理诊断:卵巢胚胎性癌。讨论 卵巢胚胎性癌来自由原始的生殖细胞的肿瘤。好发于儿童,次之成熟青年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告老年人胚胎性癌极其罕见。这是我院唯一的1例报告。一般老年人的卵巢肿瘤常见的为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癌,所以导致临床误诊粘液性囊腺癌。

    作者:戚基萍;原琳;许兰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颈肋综合征8例

    颈肋综合征并不少见,但在临床上往往被误诊,我院自1990年以来发现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2~64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6年。临床主要表现:颈肩臂刺痛伴有麻木,有时放散至手指,头喜偏向患侧,白天较重,卧床时则减轻。如血管受累时手指出现肿胀、发凉、苍白和发绀等症状。

    作者:李俊营;滕进;梁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