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炎误诊1例

付长国

关键词:脑炎, 颅内恶性肿瘤, 胶质瘤, 炎症, 小胶质细胞, 急诊手术, 切除范围, 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征, 神经功能缺失, 颞叶, 脑疝, 病例, 中枢性面瘫, 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增高, 广谱抗生素, 巴彬斯基征, 中线结构
摘要:1 病例介绍 患者左利,男性,31岁。病史:病程20d,头痛起病,逐渐加重,同时伴恶心,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保守治疗,头痛不见缓解。入院前5d出现语言不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否认发热,否认癫痫,否认耳疾及拔牙史。查体:意识模糊,T36.7℃,P78次/min,R21次/min,BP13.3/10.6KPa,混合性失语,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乳头水肿,左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巴彬斯基征(+),颈强(-),克氏征(-)。血常规:19.5×109/L,S:86.9%,L:13.0%。头部MRI:右侧颞叶占位,混杂密度,界限不清,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左移2.0cm。入院诊断:右侧颞叶胶质瘤,脑疝前期。经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术中见:右颞叶脑沟浅,脑回宽,脑组织弥漫性肿胀,切开皮质见似鱼肉样肿物,血运较丰富,界限不清。予以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炎症改变。脑内见格子细胞及巨噬细胞团,有处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2 讨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使脑炎的表现复杂化。该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1)以颅内压增高的形式起病,病程较短,进展迅速,似颅内恶性肿瘤的特征。2)临床上缺乏炎症的特征如发热及脑膜刺激征等。3)MRI影像改变酷似胶质瘤的特征。 经验教训:脑炎和胶质瘤在临床的治疗原则和预后上有着截然的不同,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应给予充分的抗炎治疗后方可手术治疗。否则易引起炎症的扩散。炎症的手术也不宜切除范围过大。恶性肿瘤则应尽可能大范围的切除肿瘤以求术后的长期生存。本病例已有脑疝先兆,应急诊手术,使脑疝危象得以缓解。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防误诊为恶性肿瘤,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神经功能缺失。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MI静脉溶栓14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7-10~1999-08对14例AMI病人采用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胸痛6h以内开始溶栓者血管再通率70%(7/10),超过6h为50%(2/4),无明显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庞洪飞;张洪彬;徐国斌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急腹症失血休克32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7~1999年间共收治急腹症失血性休克32例,经输液和手术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现就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铁胜;吕洪光;刘秀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子宫畸形12个月内连续2次妊娠1例

    患者,35岁,于1991-05-14因停经45d,恶心、呕吐来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双阴道,双宫颈,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饱满,增大。右侧子宫常大,软,双侧附件未融及明显异常,尿妊娠试验阳性。对左侧子宫进行扩宫及吸刮术,刮出物可见绒毛组织。手术经过顺利,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报告为胎盘组织。术后3d,患者自述仍有恶心、呕吐等反应,来我院做B超发现右侧子宫内妊娠囊,逐行右侧子宫扩宫及吸宫术,刮出物可见绒毛组织,遂病理报告为胎盘组织。1992-03-20该患因停经48d来我院门诊,做盆腔彩超示双侧子宫、均见妊娠囊,先行右侧子宫扩宫及吸刮术,刮出物见绒毛组织,同时行左侧子宫扩宫及吸刮术,刮出物见绒毛组织,送病理均回报为胎盘组织。小结 临床上双子宫并不罕见,但双侧宫腔同时妊娠极少见,一年内连续二次双子宫同时妊娠更是罕见。应注意与子宫肌瘤、双胎、早孕鉴别,及时明确诊断对宫腔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仁科;赵英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8例临床分析

    鱼胆中毒可致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较常见。鱼胆中毒诊断较容易,但治疗较棘手。我院自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食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梅;么晓轶;王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合并后腹膜巨大脂肪瘤1例

    患者:女,46岁,住院号:99-284,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于1999-03-24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自觉心悸、呼吸困难、偶有便秘、肛门坠胀感。 T 36.7℃,BP 117/11KPa,P 102次/min,R 26/min,一般状况尚可,面色苍白,呈轻度贫血外貌。呼吸略急,尤为平卧时加重。腹部略饱满,下腹部耻骨上正中有一约2cm切口瘢痕,腹部无压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肿物。妇科检查:宫颈一度糜烂,宫体前位,鸭卵大小,无宫颈举痛,活动尚好。实验室检查:RBC:2.2×102/L,WBC:10.2×109/L,Hb:65g/L,BT:“1”,CT:“5”,B超提示:子宫7.2cm×4.6cm×6.8cm,子宫内膜与宫颈后唇可探及3.2cm×3.8cm瘤体结节,在右下腹部可探及约15cm×12cm×6cm的肿块。诊断:子宫肌瘤,后腹膜肿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下腹正中切口手术探查,逐层进入腹腔后,可见子宫约鸭卵大小,宫体软,双侧附件正常,右侧阔韧带可触及巨大软性包块,上至腹部平脐,下至阴道后壁,肿物包膜完整无相连。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阔韧带肿物切除术,常规关腹。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阔韧带脂肪瘤,脂肪瘤有部分粘液变性。

    作者:周淑梅;张学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脑炎误诊1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左利,男性,31岁。病史:病程20d,头痛起病,逐渐加重,同时伴恶心,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保守治疗,头痛不见缓解。入院前5d出现语言不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否认发热,否认癫痫,否认耳疾及拔牙史。查体:意识模糊,T36.7℃,P78次/min,R21次/min,BP13.3/10.6KPa,混合性失语,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乳头水肿,左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巴彬斯基征(+),颈强(-),克氏征(-)。血常规:19.5×109/L,S:86.9%,L:13.0%。头部MRI:右侧颞叶占位,混杂密度,界限不清,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左移2.0cm。入院诊断:右侧颞叶胶质瘤,脑疝前期。经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术中见:右颞叶脑沟浅,脑回宽,脑组织弥漫性肿胀,切开皮质见似鱼肉样肿物,血运较丰富,界限不清。予以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炎症改变。脑内见格子细胞及巨噬细胞团,有处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2 讨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使脑炎的表现复杂化。该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1)以颅内压增高的形式起病,病程较短,进展迅速,似颅内恶性肿瘤的特征。2)临床上缺乏炎症的特征如发热及脑膜刺激征等。3)MRI影像改变酷似胶质瘤的特征。 经验教训:脑炎和胶质瘤在临床的治疗原则和预后上有着截然的不同,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应给予充分的抗炎治疗后方可手术治疗。否则易引起炎症的扩散。炎症的手术也不宜切除范围过大。恶性肿瘤则应尽可能大范围的切除肿瘤以求术后的长期生存。本病例已有脑疝先兆,应急诊手术,使脑疝危象得以缓解。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防误诊为恶性肿瘤,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神经功能缺失。

    作者:付长国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损伤40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损伤后的诊断、治疗都很困难,故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和死亡。哈医大二院1980~2000年共诊治十二指肠损伤40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1例,女9例。小年龄18岁,大年龄65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穿透伤12例、挤压伤14例、上肢撞伤14例。伤后就诊时间:1~6h26例,8~10h12例,12~24h2例。

    作者:张日赤;贾晶群;马惠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痛点注射臂丛阻滞结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探讨

    选择粘连性肩周炎病人60例中,采用痛点注射、臂丛阻滞结合手法松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6.7%。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1998-01~1999-12共收治粘连性肩周炎60例,均符合粘连性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45~65岁,病程为2个月~5年。男性46例,女性为14例。左侧粘连性肩周炎38例,右侧粘连性肩周炎12例。

    作者:孙彦才;徐国田;张云虹;赵燕燕;刘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老年未婚卵巢巨大胚胎性癌1例

    患者,女,64岁,未婚,无生育史。既往月经规律,绝经15年余。6个月偶然触及下腹部肿物,约新生儿头大,肿物生长较快,自觉腹胀。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老年性萎缩,腹部可触及一囊性肿物,相当于妊娠足月大小。上界位于剑突下,左、右边界位于腋前线。B超示:于盆腔内可见一巨大肿物,以实性为主,小部为液性暗区。肿物上界为剑突下,右侧界达腋前线,左侧界达腋前线。提示: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手术所见:右侧卵巢肿物,质地中等,占满腹腔,体积:50cm×30cm×30cm。但卵巢肿物与结肠、子宫及直肠粘连。病理检查:大体所见,灰白色,包膜不完整,切面大部分为实性,见少许小的囊腔,质地软,脆,有出血坏死区。镜下所见: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细胞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透亮,核呈空泡状。染色质粗,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①在成片的癌组织中,可见移行为不典型的腺瘤状瘤细胞结构。②免疫组化染色:α-1-AACT:阳性。③CEA:阳性。④病理诊断:卵巢胚胎性癌。讨论 卵巢胚胎性癌来自由原始的生殖细胞的肿瘤。好发于儿童,次之成熟青年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告老年人胚胎性癌极其罕见。这是我院唯一的1例报告。一般老年人的卵巢肿瘤常见的为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癌,所以导致临床误诊粘液性囊腺癌。

    作者:戚基萍;原琳;许兰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毕Ⅱ法胃大部切除术230例体会

    我院自1988~1999年采用毕Ⅱ法胃大部分切除术。现将临床观察及近远期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胃大部切除术毕Ⅱ法230例,其中男190例,女40例,男女比例为4.75∶1。 年龄组比例为如下表。

    作者:冯喜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量子血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初探

    量子血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我院近两年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肺栓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凤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与舒张功能对照研究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结构特征与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对照研究,了解不同左室构型的舒张功能变化特点,并探讨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作者:薛竟宜;杜国庆;石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

    近二年来应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推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小的18岁,大64岁,平均44.5岁。其中冠心病5例,高血压病4例,预激综合征3例,心肌炎5例,原因不明者7例。发作时心电图:心室率在150~210次/min,节律规整,异位P波重合于前面的T波中,QRS间期形态正常。

    作者:王晓亚;郑沿;刘琮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剂量甘露醇间歇氧疗脑活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1996~1998年,我院采用小剂量甘露醇,间歇高、低浓度氧疗,脑活素联合治疗HI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铭;齐月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奥曲肽治疗老年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化合物。该药可抑制胃和胰液分泌、降低胃肠道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力、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广泛用于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胰腺炎治疗。

    作者:金顺善;穆胜友;吕学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65°腭部粘液表皮样癌7例治疗与观察

    腭部是恶性肿瘤的高发区,其中以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及混合瘤为多见。现将我们能连续随访到的7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对其治疗进行回顾如下。1 临床资料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手术时年龄小者21岁,大者56岁。发病部位均在硬轸腭交界,腭中线之侧方,肿物大小由1.0cm×1.0cm至2.0mm×2.1mm不等,其中5例无明显自觉症状,2例偶有不适感或一过性的疼痛。肿物表面粘腺色泽正常无破溃,术中经病理证实的粘液表皮样癌后,分别距肿物边缘0.3~0.5cm的健康区域全厚切除。基层部的腭骨板也同样予以切除,应保存毕脸侧粘腺。涉及到的牙齿及牙槽骨也同样切除。把切除组织的周边再病检,直至无癌浸润为止。然后刮脸以碘仿纱条充填,拉网式缝合——托住碘条不易脱落,7d后拆除暴露创面,待1~2个月后逐渐长平。2 讨论2.1 早年WHO把此病定为粘液表皮瘤,后来学者们认为本病有浸润性生长及易复发等特点,才定为瘤。但转移较少较晚。颈部转移的病例,多数病变范围较大,表面破溃有疼痛的病例。2.2 我们遇到的病例范围都较小,在1.0cm×1.0cm,2.0cm×2.1cm,虽然病理证实为粘液表皮样癌,都无破溃及明显的疼痛,均属早期。所以,我们以扩大手术切除为主,颈部根据不同情况佐以配合放射治疗。2.3 关于硬轸腭交界、腭中线两侧易发病的问题,可能与腭部小唾液腺的分布,及接受多种而频繁的刺激有关。 以上病例经术后5年、10年、15~20年的随访,面部及颈部均无复发情况。

    作者:吕克文;李吉辰;刘春林;康天光;刘贤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

    近几年,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作者在本院长期的护理实践中感到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显著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总结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将有助于整体护理的进一步深入进行。现将我们应用的几种教育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全慧荣;张英丽;高秀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理因素又可以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因此,心理因素同癌症的诱发和复发及康复或恶化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找出癌症病人的多种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发现引起病人心理变化的内在因素,掌握心理变化的规律,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对策,并正确实施,对癌症病人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立华;乔玉兰;卢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肺水肿的护理

    我科自1996-1999年抢救4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肺水肿患者,除2例分别因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死亡外,均抢救成功。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均为急症患者,其中男9例,女35例。年龄13~50岁,其中13~25岁40例,占93%,除1例喷洒农药后造成中毒外,其余均为自服,包括DDV中毒21例,占46%。乐果中毒23例,占54%,本组病例喷洒农药者在6h后出现肺水肿,自服者一般都在吞报后30min至2h后发生。

    作者:袁巍;贾春丽;张鹏云;周丽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肺炎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208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08例肺炎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10~2000-02,我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2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男98例,女120例。年龄17岁~72岁。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粘液痰。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痉挛性咳嗽。痰多28例,痰少160例,无痰20例。咽痛、胸痛198例,其中低热130例,中等热58例,高热120例。其诊断及例数分别是:急性院外获得性肺炎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8例,急性支气管炎120例。

    作者:贾玉茹;谢庆发;艾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