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娣
目的:腰三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腰三针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在腰三针手法复位治疗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VAS、OSW)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OSW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三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配以综合护理干预安全有效.
作者:凌桂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观察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4.00%)较对照组(2.00%)更高,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均较显著,均有其优缺点,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意愿选择合适的手术.
作者:阮才政;许传金;杨诚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MicroRNA100(mi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并传代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以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提取细胞中的microRNA,使用Real-time RT-PCR对miR-100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采用非配对t检验对两种细胞中miR-100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正常人乳腺癌细胞中,miR-100表达量非常少,但在MCF7/ADM细胞中miR-100表达明显上调,与MCF7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有机会作为一个乳腺癌耐药潜在的治疗、诊断靶点.
作者:萧结容;闵玲;杨素冰;张其超;邓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Sema4D与c-met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表达,检测微淋巴管密度(LMVD),依据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以7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及22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非三阴性乳腺癌及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Sema4D与c-met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13,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MVD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0.05);Sema4D、c-met阳性表达组的L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Sema4D表达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met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ema4D与c-met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管的新生、淋巴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押制剂的研究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新方法.
作者:蒋冰;黄波;蔡存伟;刘骞;王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肝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40例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晚期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斑蝥胶囊,另设70例正常人群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三组不同的T细胞、NK细胞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0天及30天,研究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0天及30天后,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以增强肝癌晚期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免疫能力,遏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作者:王大荣;罗红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保守性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缓解率5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辅助妊娠率、足月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缓解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生育方面亦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脑安颗粒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安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低;试验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安颗粒,不但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能降低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及调节体内血脂水平,因此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中.
作者:陆志飞;李维智;黄承智;范章辉;周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对小儿慢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推拿组以及治疗组,每组患儿20例,分别对其进行针刺治疗、推拿治疗以及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并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儿的VA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显著(P<0.05)低于针刺组和推拿组,治疗后针刺组和推拿组在VA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推拿组和针刺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依次为95%、65%和5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真荣;许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药事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笔者通过多基层医院中药事管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策略.结果:从观念的转变、人员配置专业化、制度的调整、人员的服务意识多方面进行调整.结论:药事管理应紧跟我国医疗改革的步伐,快速适应当今的形式,将药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把基层医院的药品使用环境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性提高.
作者:章万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心率、BNP、呼吸均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佐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禤志平;祝小林;刘慕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5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三个产程对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胎膜早破孕妇有积极作用,能提高孕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宇瑾;陈晓华;杨晓群;翁张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老年SCAP患者依据入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78例.治疗1组给予β-内酰胺类3、4代抗生素,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治疗失败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并对不良反应加以监测.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60.26%,治疗2组总有效率85.90%;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稳定时间(t=9.71,P<0.05)、治疗失致率(X2=13.03,P<0.05)、ICU住院时间(t=3.35,P<0.05)及病死率(X2=17.13,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较单纯使用β-内酰胺类疗效显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从中判断所产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疗效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裴迎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根据WHO的相关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死亡的首要原因必将是心血管疾病,而在心脏疾病中,心力衰竭是终阶段.急性左心衰竭的概念为,左心室排血量因为急性心脏病变而急剧、明显减少,引发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以及肺的急性淤血的一类综合征.从临床实践来看,急性左心衰竭非常常见,且属于危急重症,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大汗、发绀、咯痰以及呼吸窘迫等,甚至病情快速进展而引发心源性昏迷及休克甚至死亡.对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院前有效急救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抢救成功率的提升以及致残率、致死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对院前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结论,现进行详细报道.
作者:路晔;张辰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两组均进行相关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检测出的非典型致病菌中,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11例,所占比例13.41%,单纯非典型致病菌感染17例,所占比例20.7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发病率,同时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亢性突眼患者利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后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66例甲亢性突眼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的眼球突出度≥18mm,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硫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突眼度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甲亢性突眼患者治疗有效率96.97%,对照组的甲亢性突眼患者治疗有效率69.7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突眼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对照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甲亢性突眼患者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的治疗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突眼度得到了有效的缩小,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唐宇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食品保藏过程中廉败菌和致病菌的产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工业防震剂对人的身体以及环境都或多或少存在伤害,因而寻求广谱、高效、低毒的天然防腐剂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某些乳链球菌产生的一种活性多肤物质,它通常被用来作为食品的生物防腐剂,并且在一些药物、兽医和保健品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本论文主要讲述Nisin的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雪;葛菁萍;宋刚;平文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科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人.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主诉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的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和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76例妊高征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产后护理等舒适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血压、SAS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高征患者病情,密切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群;陈晓华;翁张俊;李宇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疗效.方法:纳入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静脉化疗进行治疗.每21天为1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2%、55%,对照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7%、32%,两组比较,术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腹腔局部复发率为16%、远处转移率为25%;对照组腹腔局部复发率为23%,远处转移率为34%,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采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且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鹏;李成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