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孢素A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严志民;陈小芸;赖文鸿;刘礼平;李海亮

关键词:CAG, 环孢素A,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自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50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CAG方案治疗,研究组应用环孢素A联合CAG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结论:对于临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环孢素A联合CAG方案治疗,对部分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有一定疗效,但骨髓抑制重,患者耐受差.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表现,11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扫描.结果: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囊状影9例,呈管状、腊肠样改变8例,呈串珠状改变4例.所有病例囊壁较厚,内壁光滑,大部分囊壁厚薄均匀.CT平扫病变呈低密度,囊内密度等于或稍高于尿液,MRI平扫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病例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液不强化,囊壁及分隔持续强化,其中囊壁呈分层样强化.部分病变周围模糊,子宫骶前韧带增厚模糊5例,盆腔积液9例,网膜增厚4例,骶前软组织水肿5例.结论:CT、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卵巢脓肿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子慧;王俊;许红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喉罩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安全性比较

    目的:观察经喉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斜疝修补术患儿80例,年龄1~7岁,体重9~ 30 kg,ASA Ⅰ~Ⅱ级,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随机分为2组(n=40):喉罩组:采用吸入8%七氟烷待下颌关节松弛后放置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3%~4%七氟烷,间断追加芬太尼,每次10 μg维持麻醉;氯胺酮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首剂2 mg·kg-1,间隔10分钟追加一次,1 mg·kg-1.记录两组麻醉前后、手术开始时、手术15 min、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的HR、MAP、RR、SPO2值;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术中和苏醒期躁动、呼吸暂停、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喉痉挛、舌后坠几种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喉罩组患儿与氯胺酮组相比较术中HR、MAP、RR和SPO2均更加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P<0.05),术中和苏醒期躁动、呼吸暂停、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喉痉挛和舌后坠几种麻醉并发症发生也少(P<0.05).结论:在小儿斜疝修补术中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较更加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刘军华;欧阳爱平;王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信工作平台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我科2014年5月以来,将科室护理人员组建微信团队,充分利用微信传媒作用,在提高护理质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准备 由科室护士长率先开通护理微信平台,将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加入本群.

    作者:程蔓芩;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配合高压氧治疗.使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远高于对照76.19% (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欧阳懿;杨云珠;刘家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内关穴位埋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SOD、GSH-PX、MDA影响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埋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SOD、GSH-PX、MDA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2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内关组给予穴位埋针7天,治疗结束后,检测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穴位埋针可显著升高肾脏SOD、GSH-PX的活性(P<0.05),而肾脏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情况下,内关穴位埋针可调节肾脏SOD、GSH-PX与MDA可能与促进特定脏器的自由基代谢有关.

    作者:欧阳娟;邹晓琴;蒋绍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植皮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5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VS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运用VSD治疗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10例常规换药至伤口愈合,15例经换药、植皮后治愈.结论:采用VSD治疗糖尿病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伤口的愈合,降低截肢率.

    作者:曾群英;艾芳;何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43例急性白血病临床及治疗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分析我院白血病的治疗现状,以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的24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接受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为81.25%,3年累积生存率为(38.54±0.06)%.结论:我院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率与国内外报道持平,但因经济原因,放弃及中断治疗人数多,造血干细胞移植人数少,总体生存期短.

    作者:黄走方;廖长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监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随机分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组(A组)和颅内压仪组(B组),入院后至第7天,A组每日测量3次、每眼检查3次,计算全部受检者ONSD平均值,同时记录相同时间A、B组颅内压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ICP增高的患者ONSD显著高于ICP正常的ONSD(P<0.05),A组和B组在手术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ONSD随ICP的升高而增大,超声检查ONSD在颅脑损伤诊断中能反应颅内压的升高,是一种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易学,价格低廉的颅高压评估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凌峻;刘鹏;曾晓英;娄建云;邱传珍;廖伟;郭邦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外走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外走行为的干预.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圈名、主题、制定品管圈计划,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发生外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病人发生外走的人次与活动前明显减少.结论: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临床护理服务中,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90%,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黄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60例PICC患儿,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被给予PICC相关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感染率及异常拔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血管选择、管道维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考虑临床的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及Arc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及海马脑组织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Ar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再灌注模型组、MCAO再灌注模型+3'-大豆苷元磺酸钠组(2mg·kg-1 DSS组).给予DSS连续灌胃治疗28天,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测各组实验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脑组织Arc的表达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2mg·kg-1 DSS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中,3'-大豆苷元磺酸钠给药组在第Ⅲ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与总游泳路程的比值(sⅢ/sT)明显高于模型组;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rc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2mg·kg-1 DSS组Arc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能通过上调细胞骨架蛋白(Arc)的表达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刘瑞珍;黄志华;黎晓;刘津;邓永双;黄奕旺;李淑萍;肖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腔镜器械收纳袋的制作及应用

    目的:研究采取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腔镜器械安全存放的问题..方法:用厚层医用棉布缝制成两侧各3个袋子的腔镜器械收纳袋,并在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比较使用前后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结果:使用前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为34.70%,使用后污染率为12.20%,使用前后比较x2 =69.0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器械收纳袋降低了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保证了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胡珠;欧阳威;林洪萍;张连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39例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治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在吸入七氟烷、丙泊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结果:139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镜下支气管内膜炎112例,喉气管支气管软化24例,右肺上叶开口异常8例,腺样体肥大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9例,喉蹼1例.支气管镜检查为术前待确诊或待查而明确诊断47例,纠正临床误诊或漏诊16例.112例支气管内膜炎经119次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行局部肺泡灌洗,24小时后摄胸部正位X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76例,部分吸收38例,未吸收5例.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在外院取出,1例左支气管异物自行咳出.1例喉蹼、2例气管支气管狭窄、4例重度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均转上级医院治疗.并发症发生率39.7%(58/146),除1例先心患儿术后高热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麻醉不耐受未能检查外,其他均为术中一过性轻度缺氧发作、气管粘膜少量出血、术后发热.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漏诊和误诊.

    作者:彭绪云;刘建平;康剑;张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患者,进行前后一年的对比,实验组采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接尿,对照组采用假性导尿袋接尿,观察两组患者皮炎发生率、衣裤污染情况、每日清洗情况和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皮炎、衣裤污染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安全、便利实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尿失禁中的假性导尿,并发症少,舒适安全,护理方便,经济适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晓;刘仰斌;叶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托拉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30例)和呋塞米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d-1与呋塞米注射液20 mg·d-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血钾的变化和右心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与呋塞米组比较,托拉塞米组水肿消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拉塞米组血钾下降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少.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层级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13年8月开始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层级给予不同的岗位,实行分层级培训计划和考核晋级.按照是否实施分层级管理,将我科护理人员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两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千日导管脱出率、压疮发生率、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利用护士满意度调查量表,对实施前后护士的团结合作、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压力、自我价值满足感、医护关系、年轻护士成长、专业知识8个方面进行评分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Zun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施前后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千日导管脱出率及压疮发生率下降,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上升;护士的团结合作、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压力、自我价值满足感、医护关系、年轻护士成长、专业知识得分上升;焦虑自评量表和Zun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下降.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改善了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作者:幸莉萍;谢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骶韧带与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经阴道骶韧带与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的客观评价,分析其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39例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同时施行经阴道骶韧带与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并对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9例患者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及副损伤,顺利完成了骶韧带与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加骶棘韧带悬吊术,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120 mL,38例患者恢复良好,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1例70岁患者术后尿潴留,予对症治疗后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 ~21月,主观满意率100%,客观治愈率100%.结论:通过采用骶韧带与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加强盆底组织支持,而且利用自身组织,减少医疗费用,该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赵银卿;陆坚;周秀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R-221/miR-222与c-Kit在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中miR-221/miR-222与c-Kit的差异性表达,以探讨其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医且行剖宫产的重度PE患者及正常妊娠胎盘组织2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iR-221/miR-222差异性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c-Kit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miR-221/miR-22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P<0.05);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c-Kit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P<0.01).结论:miR-221/miR-222与c-Kit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薇;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油茶皂素对枸橼酸致豚鼠咳嗽的影响

    目的:探讨油茶皂素防治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作用.方法:豚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可待因组、油茶皂素高、中、低剂量组(125、75、25 mg·kg-1),分别连续灌胃给药7d,后1次给药1h后,采用枸椽酸致豚鼠咳嗽模型,以生物信息采集系统记录咳嗽信号、录音和人工计数等方法统计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并对支气管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模型组咳嗽次数(51.3±9.7)次相比,油茶皂素高(31.5±8.7)次、中(38.6±8.2)次、低(35.4±3.6)次剂量组显示均能降低枸橼酸所致咳嗽次数(P<0.05);与模型组咳嗽潜伏期(35.7±25.3)s相比,只有高剂量组才延长咳嗽潜伏期(46.2±36.7) s(P <0.05).支气管病理切片显示油茶皂素能保护黏膜上皮的完整性,明显抑制枸橼酸对黏膜组织结构的破坏,减少黏膜下层的血管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油茶皂素对枸橼酸所致豚鼠有镇咳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C-纤维受体对枸橼酸刺激敏感性及减少豚鼠支气管黏膜下层的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林金海;李祚勇;严金玲;潘静;方奕巍;曾韬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9例临床收治的可疑子宫畸形病例,对比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并将二者诊断结果与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9例可疑子宫畸形患者中,双子宫3例;纵膈子宫25例;双角子宫6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弓形子宫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单角子宫3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4.6%,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全部正确,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从不同切面全方位的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更好的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既能克服宫腔镜的有创和不能观察子宫外观的缺点,又较二维超声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子宫畸形.

    作者:董蕾;胡莉琴;赖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