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液用氯化丁基胶塞中的抗氧剂的测定和迁移测定

姜源;程福军

关键词:丁基胶塞, 抗氧剂, 迁移
摘要:药用氯化丁基胶塞是目前药品包材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抗氧剂对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化丁基胶塞及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含量,并为进一步开展药品包材与药物之间相容性研究奠定基础。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指数与妊娠分娩结局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残余羊水指数与妊娠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残余羊水指数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羊水正常,5≤AFI≤18cm)63例和观察组(羊水过少,AFI<5cm)57例。对比分析两组生产前羊水含量及其生产时羊水的性状、颜色等。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程度及其胎儿窘迫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流失过多将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应对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过度流失进行及早的治疗,减少对母婴健康的影响,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571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了解患者手术类型、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571例手术患者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42%。手术感染单因素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是否放置引流管、手术类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室感染率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以及是否接台手术关系密切(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结合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率。

    作者:葛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维生素K2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纳豆中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K2(Menaguinone, M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萘醌基团的系列衍生物,共有14种同系物,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维生素之一。MK主要由肠道细菌以及芽孢杆菌合成,同时存在于传统食品纳豆中。MK可以促进凝血酶原与磷酸脂质体结合而发生凝血过程,同时还可以直接参与骨骼代谢,因此在医药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MK在凝血与骨骼代谢方面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纳豆菌(芽孢杆菌)合成维生素K2进行了综述。

    作者:范加金;彭延杰;严为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分析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孕妇3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择血常规方法对孕妇的地中海表型实施临床分析;选择毛细血管电泳方法进行筛查。针对终检查为表型阳性患者,对其实施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进一步诊断。针对孕妇中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加以详细了解。结果:针对300例孕妇实施MCV筛查以及实施MCH筛查后发现,终表型为阳性的患者54例(18.00%)。对其实施毛细血管电泳分析后发现,拟诊为α-地中海贫血的患者34例(11.33%),拟诊为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16例(5.33%),拟诊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4例(1.33%)。在各种类型临床筛查结果方面,α-地中海贫血以及β地中海贫血与α/β地中海贫血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各种类型临床筛查结果方面,α-地中海贫血以及β地中海贫血明显高于α/β地中海贫血患者(P<0.05)。结论:对于本次研究的孕妇,存在较高概率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针对孕妇实施产前筛查,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现象。

    作者:王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复位和颈托固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03月至2015年08月,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79例,经1-3次针刀治疗,本文以疼痛强度评估分级为观察指标。结果:随访至少3个月,术后治愈率为82.3%(65/79例),有效率为16.5%(13/79例),无效率为1.2%(1/79例)。结论:针刀结合手法复位和颈托固定治疗可明显缓解颈源性头痛的疼痛,并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赖显金;李英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简单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照对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春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脑灌注的变化及尤瑞克林的影响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ACWSI)疗效与起效机制。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神经内科收治ACWSI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情况、NIHSS、缺血半暗带体积,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局部达峰时间(regional time to peak,rTTP)、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rMMTT)、NIHSS、缺血半暗带体积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缺血半暗带体积(r=0.764)、△rCBV(r=0.553)、△rCBF(r=0.417)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血压下降。结论:尤瑞克林治疗ASWSI疗效较好,可能与其可恢复梗死区域正常灌注,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促进血肿吸收有关。

    作者:林长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方法,观察组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身体影响小,且患者恢复速度快,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太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研究

    肠道是人体内的微生态系统,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中药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肠道菌群的药物代谢研究方法和模型的角度出发,对近年中药成分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代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赖睿智;赵益铭;李怡宏;杨异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2例进行单纯囊肿剥除,其余3例进行了输卵管-卵巢合并切除;患者手术时间34~146min,平均79.3min;均未发生大出血、气体栓塞、皮下气肿、脏器损伤及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均在3~5d内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且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的体外辐射水平,以期确保周围人群辐射卫生,为规范开展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治疗,分别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即刻、服药后1d、后3d、后5d、后7d测量距离患者5cm、50cm、100cm和200cm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时相点随着测量距离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距离处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服药7d后距离200cm处体外辐射水平基本达到无需特别防护的要求。

    作者:杨福洲;李车琼;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成年女性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27例,均接受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根据术中子宫圆韧带保留方式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子宫圆韧带方法一、方法二对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差异性不大;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则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冯婉仪;钟世文;杨秀平;刘贤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配合输卵管通水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受子宫输卵管检查患者300例,经传统手工推注与现代输卵管通水诊疗仪改良数字化处理后所得结果,分析改良后造影术的应用优势。结果:(1)传统造影术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72例,改良造影术标准压下通畅40例;(2)传统造影术两侧输卵管不通的112例,改良造影术加安全压下,再通70例;(3)传统造影术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一侧不通83例,改良造影术加安全压下,一侧通畅,一侧再通50例;(4)子宫输卵管均正常29例;(5)因子宫畸形或体质因素引起静脉回流造影未成功4例。结论:改良输卵管通水诊疗仪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减轻患者紧张及负面情绪,减少所导致假阳性的发生,及数字化胃肠机后处理功能可以观察到阻塞点及阻塞的再通动态情况、可以观察输卵管的情况,以及疾病的发生部位,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

    作者:韦利娥;黎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NF-κB、TNF-α和HSP70的关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发病机制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神经营养障碍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包括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等代谢途径间接引起神经元和轴突的损伤,同时直接损伤了神经细胞。其中NF-κB、TNF-α和HSP70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氧化应激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

    作者:刘肖梅;李才锐;孙曙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团队化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为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社区临床探究实施团队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将本社区2014.9~2015.11期间98例经医院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社区施行团队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记录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未管理时两组血糖指标情况差别无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情况无治疗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LDL-C、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治疗组较对照组指标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团队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对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对糖尿病防治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作者:蒋木兰;孙风芹;兰雅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6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3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耗时、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与20.0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值得推荐。

    作者:阮才政;许传金;杨诚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治疗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全膀胱切除术后出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的患者5例,2例先行经皮肾造瘘术,二期行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余3例患者一期行患侧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5例(9侧)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6月-18月,1例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其余四例定期更换双J管,肾功能保护良好。结论:经皮肾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是治疗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丁国栋;吴国忠;蔡浩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分析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的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治疗乳腺癌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选择本院早期乳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1/4乳房切除术,观察组给予保留乳房切除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包括术后的并发症、转移、复发及美容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转移、复发情况无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的美容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的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就发生率较低,且美容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前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56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期间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56例,对其进行统计评价,总结归纳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结果:256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中,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占大比重;在给药方式方面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静脉滴注给药,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居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为喹诺酮类。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原因相关。加强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工作,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可减少、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连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荧光素钠应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使用荧光素钠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FFA检查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发生20例不良反应,占6.25%。发生的不良反应基本呈轻、中度状况,重度甚至死亡极少;男性发生率(9.76%)明显高于女性(2.56%);40岁以下的发生率(12.31%)较高。结论:将荧光素钠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是较安全的手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轻、中度较多,重度及死亡病例极少。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多是迷走神经回响反映过于猛烈。男性及40岁以下年龄段发生率较高,可能在于男性及40岁以下年龄段迷走神经易呈兴奋状态,遇到不良刺激后,神精紧张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殷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