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江丽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容积漫游技术(VRT)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脑脊液鼻漏的薄层VRT重建表现,着重观察颅底骨折情况及漏口位置.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可直接显示出漏口的位置和立体形态.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施力;涂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对24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进行亚低温治疗的亚低温组有12例,未进行亚低温治疗的常温组有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情况.结果: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组PO2、PCO2与常温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静态顺应性、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低温组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气道峰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的抑制肺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机体代谢情况,对肺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朱宏泉;何新;许庆林;欧阳松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中药、牵引的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9%,经x2检验,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综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鲁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单切口治疗18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现对这些病历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参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4%.结论:采用单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损伤小,小腿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率低,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远较后者常见,凡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高压性心脏病,皆可引起三尖瓣瓣环扩张,继发功能性TR,其主要病变是瓣环扩张,瓣膜本身很少存在病理改变,使用瓣环成形术即可基本恢复三尖瓣的关闭功能,能让大多数的TR避免换瓣.本文就当前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1手术时机以往认为原发病成功矫治后,功能性TR可以逆转,但实际并非如此,许多病人在原发病得到矫治的情况下,仍然出现TR,且不断进展.并认为此过程与肺动脉压高低无明显关系,可能是三尖瓣环失去了正常的几何形态和收缩功能所致,并指出评价三尖瓣功能,三尖瓣环扩张是比三尖瓣反流更重要的指标[1].长期TR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对三尖瓣关闭不全处理的态度越来越积极[1-3],当行左心瓣膜手术时,只要三尖瓣环扩大,无论有无反流,均应积极处理三尖瓣环.
作者:赖政洪;钟永华;李章红;刘子由;李树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疼痛轻,住院周期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来年我院腔镜手术随医学的发展腔镜技术得到很大提高,腔镜附属设施不断更新,我院现采用的半圆专用桶用于泌外腔镜术中冲洗液的接收,经临床使用189次,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不锈钢板焊接成半圆形桶,直径比手术床宽度略小为50 em,高度50 cm内置过虑网,网勾悬挂桶缘,过滤网下方外侧边缘装一可放水龙头.1.2使用方法半圆专用桶在泌外腔镜手术摆好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结束后,再用一无菌巾铺在半圆桶直径处紧贴床面后粘上3m手术切口保护膜后手术操作(见图1).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单纯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脾良性占位.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90 ~ 181 min,平均时间为12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为220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7 d,平均为7.6d.手术并发症3例,其中1例左侧腹壁广泛瘀斑,1例术后术野渗血,1例术后发生脾热.结论:熟悉手术适应症和腹腔镜操作技巧,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微创效果.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脏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术中出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肝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低中心静脉压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从麻醉诱导后到肝实质横断分离完成时,液体输注速度严格控制在7 mL/h或1 mL/kg·min左右,将CVP维持<5 cmH2O.肝叶切除和止血完成后,以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补充液体缺失,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B组采用传统液体管理,维持CVP> 10 cmH2O.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切肝前,切肝后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以及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LCVP组在肝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肾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可明显减少肝叶切除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焦丰;陈华敏;吴文鴶;黄重峰;段致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对外周血白介素-1β (IL-1β)、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的变化.方法:将50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开放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于手术前1天早晨空腹、术后即刻、手术后第2天早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1β、IgM、IgA、IgG的含量.结果:2组术后即刻IL-1β、IgM、IgA、IgG比手术前均有显著升高(腹腔镜组q=11.307、22.111、24.161、23.111、P< 0.05;开放组q=16.668、21.707、23.707、22.707,P<0.05);但开放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4.509、P=0.000;t=-4.745、P=0.000;t =5.745、P=0.000;t =-6.745、P=0.000).术后第2天,与术前相比腹腔镜组IL-1β、IgM、IgA、IgG,差异无显著性(q =0.482、3.853、4.653、4.853,P>0.05);而开放组仍高于术前(q=10.599、11.379、10.768、12.379,P<0.05).2组相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5.051、P=0.000;t=-3.730、P=0.001;t=-4.430、P=0.001;t =-5.530 、P =0.001).结论: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引起IL-1β、Ig改变的较小,因而,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小,持续时间短.
作者:周小龙;吴璇昭;钟应华;李剑;李鸿玮;黄争春;李龙;刘树立;侯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配合微型电钻改良扩大碟窦口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52例全组鼻窦炎及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半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26例).A组使用微型电钻改良手术扩大蝶窦口、B组使用蝶窦反咬钳传统方法扩大蝶窦口.记录分析扩大窦口时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窦口上皮化时间及术后窦口闭锁发生率.结果:两组扩大蝶窦口术中均无明显出血,电钻组在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反咬钳组(P<0.05),但术后窦口上皮化时间及窦口闭锁率明显优于反咬钳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使用微型电钻扩大蝶窦口安全,损伤窦口粘膜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窦口扩大效果确切.
作者:张建中;蒋群;叶锦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相继发生的两起聚集性输液反应原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9月18日~28日,2009年12月13日~16日分别发生在普外一科和消化科的两起共计21例43例次输液反应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相关样本.结果:肝病患者17例(80.95%);所用药物为维生素类、中药制剂、KC1、氨基酸;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1:00-13:30;治疗室环境卫生学监测71份,合格48份,合格率67.61%;开启暴露的橡胶瓶塞表面77份,阳性21份,阳性率27.27%;剩余药液18瓶,阳性2份;血培养10份,阳性2份;送检未拆封相同批次药液、输液器、注射器共26份,进行热原检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考虑两起输液反应为治疗室环境不洁,护士配药操作不规范、药液配置太早,放置时间较长所致药液污染、分解或聚合产生杂质而引起的输液反应,易感人群为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所以治疗室的清洁与消毒,护士配药过程的细节管理与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外源性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蔡永红;周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清洁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甘露醇组和电解质溶液组,根据两组病例清洁肠道后在电子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Ⅳ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电解质溶液组清洁程度高于甘露醇组(P<0.005).结论:口服电解质溶液(全肠道灌洗法)对电子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良好,能提高镜检成功率.
作者:廖丹;沈文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0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53例中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51例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了头晕、困倦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诊断、灌注、心肌保护、手术技术的改善,心脏外科发展迅速,手术适应证范围扩大,各种心血管病症趋向复杂和疑难:心脏外科手术和护理工作也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1].双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手术对外科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低心排和脑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2007年11月~2012年7月共收治了10例双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术后合并低心排和脑出血的患者,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珍;蔡永红;鲁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为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按102个/mL、103个/mL、104个/mL经灌胃饲喂包囊液1mL,对照组则饲喂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饲喂第2天开始检查粪便,隔天一次.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盲肠与结肠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盲肠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分.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粪检均查见芽囊原虫滋养体或包囊,盲肠和结肠组织也出现芽囊原虫侵入、粘膜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饲喂小剂量包囊,即可成功建立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
作者:李娟;邓婷;李小花;曹镐禄;李小波;严宜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伸膝装置粘连常为股骨干和膝部骨折并发症.以往采用开放股四头肌成形术,手术创伤大,现较少应用;近年来膝关节镜下松解的报道较多,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医生也需经过专业培训.我院自2005年8月以来采用髌上小切口治疗伸直装置粘连15例,经过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5 ~ 45岁.股骨干骨折2例,髌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股骨髁部骨折6例,受伤到手术时间6 ~ 3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平均30°(10° ~60.).1.2手术方法腰硬外麻或硬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驱血,气囊止血带止血.自髌骨上缘2 cm向大腿近侧作一纵形长约3 ~5 cm正中切口.显露股四头肌,分离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锐性或钝性分离髌上囊与股直肌与股中间肌的粘连,组织剪松解髌股关节及膝关节腔内粘连,适当用力反复屈膝,常可听到关节内粘连带撕裂声,如有骨性阻挡,清除骨性阻挡,如屈膝不能达90°,则用组织剪潜行剪开髌骨外侧支持带,屈膝了解影响屈膝的因素,据情况松解股外侧肌,股内侧肌与股骨粘连,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止点区粘连,有时需要切开髌骨内侧支持带,极少需要部分横断屈膝时紧张腹直肌,将股骨抬起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大于100°,用力屈膝大于或等于120°,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皮肤,大棉垫加压包扎,松止血带.
作者:陈彦震;赖晓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至2009年,我院对127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采用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127例总治愈率为86%,总有效率达98%.结论:肛门皮下神经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种简单、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玉峰;李家发;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咽炎的MRI表现及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和临床随访证实的32例慢性鼻咽炎和67例鼻咽癌的影像学特征,讨论其MRI表现的异同点.结果:32例慢性鼻咽炎中有26例MRI表现为鼻咽顶壁、后壁、双侧壁、咽鼓管圆枕粘膜弥漫性、对称性肿胀增厚,病变呈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信号均匀,表面光滑;无肌层受累,肌间隙及咽旁脂肪间隙形态、信号正常,无受压、推移征象;无颅底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为病灶呈均匀显著强化,粘膜线完整.67例鼻咽癌中有61例MRI表现为鼻咽腔不对称狭窄或肿物隆突,表面不规则,粘膜层和肌层、肌间隙同时受累;病变多呈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多有咽旁间隙受累及受压、推移改变;多有颅底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为病灶呈中等不均匀或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在慢性鼻咽炎的诊断以及慢性鼻咽炎和鼻咽癌的鉴别诊断中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彭吉东;曾康华;钟俊远;肖道雄;刘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饮食日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后能坚持记录饮食日记者,对照组为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后没有记录饮食日记者,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素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15例孕妇饮食控制血糖不理想而终采用胰岛素治疗,占30%;实验组有5例孕妇饮食控制血糖不理想而终采用胰岛素治疗,占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坚持记录饮食日记,在血糖控制的自我管理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龚江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饮水管在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36例高位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饮水由陪护家属或护士协助完成.实验组患者有饮水需求时,使用自制简易饮水管自行完成饮水过程.结果:两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采用自制简易饮水管能自行饮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需要借助他人帮助才能完成饮水过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制简易饮水管作为一种饮水辅助器具,能帮助高位截瘫患者自行完成饮水过程,省时、方便.减轻了陪护家属和护士的工作量,也便于统计患者的饮水量.其取材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便,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红;吴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