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香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0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53例中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51例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了头晕、困倦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置泵化疗对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8例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置泵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肝转移患者予一期结肠癌根治+左半肝切除,17例患者行原发病灶切除,肝转移瘤未切除.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置泵化疗,总有效率8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57.2%、25.4%,平均生存期(22.4±1.1)个月.置泵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置泵化疗,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低,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黄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社区2009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晓度、降压效果、生活方式改善等.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好,疾病知晓度高、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患者较多.结论:在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管理,能增强居民对疾病知晓度,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世幸;刘仰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眼肌锥间隙解剖及对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单侧肌锥间隙内占位28例患者,临床症状突眼、伴或不伴视力下降,进行眼眶MSCT容积扫描,进行标准轴位、冠状位及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其中18例增强扫描.结果:28例MSCT扫描三维后处理能更好显示病变的位置及毗邻关系,多方位显示病变特征;海绵状血管瘤12例,炎性假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视神经胶质质瘤1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例.结论: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可以很好揭示肌锥间隙影像解剖,多方位观察占位的位置、特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更准确诊断其组织来源,对确定手术路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兆生;余钟建;张守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综合运用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30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均在3~7天内逐渐消失,无病例死亡.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对促进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华之;吴雄健;刘洪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行腔内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32例,随机把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与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16例,分别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记录拔除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后患者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和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入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HR明显快于诱导前(P<0.05或P<0.01),且C组明显快于S组(P<0.01);置人即刻、置入后5 min、拔管(喉罩)前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两组SBP,MAP明显高于诱导前,且C组明显高于S组(P<0.01).S组苏醒期呛咳、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反流误吸的发生.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SLIPA喉罩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人术中,患者应激反应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以建;刘怡;黄桂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的调整.方法:在血滤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比较串联前后患者血糖及血钙水平变化.结果:串联后,血糖及血钙水平较串联前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必须增加钙浓度,并由静脉输液中补充葡萄糖.
作者: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综合救治措施及进展.方法:AOPP诊断明确后,彻底洗胃与导泻、短期内达阿托品化、标准化复能剂应用、防治相关并发症.结果:通过综合治疗,46例患者有45例恢复,1例抢救无效死亡,有效提高AOPP的治愈率.结论:彻底洗胃与导泻、早期重复应用抗胆碱能药与复能剂是救治AOPP关键.
作者:涂立德;刘宗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已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的402例(713眼)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干眼症状及各项干眼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术后1周至3月与术前比较干眼症状加重、角膜荧光着色眼数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泪液乳铁蛋白的含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出现干眼症状例数较少,各项泪液学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手术损失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相关,通常在半年后恢复正常.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针灸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而达到增强人体“正气”和“扶正祛邪”之功效;针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在于扶正固本,取穴重点在于与免疫相关的强壮要穴;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弘扬针灸疗法,本文就祖国医学对针灸与穴位、免疫关系的认识综述如下.
作者:黄诚;张志花;韩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清洁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甘露醇组和电解质溶液组,根据两组病例清洁肠道后在电子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Ⅳ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电解质溶液组清洁程度高于甘露醇组(P<0.005).结论:口服电解质溶液(全肠道灌洗法)对电子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良好,能提高镜检成功率.
作者:廖丹;沈文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转C臂机定位穿刺法在经皮肾通道建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采用旋转C臂机穿刺法建立皮肾通道的96例101侧,对其出血量、穿刺精确性、建立皮肾通道时间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旋转C臂机定位穿刺法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皮肾通道建立时间3 ~8 min,平均时间(4.6±1.3)min,均能穿刺到目标区域,穿刺建立皮肾通道出血量为3~20 mL.结论:旋转C臂机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能精确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改变了传统C臂机定位穿刺法依靠经验确定穿刺角度、深度的不足,做到精确建立经皮肾通道,减少出血及副损伤.
作者:陈洪波;黄明;罗建华;饶婷;钟毅;幸世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与单独使用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中对伤害性刺激的防治情况.方法:1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4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组(BF组)和芬太尼组(F组).人手术室即给予心电(ECG)、心率(HR)、无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末梢灌注指数(PI)、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T3)、二氧化碳气腹(CO2气腹)(T4)、牵拉腹膜(T5)、吸痰(T6)、拔管即刻(T,)各时点的BP和HR、SPO2、BIS、PI;诱导期呛咳及术后24h恶心呕吐、声嘶、咽痛的发生情况,术毕BIS、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结果:BF组患者在插管即刻,切皮,牵拉腹膜,CO2气腹等强伤害性刺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较T1点虽有升高,PI较T1点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值介于40~45;术毕BIS值BF组较F组低,PI值BF组较F组增高,P<0.05,RSS评分,RS评分,VAS评分,BF组均较F组偏低,P<0.05.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BF组均较F组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中能有效抑制手术与麻醉导致的伤害性刺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迅速,短时间内即能恢复满意的自主呼吸和定向力.其残留镇痛作用,使患者术后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不需加用术后镇痛泵,同时也节省了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较传统的阿片类药芬太尼单独应用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燕敏;寻斌;陈斌;江耀明;钟琪;孙敏;张越;刘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对正常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的1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宫口开大2 cm由专业助产士全程陪护,负责指导孕妇正确使用分娩球,选取同时间段未使用分娩球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该组孕妇疼痛程度较轻,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可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缓解疼痛、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海花;钟玉旋;蓝彩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对外周血白介素-1β (IL-1β)、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的变化.方法:将50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开放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于手术前1天早晨空腹、术后即刻、手术后第2天早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1β、IgM、IgA、IgG的含量.结果:2组术后即刻IL-1β、IgM、IgA、IgG比手术前均有显著升高(腹腔镜组q=11.307、22.111、24.161、23.111、P< 0.05;开放组q=16.668、21.707、23.707、22.707,P<0.05);但开放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4.509、P=0.000;t=-4.745、P=0.000;t =5.745、P=0.000;t =-6.745、P=0.000).术后第2天,与术前相比腹腔镜组IL-1β、IgM、IgA、IgG,差异无显著性(q =0.482、3.853、4.653、4.853,P>0.05);而开放组仍高于术前(q=10.599、11.379、10.768、12.379,P<0.05).2组相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5.051、P=0.000;t=-3.730、P=0.001;t=-4.430、P=0.001;t =-5.530 、P =0.001).结论: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引起IL-1β、Ig改变的较小,因而,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小,持续时间短.
作者:周小龙;吴璇昭;钟应华;李剑;李鸿玮;黄争春;李龙;刘树立;侯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型伤口护理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用新型伤口护理敷料进行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敷料进行换药.并对两组局部溃疡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局部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伤口护理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优于常规敷料,能大限度地减少对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损伤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风英;刘其文;高木英;黄玉兰;朱娜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中心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72例中成药ADR报告为对象,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引起ADR药品种类、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ADR高发年龄段为≥60岁;以口服和注射给药居多;联合用药引发ADR比例明显高于单独用药;ADR药品种类中发生率前3位依次是清热剂、化瘀剂、祛湿剂;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神经系统等;所有ADR症状在相应处理后消失或缓解;多数中成药说明书的书写不规范.结论:中成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成药ADR的监测,促进安全合理地使用中成药.
作者:陈红;郭静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为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按102个/mL、103个/mL、104个/mL经灌胃饲喂包囊液1mL,对照组则饲喂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饲喂第2天开始检查粪便,隔天一次.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盲肠与结肠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盲肠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分.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粪检均查见芽囊原虫滋养体或包囊,盲肠和结肠组织也出现芽囊原虫侵入、粘膜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饲喂小剂量包囊,即可成功建立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
作者:李娟;邓婷;李小花;曹镐禄;李小波;严宜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至2009年,我院对127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采用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127例总治愈率为86%,总有效率达98%.结论:肛门皮下神经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种简单、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玉峰;李家发;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SMI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阿司匹林等治疗,实验组用阿司匹林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动态心电图(DCG),记录每次SMI发作的高心率(HMIT)和低心率(LMIT),及每次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Tmi)、ST段大位移(STm)和缺血次数(IN),并计算MIT变异性(Ⅳ).结果:治疗后两组STm、Tmi、IN、TIB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用药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MIT、LMIT均较用药前提高,而Ⅳ较前降低,实验组改变较为显著(P<0.05).组间比较:Ⅳ在用药后两组比较无差异性,而Tmi、TIB在实验组改善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使用后减少了心肌缺血发作的频率、提高了心肌缺血阈、降低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冠心病SMI的目的.
作者:李葵香;冯应君;温景艳;张建勇;唐志英;吴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