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临床疗效观察

郭文生;赖小勤

关键词:切开挂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37例,二次治愈1例,总治愈率100%.术后12~24月回访,无1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和肛门移位等后遗症,患者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切开挂线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质疏松的干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通过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出的1 min测试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进行筛查,并排除有明显内分泌,肝肾疾病的人群,对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随机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给予阿法骨化醇0.25 μg,/d,鲑降钙素注射液50 IU肌肉注射,连续7 d;50 I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续14d,3月一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与安慰剂.检查一疗程前后的疼痛情况,摄髋关节正侧位片,血生化检查,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测定.

    作者:张广彪;刘斌;何著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基础用药同时,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 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12h1次,14 d为1疗程.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PNAu加入0.9% 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每日1次,使用14d;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25加入0.9% NaCl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使用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床旁超声在ICU的应用

    ICU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需要随时监测脏器功能状态.而因为病情危重、接受器官支持治疗、留置各种管道等因素,很多患者离开ICU存在很大风险,不能耐受CT、MRI等检查.床旁超声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的检查,能为诊断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发现可能的致命性因素,为ICU医生所喜爱.不少ICU配备有B超,有的还甚至配备了彩色多普勒、经食道多普勒,为临床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ICU的发展与超声检查技术越来越紧密[1].

    作者:许庆林;朱宏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氧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研究

    高压氧医学应用临床以来取得了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临床急危重症抢救方面疗效显著,如空气栓塞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休克、气性坏疽、减压病、窒息、心脑复苏后脑功能障碍、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突发性耳聋、断肢(指)再植术、急性颅脑损伤等.现就其在急危重症抢救方面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钟江;伍国华;李金玉;邱洁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46,XY,t(9;22)致反复流产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以流产2次就诊.患者表型正常.按本室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培养、制片、胰酶消化、G显带.每例计数2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5个核型.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9;22)( q22;q13),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37例,二次治愈1例,总治愈率100%.术后12~24月回访,无1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和肛门移位等后遗症,患者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切开挂线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文生;赖小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羊水穿刺的护理体会

    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我院于2008年12月开展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的方法.羊水穿刺是经羊膜腔抽取一定量羊水进行羊水分析的一种出生前的诊断方法[1].在B超下行羊水穿刺显然变得更加安全、简便.此项技术不仅要有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观察来配合,才能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我们充分详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以及术后严密观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发生意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做好羊水穿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此项技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现将此项技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翠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泪道挂线加MMC治疗慢性泪囊炎

    目的:分析泪道挂线加丝裂霉素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50例64只慢性溢泪溢脓患者进行泪道挂线加丝裂霉素治疗.结果:64眼中2例线条断离而末重新挂线,62例坚持挂线3个月.拔线后3个月再随访无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62跟,有溢泪溢脓2眼(其中冲洗阻塞1眼,狭窄1眼),复发2眼再次用同样方法治愈.结论:患者溢泪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效果满意,尤其2%丝裂霉素(CCM)液冲洗的使用,使术后复发率降低.CCM的使用能有效抑制管道上皮细胞增生,减少术后肉芽瘢痕的形成.

    作者:祝东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可调式多功能上肢牵引架在肩关节镜及肱骨近端骨折术中的应用

    牵引技术是骨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广的常见方法,作者自行研制了可调式多功能上肢牵引架,自2010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于36例患者术中,其中肱骨近端骨折31例,肩关节镜探查术5例,牵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莹;钟琼芳;谢春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所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的心脏病.肺心病具有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病情表现危重、治疗需要多方面综合进行且较为困难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全面不及时,病情将持续进展,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现就慢性肺心病的综合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刘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我形象完美的不断追求,口腔正畸患者越来越多.在正畸过程中,除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三者密切配合,才能使正畸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素娟;张小梅;吴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苏打水及雷夫诺尔溶液含漱预防甲氨蝶呤致口腔溃疡的效果

    目的:观察苏打水及雷夫诺尔溶液含漱在预防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致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应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46例,使用4%苏打水及1%雷夫诺尔溶液交替含漱,观察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仅为4.35%,溃疡程度仅局限于Ⅱ级.结论: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患者使用4%的苏打水及1%的雷夫诺尔溶液交替含漱,能有效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作者:饶楚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头颅B超监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回顾性调查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头颅B超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200例早产儿应用B超诊断仪在生后3~7d内常规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66例早产儿存在颅内出血,胎龄为28~36周;出生体重990~2 500 g.总的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为49.5%(99/200).胎龄越小,体重越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越高.结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头颅B超对颅内出血的诊断能力强,故定期检查头颅B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后遗症,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钟世冰;陈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其中即发性胆漏8例和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中副右肝管损伤1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即发性胆漏中2例剖腹探查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治愈,1例腹腔镜检查腹腔引流后治愈,3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2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迟发性胆漏中1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原因较多,但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采用微创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林;张鸿晖;谢斌辉;王小农;刘凤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FGF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术后促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后促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刀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采用bFGF创面局部用药45例作为研究组,术后自然修复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愈合情况、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快.结论:宫颈病变LEEP刀术后予以bFGF治疗能促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的时间缩短,有效减少LEEP刀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罗氏cobase 411电化学发光仪使用体会及常见报警故障处理

    电化学发光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之后的新一代免疫标记测定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双抗夹心原理,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素亲和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在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经清洗电极加电压产生化学发光,光电倍增管将其测定到的发光强度自动对应标准曲线,查出结果,整个检测结果仅18分钟.罗氏Cobase 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公司开发制造的产品,我院于2010年5月引进该仪器,经过近一年的使用,我们认为该仪器具有线性范围宽、准确性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笔者将在使用过程中的体会及常见报警故障分析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汪兴周;袁招红;刘士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和D-二骤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血清cTnI和D-dimer的变化.结果:两组死亡率(对照组30%治疗组28.4%)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TnI和D-dimer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可减轻脓毒血症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抑制微血栓形成,阻止继发性损伤.

    作者:杨利勇;杨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槲皮素-3-硫酸酯钠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槲皮素-3-硫酸酯钠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并对槲皮素和槲皮素-3-硫酸酯钠的溶解度及其抗肿瘤作用进行对照比较.方法:以芦丁为原料,合成出槲皮素-3-硫酸酯钠,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确定其组成结构以及测定其溶解度.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槲皮素及磺化产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槲皮素-3-硫酸酯钠在水中溶解度(15℃)是3.391 mg/mL,比槲皮素增大42.6倍.由于水溶性的增强,槲皮素-3-硫酸酯钠高浓度下对HepG2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槲皮索.结论:槲皮素-3-硫酸酯钠的水溶性提高,抗肿瘤作用明显.

    作者:丁冶春;刘宗亮;徐仙赟;范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减轻PG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PG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注射PG,的患者50例,按常规法和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两侧臀部各肌注PG1次,比较2种方法注射后15 min药液外溢情况及局部疼痛程度.结果: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PG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产生疼痛率为10%.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6%,产生疼痛率为26%.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和局部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法比较,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PG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作者:黄丽群;黄菊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及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自2008年2月以来我院对手术病员要求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通过术前讨论、访视对护士评估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使患者的手术能顺利完成和康复,对手术室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在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韦雪云;黄海容;肖彩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