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曾利伟
目的:对比观察胃穿孔修补术时选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BM)与哌替啶异丙嗪(简称杜非合剂,DP)单次静注对手术中胃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40例胃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杜非(DP)组和布咪(BM)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DP组:哌替啶注射液50 mg和异丙嗪注射液25 m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BM组:布托啡诺0.02 mg/kg,咪达唑仑0.04 mg/k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RR(呼吸频率)、HR(脉率)、MAP(平均动脉压)值.术毕分别记录两组清醒程度.观察记录病人术中牵拉反应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胃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BM组优于DP组.BM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DP组,BM组术毕患者清醒程度优于DP组.BM组还有抗寒颤作用.结论:布托啡诺咪达唑仑用药后表现为无须反复给药、用药量小,简单实用,安全方便,易掌握,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抑制胃肠牵拉反应的首选辅助药.
作者:刘平;廖容珍;陈匡东;曹自华;王兴高;刘善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吸入治疗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将90例行氧气雾化吸入的AECOPD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采用自制溶液(用规格50万U制霉菌素片4片磨成粉末溶于2.5%碳酸氢钠溶液500 mL)500 mL qd分次漱口,对照组45例常规的生理盐水500 mL qd分次漱口,观察两种漱口液对AECOPD患者吸入治疗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舌面感染发生率、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真菌涂片阳性率、痰培养真菌生长、胸片或胸部CT有渗出性改变或有真菌肺部感染相对特异的改变如曲菌球的X线表现)等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种疗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7,P<0.01;x2=6.02,P<0.01).结论:对AECOPD患者行吸入治疗后使用自制漱口液漱口对预防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陈根秀;邓伍秀;黄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全部治愈,全部病例4~5天出院,2例切口感染,无阴囊及术区皮下血肿.出院后随访2~3年,无1例疝复发.结论:此术符合生理解剖.应用传统“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相结合,使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国庚;漆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将我科住院病人和护理人员分别分成两大组,每组设立一个责任组长,每个护士分管病人3~5人,每个护士所分管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工作均由责任护士自己完成,实行病床包干制.结果:实行责任制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点名表扬的人数增多,病人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可以提高年轻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万凤鸣;黄晓峰;喻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53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5例,分别给予单纯微波治疗和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微波治疗后第3、4、6、8、9周各复诊一次观察疗效.结果:首次微波治疗后2个月内痊愈率观察组为93%,对照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者平均痊愈时间:观察组为(28±0.76)天,对照组为(42±0.7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1);治疗后阴道排液和出血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能避免微波治疗后宫颈创面感染,减少阴道排液和出血,缩短宫颈糜烂面愈合时间,提高一次性治愈率,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微波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减少因宫颈因素所致的不孕症及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刘小英;熊小莉;张佛莲;刘碧雯;吕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评估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情况,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与护理干预对策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28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采用肿瘤疼痛情况调查表、护理干预对策问卷对患者的疼痛情况、护理干预对策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以中、重度疼痛居多;在护理干预对策中,采用消极、祈祷的干预对策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如果采用积极、勇敢的护理干预对策则与疼痛程度互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伴有中、重度疼痛,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癌性疼痛的有效缓解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用药情况和评价进行该活动的持续性及必要性.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1~5月及8~12月该院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项目包括联合用药、用法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累计DDDs、患者平均费用.结果:整治后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费用、累计DDD数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改善.结论:该院存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够规范,尤其是在专项整治活动前存在较为普遍的滥用抗生素问题,虽然该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使用率、使用时间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作者:黄作超;曾春生;刘怡;吕根梅;张才友;王小毛;罗会俊;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其中17例行尿道旁腺囊肿切除术,15例行囊肿开窗术,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都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2年.全部单次手术治愈,均恢复正常排尿,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发现囊肿复发、尿道狭窄、尿失禁或尿道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触诊是诊断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基本手段,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可靠的诊断方法.囊肿切除术是治疗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开窗术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庄东阳;黄建忠;刘连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自体脂肪充填颜面凹陷,改善外形.方法:起利用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颜面凹陷7例患者进行脂肪移植.结果:1次移植手术5例,2次以上2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7例患者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治疗颜面凹陷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岩青;习娅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孕妇33岁,孕2产l,孕37周,疤痕子宫,因阴道出血2h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行剖宫产术,入院查体:体重72 kg,血压109/60 mmHg,心率102次/min,血常规示:Hb 109 g/L,PLT 162×109/L,凝血功能基本正常,B超前置胎盘中央性,急诊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血压112/65 mmHg,心率110次/min,患者无不适,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左侧卧位,于L2~3,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脊麻症状及不适主诉后,再给予利多卡因10 mL,阻滞平面达T8~S2后开始消毒,此时血压心率无大幅度下降,输注林格氏液及羟乙基淀粉,手术开始,见腹肌、网膜与子宫整体粘连,子宫与膀胱粘连,创面渗血较多,建立两个外周静脉通路,加快输液,考虑前置胎盘中央性,通知血库送血,胎儿娩出后,子宫及盆腔不断出血,见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静脉间断给予麻黄碱升高血压,同时给予异丙酚、氯胺酮、舒芬太尼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机控呼吸,剥离胎盘时出血无法控制,血压60/35 mmHg,心率136次/min,静脉给予多巴胺,加快输液与输注压积红细胞,此时出血有2 500 mL,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子宫,整个创面不断渗血,无凝血块,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泵入维持收缩压85 mmHg左右,肝素钠20 mg,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桡动脉穿刺,加快输液与输血,术中出血共5 000 mL,输入压积红细胞16u,血浆1 200 mL,血小板10 u,冷沉淀10 u,术毕复查血气分析示Hb 95 g/L,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本平衡,手术行子宫切除与膀胱修补术,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第二天回妇产科普通病房.第6天顺利出院.
作者:段志胜;焦丰;幸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MS第四代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在巨大膀胱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例巨大膀胱结石应用EMS第四代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治疗.结石直径4.0 ~5.5 cm,平均4.3 cm.单发结石3例,多发结石1例.其中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术前完善B超、KUB+ IVU或CT等检查.腰麻/硬膜外麻,取膀胱截石位,经尿道置入Wolf 20.8 F肾镜,采用瑞士EMS公司第四代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气压弹道频率调至8 ~ 12 Hz,超声能量设定为50% ~ 60%,将碎石探杆经镜鞘插入,质地较脆的结石,直接用超声将其击碎并吸出;否则先用气压弹道碎石,将其击成碎块后,再用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粉碎后吸出.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者,结石取净后再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果:4例一次碎石、清石成功.手术时间45~ 160 min,平均85 min.单纯碎石者留置尿管1~2d,同期行前列腺汽化电切者留置导尿5~6d.无1例出现膀胱破裂、尿道狭窄、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3~8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应用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巨大膀胱结石的优选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辛;袁源湖;江波;肖日海;伍耿青;王晓宁;吴玉婷;刘佛林;徐辉;杨军;张国玺;廖云峰;薛义军;邹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利用祖国医药的特色,使用妇炎康复胶囊和萆薢分清丸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48例,并用抗生素作对照治疗38例,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的盆腔炎患者共86例,其中伴有盆腔积液者60例,年龄分布19 ~ 56岁.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2008年盆腔炎诊断标准.
作者:王长芸;刘桂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对于断指再植要求是离断动静脉均需吻合,重建动静血液循环.但对于静脉损毁严重,无条件吻合的,或术中吻合了静脉术后出现栓塞及严重的末节指离断,因静脉细小、壁薄、管腔压力低,找不到适宜吻合的静脉的患者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指容易坏死.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6例断指术中未行静脉吻合或术后静脉栓塞行小切口放血疗法,适量间断滴入低分子肝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敏;张志英;丁美兰;吴琼;赖玲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分析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插管失败后改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斯亮;刘春英;卓莲兰;陈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方法:5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59例中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状53例,阳性率89.8%,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肠梗阻4例,胃肠壁增厚不规则12例,胃肠壁肿块4例,少量腹水4例.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定位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鲍坤旺;廖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气管切开的病人不断增多,为了术中使用呼吸机及术后减少呼吸道的刺激,现气管切开的病人都使用塑料的气管套管.大部分医院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因为塑料的气管套管不能取出清洗,2~3天后气管套管就容易被痰痂堵塞,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故这方法并不是理想的湿化方法.理想的湿化方法是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3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膀胱肿瘤患者全部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切除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膀胱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4.3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及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等,2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中华;施小仁;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T-MRI融合技术对鼻咽癌靶区勾画应用的重要性.方法:收治鼻咽癌患者76例.对入组病例进行扫描定位,分别依据扫描后的CT、MRI和CT-MRI融合图像勾画出对应靶区,利用F与q检验分析分别在CT、MRI和CT-MRI融合图像下勾画出的靶区体积的差异性.结果:鼻咽癌临床各期CT、MRI、CT-MRI的靶区勾画体积各期组内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鼻咽癌临床各期CT、MRI、CT-MRI的靶区勾画体积综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鼻咽癌患者用CT-MRI融合技术进行靶区勾画有其必要性.
作者:钟琼;吴仁瑞;肖震宇;钟豪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