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瓷贴面黏结强度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弦;曾利伟

关键词:瓷贴面, 黏结强度, 表面处理
摘要:当今临床上修复仅涉及前牙切缘1/2~1/3或切角缺损的病例的修复方法主要是瓷贴面和全冠.而贴面由于其牙体磨除量少、损伤小等优点已获得临床的一致认可.尽量提高瓷贴面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成为了瓷贴面修复成功的关键问题.使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的黏结系统会直接影响修复体的黏结强度.本文就瓷贴面的粘结强度受牙体预备方式、粘结系统、表面处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方面作一综述.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82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析总结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25~85 min,结石寻及率93.9%、单次碎石成功率78%.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护沟通,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作者:龙琳;刘芳;彭凤裘;李珍;胡梅娇;杨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胎盘植入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孕妇33岁,孕2产l,孕37周,疤痕子宫,因阴道出血2h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行剖宫产术,入院查体:体重72 kg,血压109/60 mmHg,心率102次/min,血常规示:Hb 109 g/L,PLT 162×109/L,凝血功能基本正常,B超前置胎盘中央性,急诊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血压112/65 mmHg,心率110次/min,患者无不适,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左侧卧位,于L2~3,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脊麻症状及不适主诉后,再给予利多卡因10 mL,阻滞平面达T8~S2后开始消毒,此时血压心率无大幅度下降,输注林格氏液及羟乙基淀粉,手术开始,见腹肌、网膜与子宫整体粘连,子宫与膀胱粘连,创面渗血较多,建立两个外周静脉通路,加快输液,考虑前置胎盘中央性,通知血库送血,胎儿娩出后,子宫及盆腔不断出血,见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静脉间断给予麻黄碱升高血压,同时给予异丙酚、氯胺酮、舒芬太尼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机控呼吸,剥离胎盘时出血无法控制,血压60/35 mmHg,心率136次/min,静脉给予多巴胺,加快输液与输注压积红细胞,此时出血有2 500 mL,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子宫,整个创面不断渗血,无凝血块,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泵入维持收缩压85 mmHg左右,肝素钠20 mg,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桡动脉穿刺,加快输液与输血,术中出血共5 000 mL,输入压积红细胞16u,血浆1 200 mL,血小板10 u,冷沉淀10 u,术毕复查血气分析示Hb 95 g/L,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本平衡,手术行子宫切除与膀胱修补术,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第二天回妇产科普通病房.第6天顺利出院.

    作者:段志胜;焦丰;幸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移植在颜面凹陷充填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自体脂肪充填颜面凹陷,改善外形.方法:起利用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颜面凹陷7例患者进行脂肪移植.结果:1次移植手术5例,2次以上2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7例患者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治疗颜面凹陷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岩青;习娅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拟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服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与常规负荷量(300 mg)预处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负荷量组( 300 mg,n =30)和超负荷量组(600 mg,n =30),入院后两组立即分别服用氯吡格雷300 mg和600 mg.观察术后28天内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结果:氯吡格雷600 mg组28天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300 mg组显著减少(3.3%vs 20.0%,P<0.05),而两组28天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0% vs13.3%,P>0.05).结论: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预治疗与常规负荷量(300 mg)相比,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相似.

    作者:严章林;古红梅;阳贻红;钟一鸣;廖永玲;谢东明;周爱琴;刘心强;廖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辛夷正己烷萃取物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辛夷正己烷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正己烷超声萃取法从辛夷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经气相色谱从辛夷正己烷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了40种化合物.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成分快速分析.

    作者:罗会俊;程庚金生;彭金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旋美托咪啶预给量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预给量对全麻诱导中气管插管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4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22例,对照组22例.右旋美托咪啶组应用右旋美托咪啶l μg/kg,15 min泵完后立即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对照组直接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后l、3、5 min时的SBP、DBP、HR、MAP、SPO2.结果:诱导后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右旋美托咪啶组、对照组的收缩压较诱导后都升高(P<0.05).插管后3min右旋美托咪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在给予右旋美托咪啶后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波动幅度明显没有对照组大,各时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明显比诱导前降低,但在插管后5 mih内明显增高,增高幅度在20%以上(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变化不大,插管后5 min内与插管前相比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幅度明显没有对照组大,且各时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先结予一定量的右旋美托咪啶能有效的抑制全麻气管插管时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操作方法安全、易行,疗效确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麻醉辅助药.

    作者:潘英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天然产物5,7-二甲氧基木犀草素的合成

    5,7-二甲氧基木犀草素是中药枳椇中一种黄酮类主要化合物之一.本文以芦丁为原料,经水解还原得到木犀草素,再经羟基保护、醚化及脱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5,7-二甲氧基木犀草素,总收率为7.9%.其结构经1HNMR和13C NMR表征.

    作者:吴龙火;张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影响瓷贴面黏结强度因素的研究进展

    当今临床上修复仅涉及前牙切缘1/2~1/3或切角缺损的病例的修复方法主要是瓷贴面和全冠.而贴面由于其牙体磨除量少、损伤小等优点已获得临床的一致认可.尽量提高瓷贴面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成为了瓷贴面修复成功的关键问题.使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的黏结系统会直接影响修复体的黏结强度.本文就瓷贴面的粘结强度受牙体预备方式、粘结系统、表面处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弦;曾利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用药情况和评价进行该活动的持续性及必要性.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1~5月及8~12月该院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项目包括联合用药、用法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累计DDDs、患者平均费用.结果:整治后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费用、累计DDD数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改善.结论:该院存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够规范,尤其是在专项整治活动前存在较为普遍的滥用抗生素问题,虽然该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使用率、使用时间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作者:黄作超;曾春生;刘怡;吕根梅;张才友;王小毛;罗会俊;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缺血性卒中约20%为心源性,其中近50%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1].有研究报道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其他患者的5~6倍[2].近20年来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筛选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方法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危险性,从而区分高危人群以指导抗凝治疗,无论是对于减少血栓栓塞事件还是对于减少抗凝剂引起的出血不良反应,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文就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伟;李广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防逆流引流袋预防留置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留置尿管是外科手术前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也是导致医院住院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20.8%~30.7%,其中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1],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泌尿道感染率增加[2],而导尿管与尿袋连接端反复分开、尿液反流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3],如何预防和控制引流管的逆行感染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预防尿路感染,除采取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外,应选用封闭式的导尿系统,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以防尿液逆流[2].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将留置尿管超过1周的病人286例分为防逆流尿袋组和普通集尿袋组进行对照观察,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凤;肖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危象43例疗效观察

    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病情较危险,进展较快,严重影响到患者重要脏器,所以及时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40例血液病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0%(20/40),部分缓解30%(12/40),无效8例(其中稳定4例,进展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0%.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4例患者低钾血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经护肝及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老年患者出现色觉异常,无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停药的情况发生.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血液病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海亮;刘礼平;赖文鸿;罗绿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80例体会

    目的:探讨“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全部治愈,全部病例4~5天出院,2例切口感染,无阴囊及术区皮下血肿.出院后随访2~3年,无1例疝复发.结论:此术符合生理解剖.应用传统“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相结合,使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国庚;漆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序贯治疗法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及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等,2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中华;施小仁;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患儿行经肛门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周痊愈出院.4例术后1天发热,38.5 ℃左右,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未出现小肠结肠炎、吻合口瘘、感染、硬肿等病例.结论:耐心、细心、全面的护理是保证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德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sA对CCI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s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CsA组大鼠腹腔注射CsA(6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CsA组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到10天后逐渐增加,28天基本恢复,但针刺-缩足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CsA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作者:刘仰斌;周建荣;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特制通道套管在二期经皮肾镜术(PCNL)中应用120例分析

    目的:观察特制通道套管在二期经皮肾镜术(PCNL)中,减轻通道再次损伤出血影响视野,提高清除残石的效果.方法:在二期PCNL术中,利用特制的通道套管套于肾镜上,套管外再套上工作鞘,在直视下沿原有的肾造瘘通道进入肾内进行残石清除.结果:入镜过程中,通道无明显再损伤、出血减少、视野清晰,清石效果良好.结论:在二期PCNL术中利用特制通道套管,可大限度减轻通道刮损伤,减轻出血引起术野不清,大限度达到残石清除效果.

    作者:周勇飞;杨月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8例手术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发病72 h内即有手术指征,传统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曾被视作相对手术禁忌证.但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绝大部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亦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共对88例该类患者行LC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石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适应症的选择和可行性.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5例,均为非急性炎症期,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和三孔Port.结果:52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0~90 min,其中3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常规腹腔镜完成手术,术后无出血及胆管损伤、胆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5天,3个月随诊,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安全可行的,术后腹壁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优于常规手术,但操作较常规腹腔镜难度大,并且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选择病例.

    作者:黄明福;吴文华;肖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