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聚甲酚磺醛栓在治疗宫颈息肉中的应用

丁琛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 云南白药, 聚甲酚磺醛栓, 宫颈息肉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与云南白药、聚甲酚磺醛栓联合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择126例宫颈息肉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对照组选择126例单用血管钳扭除术,观察二者效果.结果:治疗组126例中,手术时间5~10 min,平均出血量4 mL,术后8例复发,复发率6.4%.对照组术后复发76例,复发率60.3%.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聚甲酚磺醛栓可以明显减少宫颈息肉的复发.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泵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用塑料导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气管切开的病人不断增多,为了术中使用呼吸机及术后减少呼吸道的刺激,现气管切开的病人都使用塑料的气管套管.大部分医院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因为塑料的气管套管不能取出清洗,2~3天后气管套管就容易被痰痂堵塞,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故这方法并不是理想的湿化方法.理想的湿化方法是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土壤中解磷细菌的筛选

    目的:从赣州各种土壤中筛选获得解磷细菌,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土壤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挑取单菌落作为初筛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液体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进行复筛.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两株菌株G-12和G-6,溶磷量分别达到4.9 mg/kg和4.6 mg/kg,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3.1%和43.7%,初步鉴定是属于假单胞菌属的某个种.结论:今后将进一步对菌株G-12和G-6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确定盆栽试验优化组合,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孙湘婷;袁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在“C”臂引导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1年1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41例患者获得6.5~28个月的随访,平均19个月,优30例(73.2%),良8例(19.5%),差3例(7.3%),优良率92.7%.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断钉现象.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作者:卢志军;陈荣春;郭朝阳;曾文丛;钟鸣亮;陈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漱口液对AECOPD患者吸入治疗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吸入治疗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将90例行氧气雾化吸入的AECOPD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采用自制溶液(用规格50万U制霉菌素片4片磨成粉末溶于2.5%碳酸氢钠溶液500 mL)500 mL qd分次漱口,对照组45例常规的生理盐水500 mL qd分次漱口,观察两种漱口液对AECOPD患者吸入治疗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舌面感染发生率、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真菌涂片阳性率、痰培养真菌生长、胸片或胸部CT有渗出性改变或有真菌肺部感染相对特异的改变如曲菌球的X线表现)等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种疗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7,P<0.01;x2=6.02,P<0.01).结论:对AECOPD患者行吸入治疗后使用自制漱口液漱口对预防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陈根秀;邓伍秀;黄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女性尿道旁腺囊肿32例诊疗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其中17例行尿道旁腺囊肿切除术,15例行囊肿开窗术,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都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2年.全部单次手术治愈,均恢复正常排尿,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发现囊肿复发、尿道狭窄、尿失禁或尿道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触诊是诊断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基本手段,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可靠的诊断方法.囊肿切除术是治疗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开窗术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庄东阳;黄建忠;刘连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固定剂量率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GEMOX组,试验组均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电脑泵以10 mg/(min·m2)速度输注]dl,8+奥沙利铂130 mg/m2 dl q3w.常规GEMOX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输注30 min) dl,8+奥沙利铂130 mg/m2 dl q3w.结果:试验组RR率为19.4%,DCR率为45.2%,中位mPFS为5.6月,中位mOS为11.3月;常规GEMOX组RR率为14.8%,DCR率为48.1%,中位mPFS为5.3月,mOS为10.6月.两组RR率、DCR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位mOS及中位mPFS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性发生率均不高,安全性较好.其中试验组相比于常规GEMOX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GEMOX组.结论: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与常规GEMOX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赵清梅;彭雨薇;胡珍珍;彭小东;黎军和;钟小军;钟久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尽早再通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从而改善临床预后[1].而溶栓疗法是当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前途和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可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2].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4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1例,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何莹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 AS2O3)和复方柏子仁(AS4S4)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维甲酸(ATRA)联合AS2O3(Ⅰ组)或AS4S4(Ⅱ组)诱导缓解治疗APL,统计分析两组C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和Ⅱ组的CR率分别为96%、10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和AS4S4治疗APL疗效均显著,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张敬东;孟美丽;方家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床前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床前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方法:对62例ICU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肺泡灌洗,并对其痰标本的阳性率、吸痰量的改变、胸片复查变化以及血气分析和血细胞分析指标的变化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取痰标本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痰培养标本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24h复查血气分析和血细胞分析,其中pH、PaO2、PaCO2、SaO2、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各项指标有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床前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可大大改善危重患者的各项指标,有利于患者健康的快速恢复.

    作者:朱宏泉;许庆林;刘晓峰;何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3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特点,息肉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对398例B超诊断PLG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手术方式,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年龄与PLG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临床上无特异症状;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多发,平均直径<5mm,而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及息肉型早期胆囊癌患者息肉平均直径>10mm,单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结论:直径>10 mm,单发,有明显临床症状,合并结石,短期增长明显增快应行外科手术治疗;直径5~10 mm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首先经正规的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直径<5 mm无临床症状者可定期B超随访,注意调节和控制胆固醇代谢.

    作者:易建中;费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40例血液病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0%(20/40),部分缓解30%(12/40),无效8例(其中稳定4例,进展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0%.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4例患者低钾血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经护肝及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老年患者出现色觉异常,无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停药的情况发生.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血液病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海亮;刘礼平;赖文鸿;罗绿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镜联合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2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2例患者中,通过LC+ LCBDE方案治疗24例,中转开腹2例;EST+ LC方案治疗25例;ENBD+ LC+ LCBDE方案治疗3例.52例术后均未出现胆漏、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及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前检查选择三镜优组合集中了三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是目前治疗该病创伤小的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钟鼎文;邓小红;谢元才;钟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功能可调式引流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颅脑手术后,引流管固定的高度调节要求精确,随时根据引流量的多少、术后置管部位的不同及患者床头抬高的刻度来调节引流袋悬挂的高度.为此,我科自行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引流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温薇;李艳;胡庭香;潘丽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防逆流引流袋预防留置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留置尿管是外科手术前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也是导致医院住院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20.8%~30.7%,其中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1],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泌尿道感染率增加[2],而导尿管与尿袋连接端反复分开、尿液反流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3],如何预防和控制引流管的逆行感染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预防尿路感染,除采取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外,应选用封闭式的导尿系统,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以防尿液逆流[2].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将留置尿管超过1周的病人286例分为防逆流尿袋组和普通集尿袋组进行对照观察,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凤;肖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3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膀胱肿瘤患者全部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切除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膀胱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4.3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43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能积极主动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均临床治愈,满意率和依从性均为100%.术前Lysholm平均(45.3±16.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82.1±9.7)分,经检验P<0.001;Tegner分级术前平均(1.7±0.6)级;术后6个月Tegner分级平均为(3.6±1.7)级,经检验P<0.05.本组1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4% (38/43).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sA对CCI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s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CsA组大鼠腹腔注射CsA(6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CsA组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到10天后逐渐增加,28天基本恢复,但针刺-缩足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CsA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作者:刘仰斌;周建荣;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主要原因,建立一种可靠、价廉、便捷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动物模型的选择、制作方法及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徐道峰;谢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对90例经过胃镜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并根据溃疡的部位、大小情况,病人全身情况好、无恶性证据,可行药物治疗人群.分为A、B两组,各组45例,A组予以克拉霉素每日2次,每次500 mg,阿莫西林每日2次,每次1.0g,2周一疗程,奥美拉唑每日2次,每次20 mg,8周一疗程.B组奥美拉唑每日2次,每次20 mg,8周一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相似,具可比性.8周后A组全部患者症状消失,B组患者53例症状消失,7例症状也明显好转.口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同时可杀灭幽门螺杆菌,1年内的复发率4.44%明显低于B组40%.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献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8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腮腺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病程从1年到14年不等.病理学检查:5例为实体型,2例为管状型,1例为梁状型.8例患者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年),术后全部愈合,未见复发.结论:掌握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

    作者:刘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