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班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钟志宏;黄光生;辛赣海

关键词:定向, 乡镇, 社区, 医学生, 课程
摘要: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班在保证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突出了对医学生服务乡镇及社区临床医学能力的培养,课程总门数65门,总学时数3804学时,比非定向班多5门课程,增加60学时,临床实习由50周增加至70周,这对于乡镇卫生院及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班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班在保证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突出了对医学生服务乡镇及社区临床医学能力的培养,课程总门数65门,总学时数3804学时,比非定向班多5门课程,增加60学时,临床实习由50周增加至70周,这对于乡镇卫生院及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者:钟志宏;黄光生;辛赣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医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其就业状况是否相匹配.本文以赣南医学院为例从2009~2011年的就业情况人手,着重从总体情况、就业形式、就业行业、就业区域和供需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刘联;赖燊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建立征信数据库系统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普遍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另据有关数据,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上升势头,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履约率只有50%.

    作者:钟娟;温世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定向免费医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探析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及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所持的基本的看法和观点.加强定向免费医学生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定向免费医学生幸福观教育可从这些方面入手:树立免费医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新理念;拓展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发挥合力作用等.

    作者:邓小英;伍学滨;梁君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论个体诊所药品管理的法律规制

    个体诊所这一医疗形式随着我国对医疗机构设立门槛的降低而快速发展,但是对它的有效管理和法律规制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和漏洞.而药品事关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笔者通过对个体诊所药品管理现状的总结和原因的归纳,以期提出能够为我国加强对诊所药品管理工作有用的建议和意见.

    作者:王远芳;陈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赣州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探究

    本文以赣州市图书馆为考察对象,探究了赣州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现状.分析认为,赣州公共图书馆建造布局、馆员的服务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但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作者:王玲;蔡德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创新门诊管理模式 提供多元化服务

    医院门诊工作是医院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反映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场所,它不仅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还反映了住院医疗单元的水平及服务质量.近年来,随着民营精神病医院的增加,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2011年以来我院对门诊的管理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它的功能与作用既有医院其他专业学科的共性部分,又有特性部分,而管理性质亦不同于医院其他职能部门,有着突出的独立性,尽可能更好地为门诊患者提供多元化服务.

    作者:申璎;蔡连秀;聂宇波;袁水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加强乡镇及社区本科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思考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10年国家提出连续三年为乡镇及社区免费培养五年制医学生.为培养适应基层工作,用得上、用得好的高素质医学生,应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本文就如何加强乡镇及社区本科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刘振优;罗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思想情感教育

    随着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日益重视,许多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中也进行了分析.笔者在结合英语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适应本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探析.

    作者:李明兰;刘仰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宣传工作的历史价值探析

    卫生宣传工作是党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苏区开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活动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当时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医疗卫生宣传工作.本文从医疗卫生宣传工作的内容、服务意识、形式及其工作机制等方面,探讨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宣传工作的历史价值.

    作者:李霞;戴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校友视角的基层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定性调查——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赣南医学院在7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应用型人才,为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通过对校友的访谈,对赣南医学院70多年来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求证,并就基层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谭宗梅;刘宁生;朱秀芳;张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推进医学生“扎根基层”思想转化与身份认同的对策研究——以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为视角

    学校培养的医学生,有78%扎根基层,并且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医疗卫生人才.总结建校70多年来的“赣医经验”,分析我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转化规律与身份认同规律,对新形势下帮助我校医学生树立“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全面提升我校办学质量,贯彻我校办学理念,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质量,进而对新形势下构建面向基层就业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与“扎根基层思想转化与身份认同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梁君思;刘善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SPSS软件对赣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

    近十年来,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高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过去相比有明显提高.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分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学科学习的情况.医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在医院,服务对象是关乎生命的病人,医学生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医学书上,法律知识的学习常被忽略.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使得学习状态极其被动,造成在校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不足.普通高校的《法律基础》课课时少,管理不当,师资有限等也是阻碍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重要原因.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使得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

    作者:罗丽萍;吴雄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双休、节假日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析与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因为人力资源等因素不能在双休、节假日为门诊患者提供与正常工作日相同的优质服务.而传统的正常工作日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不能完全地、客观地反映双休、节假日患者的满意度,以致被忽视,就诊质量未及时得到改进和完善,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未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对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现象作出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的数学方法[1],能将定性调查改变为定量化的数学模型,使定性评价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并直观地指出关键的质量问题所在,使满意度调查更具有实用性[2].

    作者:陈云华;古锦屏;冯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论医学院校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对潜在课程进行了研究、开发和应用.很多教育专家研究后认为,潜在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直觉、想像等非理性因素起着无意识的引导教育作用,潜在性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人格等心理品质.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公开课程的教育功能,而且也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潜在课程的教育功能,把二者紧密连接起来,使学校教育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近20年来,国内正在推行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潜在课程研究的范围、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不仅中小学在研究潜在课程的作用,各高校也已经开始关注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积极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就潜在课程的涵义及功能,特别是在医学院校如何开发和应用潜在课程进行了探析.

    作者:刘仰斌;张志花;李静;钟美兴;尹士峰;李启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本文讨论阐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通过对课程现状的分析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分析CDIO在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优点,提出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并制定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培养方案,后对CDIO理念下的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王蓉;龚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内容的教学改革初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安全的实验室内外环境中使用安全的方法从事与病原微生物的各种活动,以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防止造成人员与环境污染,以及对外围人群带来危害的意识与措施[1].自从2003年世界各地多家实验室相继发生研究人员SARS感染事件以来,我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法规建设和监督,此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各类相关教材中开始陆续增加了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教学内容.

    作者:王小丽;钟有添;谢水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开放性物理实验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给医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知识的机会,并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为学习现代医学准备必要的知识基础.医学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极强的实践性,物理实验成为了其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1].

    作者:周艳红;盛瑶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论中央苏区的红色卫生文化

    中央苏区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从无到有兴办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红色卫生事业.苏区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土地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共同决定了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特殊发展形态及其红色卫生文化.

    作者:刘禄山;钟继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在麻醉学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

    在麻醉学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实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麻醉专业本科生.

    作者:叶军明;钟钦文;陈新荣;黄光生;彭道珍;钟茂林;单热爱;王万辉;谢海玉;蔡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