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李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集儿童免疫接种与儿童保健于一体,同时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护士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运用儿科、医学美学理论、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特点论述了计划免疫科护士的形象。
作者:倪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建立及机械通气、氯解磷定、长托宁应用等综合救治措施后,30例基本痊愈(93.75%),其余2例患者症状向良好状态发展;实施综合救治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治疗中应掌握一定的救治措施,其中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是救治的重点。
作者:宋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9例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无胆汁淤积的39例妊娠患者为对照对象,从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等方面分析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ICP患者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的对照组患者,而阴道助产和顺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CP患者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的围生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淤积症可造成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等,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做好早期诊断、严密监护和积极处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和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致病率与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危害更甚,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更易出现孕产妇严重多器官功能损害,同时由于胎儿不成熟和宫内环境不良发生围生儿死亡率及致病率更高[1]。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将妊娠34周之前发病的重度子痫前期称为早发型;妊娠34周之后发病者为晚发型[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作者:袁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监测下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在用药前、用药后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护理。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期间均按时服药,定期随访,未发生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栓弹力图监测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及积极的护理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媛;周蓉芝;徐冬梅;王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氧合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胁/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考察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34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化及药物因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几个方面,极少数患者病因未明确。结论:探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对指导临床开展更为有效治疗具重要意义。
作者:张子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小儿疝修补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B组为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从麻醉前到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术中氯胺酮总用量,初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B组的MAP、HR值明显高于A组(P<0.05),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A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初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康琳;李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4例老年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和单放组。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GTV50~60Gy/25~30次。联合放疗组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850mg/m2,2次/d,周一至周五,直至放疗结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CR+PR)为90%,单放组总有效率为7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腹泻、口腔黏膜炎高于单放组,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徐洁;郭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通过介绍1例COPD患者在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结合相关资料从临床药师的角度分析多索茶碱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多索茶碱应用于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故在临床应用中临床药师的及时干预能够大程度地减少药源性伤害。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特殊人群的药学监护工作,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红;刘小平;吕炳义;夏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国家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飞雪;汪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加强肺结核患儿的心理、症状、并发症、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影响平喘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方法:收集宿州市2013年平喘类药物不良反应报表汇总分析。结果:99例平喘类药物ADR中以胃肠道反应多(57.94%),且茶碱类药物较易发生药物配伍反应。结论:应加强平喘类药物临床用药时的血药浓度监测,及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秀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头异常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乳头异常产妇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包括产前宣教、心理护理、异常乳头护理和乳头的纠正。结果:60例乳头异常不能母乳喂养者,经过积极护理后婴儿全部实现成功吸允,吸允达100%。乳头皲裂14例,经及时处理后2~5d痊愈。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乳头异常的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氧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治疗中对肺功能和全身炎症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为期8周的常规止咳、平喘、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与对照组患儿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氧替特罗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为期8周,单次剂量50/250mg每日两次。桉柠蒎肠溶软胶囊>5岁的患儿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IL-6 IL-8 IL-17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1浓度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 IL-8 IL-17的水平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 FEV1 FEV1/FVC%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墨汁测试法结果显示;气管纤毛运动、粘液移动速度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吸入沙美特罗/氧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IL-6 IL-8 IL-17的水平,减轻气道炎性细胞侵润。促进呼吸道腺体稀薄分泌分泌物的产生,利于粘液排除。
作者:赵娟;臧洁;郭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以农民为主体,是由政府组织、引导以及扶持,参合者即农民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政府、集体以及个人多方筹集医疗资金,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1]。党的《十二五规划刚要》中第八篇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此可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回顾了新农合的政策变迁以及新农合制度从试点到成熟的过程,旨在为我们深刻理解政策内涵、完善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作者:胡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危重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治疗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2例重症监护室行CBP治疗的患者,不同时间段取血,并检测血清过氧脂质(LPO)与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行APACHEIII的评分。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LPO升高,GSH-Px降低;在CBP的不同时间段治疗后,APACHEIII评分有着明显改善;LPO、GSH-Px与APACHEIII的评分分别呈正、负相关。结论:CBP可改善患者氧化抗氧化紊乱,从而减轻氧化损伤,促进危重症患者病情得到较好的改善,而LPO及GSH-Px是检测危重症患者病情轻重的关键指标,可作为判断预后与CBP停止的时机起到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社会及家庭支持,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KDQOL-SFTM评分。结果:患者干预前后的KDQOL-SFT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科脑梗死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科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根据管理因素、患者疾病的特点、病人自身的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制订安全防护的措施,规范老年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拓宽护理管理者对老年病区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结论:在老年科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在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手术室配合护理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将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手术室实施的53例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实证研究方式探讨手术室配合护理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影响。结果:53例患者经手术室配合护理后TURP手术均取得成功,未出现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疾病;IPSS评分为(6.6±0.3)分。结论:在实施TUPR手术时进行积极手术室配合护理,护理人员在充分准备情况下预见性的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大限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促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