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

郭文生;赖小勤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中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仅有轻度疼痛能忍受,不需要口服止痛药;发生尿潴留3例,采用诱导法解除症状.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创伤小、术后痛苦小等优点;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后间隙的临床解剖应用

    目的:探讨肝后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尸肝进行解剖,测量肝后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间隙入路行11例巨大肝癌、8例血管瘤切除.结果:肝后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5.43±9.65)mm,肝后间隙上口(膈面)的宽度平均为(20.04±6.88)mm,肝后间隙下口(脏面)的宽度平均为(18.17±5.23)mm.19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与其手术人路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肝后间隙有其解剖基础,在肝脏外科中可作为一良好的手术人路.

    作者:周小龙;李剑;邱启祥;徐能全;李鸿玮;刘潜;钟应华;廖振机;郭少华;林乐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临床对比治疗急性鼻窦炎

    目的:比较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天;对照组(50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1粒/次(0.5 g),2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较克拉霉素缓释片不良反应少,对急性鼻窦炎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何勇;赖珺;吴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治疗方法,由于这类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必须建立一条有效的通畅的血管通道,才能保证患者达到正常治疗,而动静脉造瘘是建立血管通道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动静脉造瘘治疗过程出现吻合口栓塞而导致造瘘失败,故给长期透析患者带来治疗麻烦及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医生尽量对造瘘患者术前采取正确评估,避免一些常见失败原因出现,尽可能给患者制作一条长久的血管内瘘通道.

    作者:易丽萍;张悦凤;邱南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把握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原因,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腹股沟嵌顿疝临床资料.结果:46例行手法复位后行择期手术;32例发生肠坏死行急诊手术,其中18例行肠坏死切除行Ⅰ期吻合,14例经保守治疗肠管活力恢复后,返纳腹腔;32例中股疝14例、腹股沟斜疝12例、腹股沟直疝4例、闭孔疝2例.嵌顿时间<6 h,坏死1例;12~24 h,坏死11例;>24 h,坏死20例.结论:腹股沟股疝和斜疝是发生嵌顿坏死主要类型,对诊断明确的嵌顿疝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作者:姚顺平;胡海;胡达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而致的腰背痛.临床上以体力劳动者和青壮年多见.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256例,采用针刀松解腰背部粘连、挛缩、变性的肌肉、筋膜,结合推拿手法,使变性的肌束松解、粘连分离,经半年以上随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在产后出血中应用(附12例报告)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4%,且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占70%~80%.及时有效的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前置胎盘、软产道损伤.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2007~2009年,我们行改良式B-1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由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样渗血、胎盘附着面大量出血所致的产后出血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春兰;林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86例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间,即从绝经前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间.它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农村妇女47.5岁.约1/3的妇女可以平稳过渡,没有明显不适,约2/3的妇女出现程度不同的低雌激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神志不宁等症状.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这些证候往往三三两两,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甚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1].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96例,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18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道兰;许峰;温雅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纤维桩与钛合金铸造桩修复前牙严重缺损的疗效

    目的:评价预成纤维桩树脂核与钛合金铸造桩前牙严重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严重缺损患牙83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为预成纤维桩树脂核组50颗与钛合金铸造桩核33颗,恢复基牙外形然后进行钛合金全冠修复.结果:经1年随访,通过临床及X线检查,纤维桩组成功48颗,失败2颗;钛合金铸造桩组成功27颗,失败6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易操作,是前牙严重缺损患牙保存的理想材料.

    作者:何伟明;雷雳;唐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LEEP术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LEEP刀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单纯用LEEP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妇科门诊采用LEEP刀治疗的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联合组采用LEEP刀治疗,术后创面子呋喃西林粉上药,单纯组则单纯LEEP刀治疗,对两种方法的疗效、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出血11例,持续天数2~7天,出血量少,而单纯组术后出血24例,持续天数7~20天,出血量多;联合组术后阴道排液大多为2~3周消失,量较少,单纯组阴道排液大多为3~4周,量较多;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大多为4周,而单纯组大多为6~8周.一次性治愈率联合组为98%,单纯组为90%.结论:LEEP术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及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1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药物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科现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利培酮居首位(63.96%),其次为氯氮平(23.68%)、奎硫平(3.51%).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中等,联合用药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用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中以利培酮为代表,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使用率低,盐酸苯海索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

    作者:兰滨;许修平;肖昌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成人嵌顿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急诊行嵌顿疝松解复位+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9例行传统Bassini修补术,1例行肠切除+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差异,术后复发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成人嵌顿疝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是成人嵌顿疝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刘海金;曾祥福;苏晋捷;王建忠;冯起放;蔡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眼外伤患者伤情,探讨眼外伤的手术护理程序.方法:就982例眼外伤患者予以眼科体检,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伤情,对外伤性质进行分类;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建立眼外伤围术期护理程序,评估护理绩效.结果:眼外伤患者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常发生于工厂及公共场所,单限受伤者居多;机械性眼外伤占绝大多数,其中多为锐器伤;治疗及护理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者达779例(79.33%),无光感者降至101例(10.29%),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值分别小于0.01及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是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围术期护理是眼外伤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虞玲;张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体会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不易达到完全灭菌要求,操作时一旦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因此,在进行内镜检查、治疗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我们根据多年工作实际,综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避免了检查中的交叉感染,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萌;胡志燕;李虹;刘苇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三七总甙抑制鼻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形成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在用于免鼻内窥镜术后抑制鼻腔粘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鼻内窥镜术加用三七总甙;空白对照组:鼻内窥镜术;实验对照组:鼻内窥镜术加用丝裂霉素),每组20只.观察各组术后组织病理切片情况及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从而分析三七总甙对鼻粘膜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1)光镜下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实验对照组术后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成纤维细胞胞浆中TGF-β1的表达情况:术后第3天,实验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TGF-β1的表达呈弱阳性,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呈强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各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实验对照组细胞的超微结构破坏.结论:(1)三七总甙在兔鼻内窥镜术后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胞浆中TGF-β1的表达减少鼻粘膜瘢痕形成;(2)本实验未发现三七总甙对鼻部组织的毒性反应;(3)三七总甙可作为鼻内窥镜手术的辅助用药.

    作者:赖史胜;万志荔;彭韶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开放性骨折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开放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应用螺纹钉固定内踝骨折及后踝骨折,钢板固定外踝骨折,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依据关节疼痛、功能、肿胀、影像学检查为评价标准,其中优40例、良17例、可5例、差3例.结论: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可靠,能早期活动锻练,功能恢复快.

    作者:李兴旺;黄家福;刘小年;王贤芳;黄杰;肖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体会(附72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对7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完成LC手术,9例中转开腹,术后未出现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原因:6例胆囊动脉活动性出血,2例无法辩清胆囊管,1例为Mrizzi综合症.结论:术者需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手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适应征,选择性开展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温晓茂;夏国建;陈小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相符25例,符合率71.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婕;姚文康;胡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气胸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为继发性气胸,其中吸人性肺炎13例(50.0%),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42.3%),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7.7%).出生时窒息14例(53.8%),窒息复苏使用呼吸囊6例(23.1%).曾行机械通气17例(65.4%),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7例(26.9%).前四年气胸患儿12例,曾行机械通气4例;后四年气胸患儿14例,曾行机械通气13例,两组间机械通气比例有统计学差别(r=0.52,P<0.05)).双侧气胸3例(11.5%),单侧气胸23例(88.5%).压缩面积>30%15例(57.7%),≤30%11例(42.3%).23例治愈(88.5%),1例放弃治疗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气胸常发生于原有肺部疾病的患儿,机械通气造成的医源性气胸也不少见.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认识,正确使用呼吸机及气囊复苏,可减少气胸发生.

    作者:谭志贤;李锐钦;陈志凤;陈健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横结肠造瘘在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瘘在预防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危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技术分离全直肠系膜后,术中行横结肠造瘘术,用吻合器吻合切缘,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2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前贫血的患者出现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瘘发生率4.54%.随访6~24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大便次数均可控制在<5次.直肠肿瘤复发3例;复发病理类型:黏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结论:对于年龄大于70岁和(或)合并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高危肿瘤患者,常规行横结肠造瘘能较好地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高根治手术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吻合口狭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明;刘佛林;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洛他唑,PDEⅢ抑制剂: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新靶药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影响着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外周动脉系统.心脏病发作和脑中风两种临床疾病表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病因;同时成为世界上死亡率和患病率中普通的疾病.血小板参与内皮中,血栓的形成、免疫和炎症等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且同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全过程[1-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类药物包括:(1)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2)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欣维宁;(4)磷酸二酯酶Ⅲ抑制(PDEⅢ)剂:西洛他唑等.以往对抗血小板药已有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西洛他唑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进展和前景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蔡九妹;廖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