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莶风湿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李军兰;张文丽;王德

关键词:桑寄生, 威灵仙, 粉防已碱,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摘要:目的:建立莶风湿片的质量可控标准。方法:采用TLC对药品中桑寄生、威灵仙的成分进行色谱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防已药材中粉防已碱的含量。结果:分别以桑寄生、威灵仙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并规定本品含防已以粉防己碱计不得少于0.60mg/片。粉防已碱在0.51~2.55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68%, RSD为1.9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莶风湿片的质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技术

    早期食管癌是指局限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内镜的普及和早诊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近年来,荧光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和电子染色成像技术等相继出现,食管癌的内镜诊断技术日趋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则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腺癌中表达较高,可能是食管腺癌的一个早期诊断标志。血清肿瘤标志物已应用于临床研究,但食管癌血清标志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远没有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马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36例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发生过敏反应1例,骨髓抑制反应36例,消化系统反应30例,脱发36例,神经毒性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反应1例。结论: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时,尽早用药预防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能大限度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程安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初探情景教学法在中医问诊教学中的开展和效果

    中医问诊是中医学中用于收集病情、诊断病证、治病救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其教学过程中增设情景教学法后,有效改进了中医问诊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运用中医问诊技能的水平,推动了传统中医学的传承发展。

    作者:谢裕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干预前后某地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考察某地区二级医院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取医院2012年相关病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该地区两家二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降低。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临床医务工作者安全、合理、经济的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姜亚莉;蔡萍;沐诚;顾平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脑病患者辅助治疗的药品,主要用于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及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本文对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的静脉输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此药,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祥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和ICU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体温<36℃称为体温过低[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危重患者急救手术和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文献报道[2],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约为50%~70%。由于加温设备缺乏和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手术患者的低体温问题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术中和ICU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针对造成低体温的原因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回顾性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在ICU发生低体温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分析低体温发生原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胥晶;刘巨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30例原发性肝癌TACE+3D-CRT综合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TACE+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对3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3DCRT综合治疗,先行TACE3-4次,然后3D-CRT, DT50-60Gy,2Gy/F、5F/W;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21.5%,部分缓解(PR)率41.5%,总有效(CR+PR)率为63.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50.1%和10.3%。结论:TACE+3D-CRT对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

    作者:武桂波;刘从斌;陶友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院近五年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回顾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内的晚期产后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患妇的出血原因排前3位的为切口的感染与裂开29例(56.9%)、宫缩乏力18例(35.3%)以及胎盘胎膜残留9例(17.6%),其他还包括软产道损伤、子宫内膜炎以及产褥感染等;平均住院时间(8.2±1.4)d,其中的49例(96.1%)获得痊愈出院,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在孕期即开展相关防治工作,通过加强产前检查以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并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同时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应提前住院待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是有望将晚期产后大出血防范于未然的。

    作者:王益红;龚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分型论治体会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可单发或多发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初发病时是一个或数个可以看得见的小红点,略有灼痛感,经过反复发作后转变成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面,由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渗出所形成的假膜覆盖着,疼痛明显,特别是吃饭或接触到刺激性食物时,疼痛会更加剧烈,灼痛难忍。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有自限性和周期性[1],它不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更严重的是长期的反复发作将直接影响患者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冯恒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的护理

    到了孕37周以后,产妇已经可以和医生讨论、并确定自己的分娩方式了。尽管顺产是自然有利的分娩方式,但还是有一部分产妇不得不接受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手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经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手术应用恰当可使母婴转危为安,但是也存在麻醉意外、出血、感染和手术导致的脏器损伤的危险[1]。随着现代麻醉学和产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不断提高。可是,一个顺利、安全、美观、并发症症少的剖宫产手术并不是单纯由医生的技术来决定的,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产妇在围术期的密切配合及护理质量。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使得剖宫产术围术期的护理问题已成为护理医学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03年7月的200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静;胡铭;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药剂学方法

    目的:难吸收的药物分子在结肠内可提高生物利用度,主要由于结肠部位的吸收环境对药物变化和强度影响要比在胃和小肠内小得多,此外,结肠对药物具有较长的延迟时间和对药物的高敏感性,这促进了难吸收药物的吸收,这些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药物分子能成功的向结肠部位传输,避免胃肠道环境破坏,后在结肠近端将药物迅速释放,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药物分子传输到结肠的药剂学方法进行综述性介绍。

    作者:任君刚;付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种类和新药研究开发新进展

    高血压(hypertension)为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人。广义而言,体循环长期持续的不正常的血压升高称为高血压。

    作者:乔旭;邢振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超声引导的改良型赛定格技术在PICC置管的应用体会

    PICC置管以其使用安全、维护简便、可长期留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为需进行长期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了舒适且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但成功的置入PICC不仅需要置管护士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患者的血管也有一定要求[1]。传统的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14-16G穿刺针,需要在静脉可视,暴露明显的条件下穿刺,部分高龄患者或者是已经有化疗史、刺激性药物输注史的患者,因其肘部血管条件差,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导管。我科室PICC小组在没有血管B超的情况下,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使用非B超引导下改良型赛丁格(MST)技术置入为133例肿瘤患者实施了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置管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平;吴香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探讨今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方法:对当前医院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陈旧、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等问题。结论: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完善医院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及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积极培育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化队伍。

    作者:何德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乳腺X线摄影误诊15例乳腺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特征及X线摄影检查误诊乳腺癌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摄影检查误诊的15例乳腺癌影像资料,分析原因;结果:15例乳腺癌病例,9例肿块误诊为良性肿块(其中3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误诊为炎症,1例误诊为腺病,2例不定形钙化报告倾向良性。结论:减少技术性误差、提高影像质量、阅片仔细及积累临床经验可减少X线摄影乳腺癌误诊。

    作者:陈婉秋;王远景;田浩;陈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抗炎机理概述

    大量报道证实,很多中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抗各种炎症的作用,而中药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功能、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免疫调节与抑制白细胞趋化、移动和活化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炎机理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药抗炎制剂提供依据。

    作者:田红月;武晓丹;金哲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辨证施护冠心病78例体会

    我科2008~2012年收治冠心病心绞痛78例,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玉梅;窦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64-V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V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我院70例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ACS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CT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CTA检查的敏感性89%,特异性90%,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9%。结论: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简单方便,可作为ACS患者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王远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63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监测和护理。结果:63例妊高征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产前、产时、产后子痫及其他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及时掌握病人的症状、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使妊高征患者安全度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

    作者:张玉玲;吕伟伟;王爱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2年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其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结果: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适应症不恰当,用法用量较随意。结论:本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注意使用适应症,仍须严格规范人血白蛋白使用。

    作者:黄天一;赵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