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V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远景

关键词:CT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64-V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我院70例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ACS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CT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CTA检查的敏感性89%,特异性90%,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9%。结论: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简单方便,可作为ACS患者检查的常规项目。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实训是高职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步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职生物制药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以及结合我院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作者:张瑜;关力;李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D-奎尼酸研究进展

    D-奎尼酸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在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部分衍生物已被证实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D-奎尼酸来源、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及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作者:万玉珊;高雅婷;张莹;甘春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左侧卧位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综合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不同体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实验组采取左侧卧位,术中血压、脉搏、自感不适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中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综合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法检测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S异构体的含量

    目的:建立检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S-异构体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HIRAL-AGP柱(150×4.0mm,5μm);以磷酸二氢钠溶液(取二水合磷酸二氢钠1.56g和庚烷磺酸钠0.5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乙腈(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S-异构体浓度在0.212-2.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异构体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2%<2.0%。精密度良好,重复性高,专属性好。结论:此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孟鲁司特钠中S-异构体的含量。

    作者:马立萍;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治疗与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所特有的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这类疾病不同于一般内科合并症,在妊娠期发病,大多于妊娠结束后自然消退。本病发生率约5%-12%,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是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5例临床资料,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滕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麻下行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后留置尿管,实验组50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进行导尿。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术后苏醒期给予安慰。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降低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作者:张冠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诊治的1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结论:穿孔性阑尾炎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的手术技巧非常重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及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蒋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2年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其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结果:我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适应症不恰当,用法用量较随意。结论:本院住院病人人血白蛋白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注意使用适应症,仍须严格规范人血白蛋白使用。

    作者:黄天一;赵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

    目的:建立枸橼酸西地那非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4.6mm,5μm),等度洗脱方法,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40℃。结果: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浓度在100~4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98.22x+98.02 R=0.999),方法的低检测限为0.5ng(S/N=3.01);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100.3%(RSD=0.84%);中间精密度RSD=0.53%(n=6),各杂质峰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测定。

    作者:戚亮;崔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胸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经验。结果:经过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处置及外科手术治疗,62例患者痊愈,3例因病情较重死亡,1例在送达医院前死于胸腔大血管损伤失血性休克,送达医院后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疝,1例死于术后MSOF。抢救成功率95.38%。结论:止血和包扎及固定、抗休克、通气、监测及搬运是胸外伤现场急救治疗的有效措施,急诊急救过程要牢记“CRASHPLAN”程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抗休克、维持循环功能是早期救治的重点;胸腔闭式引流是抢救血气胸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此外,加强监护、心理护理、减轻疼痛、积极的围手术期配合也是抢救严重胸外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薛景;刘巨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浆乳酸值的影响

    乳酸是机体无氧条件下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生成过量或利用不足是造成乳酸中毒的主要原因。高乳酸血症常见的原因是组织血流低灌注时无氧酵解增加带来的乳酸生成增加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常并发于感染、休克、呼衰、心衰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常见危重病症,因此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乳酸的检测非常重要。同时,血乳酸值还能够灵敏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死率的变化[1]。但红细胞的无氧酵解可使测定值假性增高。离体样品放置时间会影响乳酸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测定血标本在不同时间下LAC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存放时间对患者血标本乳酸值检测结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苹;孙颖;孔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脑病患者辅助治疗的药品,主要用于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及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本文对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的静脉输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此药,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祥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那雄胺片制剂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目的:对非那雄胺片(1mg)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参照国外英文说明书中制剂所用的辅料,通过测定在四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使之达到与原研市售品溶出曲线相似,判断增溶剂、崩解剂、填充剂的用量及工艺进行考察,并对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中试三批,测定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含量均匀度和有关物质等指标。结果:用非那雄胺为主药,以乳糖、微晶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为填充剂,以泊洛沙姆188为增溶剂,以羧甲淀粉钠为崩解剂,以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为包衣材料,制得非那雄胺片。结论:本制剂工艺稳定,各种辅料均有合法来源,制得非那雄胺片(1mg)与原研市售品溶出行为相似。

    作者:余永秀;宋文波;张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童外伤牙再植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保存脱位牙,保持牙齿正常功能及牙列完整。方法:对外伤致恒前牙脱位患儿行牙槽窝清创后,配合医生行脱位牙再植固定术,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患儿及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手术,愈合效果良好,达到保持牙列完整的目的及牙齿正常功能。结论:护士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能够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顺利进行手术,提高再植手术的成功率。[1]

    作者:陈爱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后,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为0.3μg/kg,输注10min后,维持量为0.6μg/kg/h至手术结束,C组静脉泵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患者在PACU的RSS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D组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 D组T1、T2时点MAP和HR,T1、T2、T3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D组T1、T2、T3各时点Ramsay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而两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郭明仁;曹彦;单国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52例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利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并实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脱落2例,化疗过程中死亡2例,气胸1例,未出现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优良率达到86.54%(47/52)。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寻求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将其运用在对患者的治疗中。

    作者:胡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莶风湿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莶风湿片的质量可控标准。方法:采用TLC对药品中桑寄生、威灵仙的成分进行色谱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防已药材中粉防已碱的含量。结果:分别以桑寄生、威灵仙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并规定本品含防已以粉防己碱计不得少于0.60mg/片。粉防已碱在0.51~2.55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68%, RSD为1.9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莶风湿片的质量

    作者:李军兰;张文丽;王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诊断性腹腔镜术在非创伤性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100例患者中,阑尾炎所占比例大,为67%;明确诊断率达到98%,有2例未明确诊断;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比例为97%,有3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中转开腹。随访2年除了3例失访外,其余均没有腹腔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及诊疗一体化的技术,可作为急腹症处理的常规方法,但须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王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0例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入院后20-30mim进行调查,心理干预后手术前20mim完成第2次SAS、SDS量表调查,同时测量血压和心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P<0.05);SBP、DBP、HR相比,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权丽丽;陈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老年病区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老年病区住院患者187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干预组分析老年耳鼻喉科疾病护理风险并进行评估,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