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胸腺形态学观察

林卡莉;林卡勤;钟乐;陈方;陈卫琴

关键词:小鼠, 胸腺, 发育, 形态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胸腺形态结构变化.方法:分别观察出生后20~25 d、9~10周龄及12月龄小鼠的胸腺结构;通过S100免疫组化标记,计算S100+胸腺树突状细胞(TDCs)在参照物(胸腺)中所占面积百分比;计算TDCs密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胸腺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清楚.胸腺髓质由散在斑片状连成片.12月龄小鼠胸腺实质部分明显减少,而被充满脂肪细胞的间质所取代.9~10周龄小鼠TDCs所占面积比和TDCs密度均比20~25 d龄的增加,然而12月龄者则明显减少(P<0.01).12月龄小鼠胸腺皮髓质交界处有较多S100+巨噬细胞.结论:老年鼠TDCs抗原提呈作用的减弱与TDCs数量的减少有密切关系.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内瘤变,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十分必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物理治疗为主,主要方法有微波、激光、波姆光、射频等,而聚焦超声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5年6月开始应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马信华;黎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焦虑对结肠纤维镜检查病人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焦虑对结肠纤维镜检查病人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在异丙酚麻醉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病人,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评估表对病人焦虑程度进行评定,分为评分大于或等于40分的焦虑组(n=20)和评分小于40分的对照组(n=58),监测病人入室平卧10 min后(基础值),睫毛反射消失时T1,肠镜进入肛门时T2,肠镜推出时T3,各时点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结果:焦虑组在T1-T3时心率减慢,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结论:焦虑使施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病人在麻醉期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作者:张瑛;周力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导管(CVC-R2)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广泛,它即可用于经由静脉的治疗、血液动力学监测,又可用于外周静脉不宜输入的药物和营养,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我科2008年4月独立开科以来共收治病人602例,其中中心静脉置管者 538 例,占住院人数的 91 %.因此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就其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兰;肖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病死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疗效与预后.结果:临床确诊率57.8%,漏诊率42.2%,病死率24.4%.结论:长期慢性肺心病,特别是高龄患者应警惕并发冠心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曾晓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动脉注射尿激酶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严重疼痛1例分析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左足第二趾坏疽伴疼痛12 d,加重4 d入院.既往发现2型糖尿病15年,平素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前12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趾皮色发黑,伴有液体渗出及静息性疼痛,自行予局部碘伏消毒及口服止痛药,后皮色发黑范围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口服止痛药无效,遂来我院外科求治,给予降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止痛、局部换药等治疗,每日需3次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 mg(日间1次,夜间2次),4 d后因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转入内科行股动脉注射尿激酶及山莨菪碱治疗.转科时症见:左足第二趾剧烈疼痛,夜间尤甚,局部皮色变黑,边界弥漫不清,伴红肿及液体渗出.

    作者:丁怀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或脾栓塞的疗效分析

    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6例,其中8例确诊为难治性ITP,均经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或合并糖尿病、严重感染不能耐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采用脾切除或大部分脾栓塞的办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杜香洲;杨红;饶小英;钟巧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例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

    脓疱型银屑病是临床上极少见的一种银屑病,它发病迅速,来势凶猛[1].在银屑病基本损害的基础上出现大面积密集小脓疱,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和全身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2008年2月我院收治了1例泛发性重症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红;钱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别对84例住院胎膜早破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进行观察对照,检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UU)培养,衣原体(CT)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羊膜病检观察两组孕妇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UU、CT检测率明显高于非胎膜早破孕妇.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率明显增高.结论:UU、CT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胎膜早破合并BV感染可增加母儿感染率.羊膜腔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孕周延长绒毛羊膜炎的发病率相应较低,其发病率与孕周长短有关.

    作者:章贵莲;谢勤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带蒂颞肌瓣填塞在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 hematoma, CSDH) 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 约占颅内血肿的10%,现无明显特征, 手术效果较好.但研究发现约5%~33%患者术后血肿复发[1],如何预防与减少术后复发成为 CSDH 手术治疗的关键[2].我院从2003年开始,采用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礼春;肖雯萍;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7年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以用药频度(DDDS)、年用药金额、排序比3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二类精神药品用药频度和年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之势,在药物排序比中阿普唑仑片和艾司唑仑片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结论: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临床用药趋于合理.

    作者:邱昆全;刘石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MRI半剂量动态增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MRI半剂量动态增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搜集38例经随访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病例,均采取磁共振平扫,再行半剂量钆喷酸葡胺(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结果: 38例垂体微腺瘤中,病灶大小<5 mm 23例,5~10 mm 15例.平扫T1WI可见低信号影20例,无明显异常信号18例,而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均发现病灶32例,表现为动态早期稍低信号影.结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动态增强早期扫描为敏感.

    作者:陈惠;冷桂香;钟福兴;李荣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61例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原因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总结诊治经验. 方法:对18年来收治的61例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结果: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原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肝胆管结石脱落于肝外胆管等.其治疗主要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主的手术治疗. 结论:应尽量完善术前检查,以明确胆道结石术后需再次手术的原因,术中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狭窄、通畅引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是预防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蒙象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固定螺纹管的新型麻醉架的制作

    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当插好气管导管后必须通过螺纹管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相连接.但由于螺纹管的重力作用往往易造成气管导管弯曲管腔变窄导致病人气道压升高,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严重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如何保持气管导管的通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自制了能固定螺纹管保持气管导管通畅的新型麻醉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琼;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6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 IU,同时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3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 ,再静脉注射缩宫素20 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 h平均出血量,观察组(252±56) mL,对照组(358±63)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从而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方景春;吴东保;谢小英;韩文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中2 型糖尿病(T2DM)约占DM总数的95%左右,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2DM患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为制定T2DM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争春;李舒梅;罗晓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影响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糖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正确使用快速血糖仪的方法,提高临床血糖快速监测的准确性、科学性.方法:结合快速血糖仪监测患者血糖变化的临床实践,对影响其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高应用快速血糖仪进行临床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完善护理质控体系,促进护理质量和服务品质的提升.结论: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规范护理工作的方法和程序有利于提高临床进行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及时、准确的判断依据.

    作者:潘火英;潘晓;陈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并结合硫酸镁静脉滴注,疗程为7天.结果: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后较治疗前其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尿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眼底小动脉扩张,眼底水肿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治疗方案,该方案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作者:廖凌芸;陈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分析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临床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临床一般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期效果较好,但容易反复发作,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为提高本病疗效,降低复发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复发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智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HBV-M)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HBV-DNA检测采用荧光PCR探针检测法.结果:在209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182例,HBV-DNA阳性为191例,阳性率分别为87.08%和91.39%.431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212例,HBV-DNA阳性为231例.阳性率分别为49.19%和53.59%.60例HBs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和HBV-DNA各检出2例阳性,阳性率各为3.33%.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复制的敏感性指标,而且用ELISA方法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磁共振T2WI、T2flair、DWI在脑白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T2WI、T2flair、DWI序列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LA,均行T2WI、T2flair、DWI检查,其中6例行MRA检查.结果:T2WI共发现195个LA病灶,T2 flai共发现253个LA病灶,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例LA病灶在DWI上呈稍高信号,其中3例LA病灶内包含脑梗死灶;T2WI发现急性脑梗死2例,DWI发现急性脑梗死5例.结论:T2WI作为基本的MRI扫描序列,能较好显示脑白质疏松症病灶,T2flair序列能提高脑白质疏松的病灶检出率,DWI序列作为补充序列,能准确鉴别急性梗死灶与脑白质疏松症病灶.

    作者:许凡勇;余海;钟福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