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火英;潘晓;陈湘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在过去的50多年中,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应用宫颈癌的筛查,明显的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其假阴性率高达15%~40%[1],因此,选择一种高效的检查手段替代传统的巴氏细胞学方法势在必行.液基细胞学适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使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宫颈癌患者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2006年4月~2008年7月,我科共完成1 574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功亮;王建;郭广秀;肖军兰;黄金长;湛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腱鞘囊肿患者,其中手腕手掌背侧部囊肿18例,足背部囊肿12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0岁,平均39岁,病程短1年,长5年,腱鞘囊肿直径小1 cm,大3.5 cm.
作者:肖修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探讨防治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方法.方法:对13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后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为脂肪液化,占69.2 %;切口感染1例,占7.7%,血肿3例,占23.1%.13例病人中合并贫血、营养不良6例,占46%.结论:引起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很多,术前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推广围术期用药,提高操作技能,可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曾韶英;范建辉;彭其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小骨窗时机的选择及疗效比较.方法:7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实际实施时间分为3组:A组6 h以内手术者26例(前期组);B组6~24 h以内手术者27例(中期组);C组24~36 h手术者24例(后期组).均行开小骨窗微创大部分血肿清除术,3组出院时按GOS评分,对比疗效.结果:按GOS评分A组Ⅰ级1例占4%,Ⅱ级1例占4%,Ⅲ级3例占11%,Ⅳ~Ⅴ级21例占81%,发生再出血3例.B组Ⅰ级3例占11%,Ⅲ级8例占30%,Ⅳ~Ⅴ级16例占59%,再出血3例.C组Ⅰ级7例占29%,Ⅱ级2例8%,Ⅲ级6例占25%,Ⅳ~Ⅴ级8例占39%.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期手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廖月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 hematoma, CSDH) 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 约占颅内血肿的10%,现无明显特征, 手术效果较好.但研究发现约5%~33%患者术后血肿复发[1],如何预防与减少术后复发成为 CSDH 手术治疗的关键[2].我院从2003年开始,采用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礼春;肖雯萍;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T2WI、T2flair、DWI序列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LA,均行T2WI、T2flair、DWI检查,其中6例行MRA检查.结果:T2WI共发现195个LA病灶,T2 flai共发现253个LA病灶,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例LA病灶在DWI上呈稍高信号,其中3例LA病灶内包含脑梗死灶;T2WI发现急性脑梗死2例,DWI发现急性脑梗死5例.结论:T2WI作为基本的MRI扫描序列,能较好显示脑白质疏松症病灶,T2flair序列能提高脑白质疏松的病灶检出率,DWI序列作为补充序列,能准确鉴别急性梗死灶与脑白质疏松症病灶.
作者:许凡勇;余海;钟福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困难的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复杂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胆囊炎54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8例,萎缩性胆囊炎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行ERCP+EST及鼻胆管引流(除中转开腹手术3例外6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为胆囊三角区瘢痕粘连、胆囊管近端结石嵌顿与胆总管关系不清(Mirizzi综合症)和术中岀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既往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症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冰冻样粘连或有腹部手术史者,现都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宁国强;朱湘南;蒋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且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众多临床文献报道手法如软组织松解、运动腰椎关节理筋整复及屈脊等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在近2年以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中医治疗为本,结合拱桥式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遵循减压、复位、固定的原则,观察拱桥式推拿结合中医辨证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取得一定疗效,现给予总结.
作者:张统海;钱沿;蔡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别对84例住院胎膜早破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进行观察对照,检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UU)培养,衣原体(CT)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羊膜病检观察两组孕妇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UU、CT检测率明显高于非胎膜早破孕妇.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率明显增高.结论:UU、CT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胎膜早破合并BV感染可增加母儿感染率.羊膜腔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孕周延长绒毛羊膜炎的发病率相应较低,其发病率与孕周长短有关.
作者:章贵莲;谢勤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例1,胡某,女,38岁.双侧腰痛反复发作15年,左侧再发1 d,曾患双肾结石行体外超声震碎石治疗.查体:左肾有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145 mm×71 mm,肾窦分离暗区约63 mm,肾实质变薄,左肾下盏区探及两个强回声,后伴声影,大者约13 mm×10 mm;右肾112 mm×47 mm,中盏见一5.9 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肾内未见积水.左输尿管上段内径约7~10 mm,左输尿管跨过髂动脉处探及一8.7 mm×4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上输尿管内径约6.7 mm,其下约13 mm输尿管内探及一7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下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诊断: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2粒)并其上输尿管扩张,左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②右肾结石.X线摄片: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性大,左肾功能不全.②右肾结石.临床诊断: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双肾结石.行左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从尿中排出碎石.
作者:叶军;陈卫华;任苓;葛贻珑;肖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好发中老年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9年1月51例(51侧)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51侧),其中男12例(12侧),女39例(39侧),年龄29~69岁,平均53岁. 所有病例病史均超过1年,泪道冲洗情况:冲洗药液下泪点入,上泪点返流同时有粘脓性分泌物,鼻腔和咽部均无药液,其中29例曾行1~2次泪道探通术治疗.术前均详细检查鼻腔,其中5例有同侧中鼻甲病变,鼻息肉等(术中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继榜;田先洪;李金香;张鸿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发生的2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生儿锁骨骨折24例,其中1例发生于剖宫产,23例发生于阴道分娩.其中,体质量≥4 000 g 9例、3 500~4 000 g 8例、3 000~3 500 g 6例、≤3 000 g 1例.头手复合位2例,肩难产6例,耻骨弓角度低1例,第二产程延长及枕横位2例,分娩过程顺利无特殊记录12例.
作者:刘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下监测卵泡发育,对不孕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经阴道超声对92例不孕症女性148个排卵周期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自然月经周期平均每天卵泡增长1.89 mm;排卵前卵泡平均值为20.53 mm;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1 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22.8 mm;促排卵有效率77.7%.结论:阴道超声可清晰地观察卵泡生长的速度,卵泡形态以及卵泡大小,正确地预测排卵时间,指导不孕症夫妇准确掌握易授精期.
作者:危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MRI半剂量动态增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搜集38例经随访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病例,均采取磁共振平扫,再行半剂量钆喷酸葡胺(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结果: 38例垂体微腺瘤中,病灶大小<5 mm 23例,5~10 mm 15例.平扫T1WI可见低信号影20例,无明显异常信号18例,而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均发现病灶32例,表现为动态早期稍低信号影.结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动态增强早期扫描为敏感.
作者:陈惠;冷桂香;钟福兴;李荣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e)是白喉的病原菌.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革兰染色阳性,用美兰短时间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出现有染色较深的颗粒.用Neisser或Albert等染色,这些颗粒与菌体着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1-2].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是白喉棒状杆菌在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该菌异染颗粒随传代次数增加,异染颗粒会逐渐消失或不明显.导致实验教学中常看不到异染颗粒而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蛋白胨及不同血液含量制备成6种血液琼脂培养基对异染颗粒消失菌株进行了异染颗粒重现的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其;徐仙赟;李小花;谢琼珺;滕敏昌;孙湘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患者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使用双吻合器行一期吻合.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 (4.2%),3例患者出现术后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术后3个月偶尔漏稀便5例,经常漏稀便3例1年后肛门功能逐渐改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操作方便、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祥福;刘晓平;霍胜军;王建忠;赖剑;刘海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当插好气管导管后必须通过螺纹管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相连接.但由于螺纹管的重力作用往往易造成气管导管弯曲管腔变窄导致病人气道压升高,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严重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如何保持气管导管的通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自制了能固定螺纹管保持气管导管通畅的新型麻醉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琼;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肛门直肠周围感染与脓肿是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急骤,疼痛剧烈,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脓肿.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肛周感染与脓肿病人40例,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远明;叶林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10~15万u(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予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并口服强的松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液引流量及预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能使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减少了肺膨胀不全、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胡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腹痛与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B.h)感染的关系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将200例反复腹痛患儿进行人芽囊原虫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发现反复腹痛患儿人芽囊原虫感染人数66例,感染率为33%,正常儿童人芽囊原虫感染人数9例,感染率为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应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结论:儿童反复腹痛患儿的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很高,该研究拓宽了反复腹痛儿童病因的检测范围,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作者:廖红群;邱伟;王玲;刘小生;苏水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