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2015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分析

刘小华;罗璨

关键词: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南京地区
摘要:目的:研究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13—2015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消化溃疡药品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质子泵抑制剂逐年增长,胃黏膜保护药增长迅速,抗酸药增长缓慢。雷贝拉唑3年的用药金额均居首位,DDDs排名前2位的是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质子泵抑制剂中,DDC高的是艾司奥美拉唑,其次是雷贝拉唑钠。将近一半药品的B/A基本接近于1,表明大多数药物同步性较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胃黏膜保护药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014-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54份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用药方案、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54例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是大于40岁的中老年患者;病因复杂,多集中在脑血管疾病、脑萎缩、脑白质病3大原因;精神病表现综合征主要为精神病性症状,脑器质性精神病治疗方案多采用精神药物联用的方案,且奥氮平是临床上常用的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治疗药物。结论从药物流行病学角度考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药物利用模式,对临床制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丽萍;曾俊芬;宋金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J1508的合成及晶型研究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3R,3aS)-7-(6-((S)3-甲基-2-唑烷酮-5-基)吡啶-3-基)-1-氧-1,3,3a,4-四氢苯并[b]唑[3,4-d][1,4]嗪-3-基)甲基)磷酸单酯(TJ1508)的合成工艺,并研究其晶型。方法以磷酸二苄酯中间体为原料,通过酸催化脱苄基得到 TJ1508,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析晶得到不同晶型,采用粉末 X 射线衍射分析(P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溶剂残留检测。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收率高为89%,得到3种不同的晶型A、B和C,稳定性、溶剂残留和钯残留均优于化合物专利无定型产品。结论设计了一种TJ1508的简易合成路线,得到3种稳定的晶型,其中晶型C为稳定。

    作者:赵胜贤;厉昆;付凌燕;任党培;金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丹酚酸B脂化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目的:制备丹酚酸B脂化乳,并考察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制备丹酚酸B脂化乳粒、脂化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脂化乳粒、脂化乳中丹酚酸B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变化。结果不同制剂中丹酚酸B在人工胃液中的量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和脂化乳粒均较水溶液中丹酚酸B的量高,3 h后丹酚酸B水溶液中药物的量分别较脂化乳、脂化乳粒少19.3%、6.4%。不同制剂中丹酚酸 B 在人工肠液中的量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较水溶液中丹酚酸B的量高,6 h后丹酚酸B水溶液中药物的量分别较脂化乳、脂化乳粒少32.7%、5.3%。结论丹酚酸B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能提高人工胃、肠液中所包载药物的稳定性;且脂化乳效果优于脂化乳粒。

    作者:陈芳宁;张秀荣;王秀丽;邱仁杰;雷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肝苏胶囊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苏胶囊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餐后30 min口服黄芩苷胶囊,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后30 min口服肝苏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IV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64%、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ALT、AST、TBIL 和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IV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苏胶囊联合黄芩苷胶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患者的 ALT、AST、TBiL 和HBV-DNA水平,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新造;柯文炳;占桂香;赛君;纪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抗感染、吸氧、化痰、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均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 CRP、PCT 水平下降更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蓓;杨淼;王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50 IU/(kg·次?1),2次/周,同时口服常规造血原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肾康注射液10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后1、2、3个月血常规、铁蛋白、相关激素、肾功能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两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和铁蛋白(S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这些指标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两组的电解质钙(C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甲状旁腺激素(PTH)、电解质磷(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增强对铁的吸收,明显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胡军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III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III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前列舒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CPSI评分、白细胞、大尿流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9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评分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得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显著降低,大尿流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IIIB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雷尼替丁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罗田县万密斋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24例,按照入选次序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口含西地碘含片,1片/次,5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取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研磨成粉末,用消毒棉签将其涂敷于溃疡面上,1粒/次,4次/d,直至溃疡消失,黏膜修复完全为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和平均溃疡期。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疼痛指数,缩短平均溃疡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水平、Child-Pugh评分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TBiL、ALT和ALB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A、PCIII和LN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CV-RNA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两组HBeAg转阴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和HBeAg转阴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以及病毒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赵宝生;董金玲;谢放;张龙;温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调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2015年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对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使用强度(AUD)、限定日费用(DDC)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的DDDs和用药金额均较整治前显著增加,DDDs 和用药金额均增加较多的有大环内酯类,下降较多的为第4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 AUD 和 DDC分别较整治前显著下降,下降较多的均为第4代头孢菌类。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多为预防用药疗程长、选择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指征用药和预防用药时机不适宜,但整治后不合理率均较整治前明显降低。结论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促使抗菌药物的AUD和不合理率明显下降,对不合理用药管制较有成效。

    作者:姚瑶;盛雪鹤;殷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顺铂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为广谱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顺铂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随着剂量增加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明显增加了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顺铂产生心脏毒性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毒作用、氧化应激与炎症、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信号通路。重视顺铂心脏毒性的机制,加强对化疗患者心脏的监护与管理,积极研发特效的心脏保护剂,以提高化疗的质量。主要对顺铂产生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崔亚萌;齐新;魏丽萍;刘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3-2016年武汉市普仁医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武汉市普仁医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经验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普仁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9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28例,占86.9%;革兰阳性菌260例,占13.1%。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30%,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30.0%~9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68.0%~98.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5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青霉素G的耐药率达95.9%。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结论武汉市普仁医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分布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多数耐药严重,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要重视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作者:李江萍;廖国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颗粒,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日排便次数及10 d内排便急迫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曲美布汀对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黄连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黄连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黄连颗粒,3~8岁患儿1袋/次;>8岁患儿2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5.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咳嗽、肺部啰音和扁桃体及咽部充血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并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1次/d,连续治疗5 d。待体温和血象指标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0.25 g/次,1次/d,连续治疗6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中,1次/d,连续治疗11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0%、93.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仲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4例。玻璃酸钠组清除关节积液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g/次,1次/周,治疗5周;骨肽组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4~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20 d。联合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和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血清学指标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治疗后,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44%、75.00%、90.63%,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任志龙;杜耿;马江卫;杨振邦;高光明;罗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5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加入生理盐水3 mL,1次/d,10 min/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1 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炎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和96.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IL-8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方面上均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隋登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6年FDA和EMA批准的新药

    1 FDA批准的新药总览在连续两年高位数之后,FDA批准的新药数量在2016年急剧下降,只有22个,位于1993年以来的第19位,该数量不仅远低于2015年的批准数,也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批准数35个以及10年的平均批准数29个。1993年以来FDA每年度批准的新药数量见图1。2016年 FDA 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批准的新药见表1,其中有5个已经在中国申请进口或临床验证,表明国际制药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7个获得突破性疗法资格,占32%,2015年有10个(10%),2014年有9个(22%)。至今已有141个品种获得突破性疗法资格,有人认为 FDA 设定的突破性疗法的门槛可能太低了。2016年FDA批准了9个(41%)是孤儿药,这与业界近来对罕见病兴趣增加相一致,2015年和2014年分别是21个(47%)和17个(41%)。

    作者:汤立达;肖桂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托莫西汀和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托莫西汀和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8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阿立哌唑片,1片/次,每晚1次。治疗组患儿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初始剂量为每天0.5 mg/kg,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反应及耐药性进行剂量调整,每天大剂量为1.4 mg/kg。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SNAP-IV量表评分、数字划消失误率和Conners父母量表测验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7.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NAP-IV量表评分、数字划消失误率和Conners父母量表测验结果均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上述观察指标比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姜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3-2015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13—2015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消化溃疡药品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质子泵抑制剂逐年增长,胃黏膜保护药增长迅速,抗酸药增长缓慢。雷贝拉唑3年的用药金额均居首位,DDDs排名前2位的是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质子泵抑制剂中,DDC高的是艾司奥美拉唑,其次是雷贝拉唑钠。将近一半药品的B/A基本接近于1,表明大多数药物同步性较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胃黏膜保护药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作者:刘小华;罗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