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应激实验联合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预测围生儿结局

张慧弘

关键词:无应激试验, 脐动脉血流速度, 围生儿
摘要:目的:探讨无应激实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 NST异常孕妇分为2组即妊娠并发症组(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脐动脉阻力指标S/D).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后1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常需联合应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依据.NST和脐血流图指标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女大学生痛经情况的调查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导致原发性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和预防,笔者对赣州市三所高校的907名女大学生做了痛经情况及相关因素方面的调查,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赣州三所高校在校女学生1 000人,其中完整填写问卷者907人.在907份完整问卷中,年龄小17岁,大26岁;原发性痛经者461例,继发性痛经者43例,无痛经者403例.

    作者:宋春花;常欣峰;韩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6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体会

    儿童股骨颈骨折少见,约占儿童骨折1%.多数因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如车祸伤或高空跌落伤.一般存在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骨骺早闭和假关节形成而受到临床医师关注,因为发病率低,治疗方案不统一,疗效也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法,减少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施明详;厉江群;陈公林;刘盛飞;杜兰翔;曾水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金银花所含主要黄酮与血浆蛋白结合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后的金银花黄酮部位的主要黄酮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建立一种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RRLC-MS/MS)同时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金银花四种主要黄酮.结果:口服30 min后,四个黄酮与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0.1±3.2)%、(75.3±6.1)%、(60.3±2.7)%、(84.8±4.6)%.结论:此验证方法成功应用黄酮与血浆蛋白结合研究.

    作者:晏肃霜;段元生;罗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及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对2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情况、疾病种类及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出生缺陷儿消化系统畸形8例,占34.78%;心血管畸形4例,占17.39%;脑部畸形3例,占13.04%;泌尿系统畸形2例,占8.69%;四肢畸形2例,占8.69%;其他畸形4例,占17.69%.出生缺陷儿的孕母中有6例孕早期受病毒感染,5例长期从事电脑操作,3例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2例从事油漆工作,2例长期接触化学制剂,1例有畸胎史,1例不孕症孕前长期服药.结论:出生缺陷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加强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杨心琼;李里花;周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气管填塞气囊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自2008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支气管填塞气囊于单肺通气麻醉中,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术前无心、脑、肾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病人37例,年龄19~68岁,体重在46~73 kg,其中左单肺通气16例,右单肺通气21例,手术种类为肺手术28例(其中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手术8例)、食管癌根治手术9例.

    作者:黄桂明;钟宝林;吉灵;朱金有;刘晓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 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39例患者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2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脊髓MR复查,显示脊髓周围的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T2 像髓内高信号影消失或明显减少.3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37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未见复发.结论:脊髓MRI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显微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黄锦庆;张鸿祺;支兴龙;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ICC在普外科的推广与应用

    近十年来,PICC进入中国市场,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和营养缺乏的患者,有效解决了传统输注的弊端[1].我科自2008年开始使用PICC,为肿瘤、胰腺炎、肠瘘患者提供了无痛的治疗途径,保证了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秀英;罗金莲;邓伍秀;张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年来抗生素后效应研究发现许多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高峰浓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体内抗生素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

    作者:彭细兰;刘双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有关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总称,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猝死,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而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ACS主要的原因之一[1].C反应蛋白(CRP)是目前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重要炎症标志物,与斑块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RP水平与ACS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林生庚;曾小庆;鄢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08例眼外伤病人的护理

    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急症,是常见致残、致盲原因之一,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做好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108例眼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建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β-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化与客家迁徙的关系

    综合比较了我国客家主要居住省区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突变频率的变化,阐述β-地中海贫血与客家人迁徙的关系.结果表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流动与客家迁徙的路线是相吻合的.

    作者:李坊贞;袁有平;吴均佛;黄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直肠灌注CT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直肠肿瘤病变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怀疑直肠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及使用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后行多层螺旋CT直肠扫描的CT表现、CT诊断及病理诊断.结果: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可良好的显示直肠腔、直肠壁的情况,如肿瘤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腔充盈缺损以及直肠恶性肿瘤侵犯邻近器官CT改变,诊断符合率高.结论: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简单、经济;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率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作者:王肇平;钟贻洪;雷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我院2005年5月~2008年12月共采用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其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32~82岁,平均64岁.按Evans[1]分型:43例为不稳定型 ,19例为稳定型.大部分老年病人都有内科合并症,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脑血管病等.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2 d,手术时间均为入院3~4 d.

    作者:邱崇慧;谢赣平;高雪花;孙小波;钟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临床上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行走时疼痛剧烈.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2000~2008年期间共收治44例(48个跟骨疼痛),治疗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赣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在胸外科领域中是微创外科的代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特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我科成功地施行了VATS手术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硫仑样反应28 例临床报告

    双硫仑样反应是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或磺脲类等药物后饮酒或与含乙醇的药物配伍使用后出现的全身严重不良反应.我所从2000年1月至2008 年1月共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孔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0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采用TUV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出现完全性尿失禁,术中或术后输血3例,均未发生电切综合症.随访1~24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8分降至8分,QOL由术前平均4.7降至1.6.结论: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张祥水;汪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麻下行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法复位的体会(附32例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以及野外旅行、探险等蓬勃兴起,交通工具日趋现代化,建筑工地,公路交通等发生事故日渐增多,使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不断增加.我院采用全麻下行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法复位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鹏;方中明;吴启斌;谢晓亲;梁平;胡化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应激实验联合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预测围生儿结局

    目的:探讨无应激实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 NST异常孕妇分为2组即妊娠并发症组(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脐动脉阻力指标S/D).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后1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常需联合应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依据.NST和脐血流图指标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张慧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核素双时相显像和PTH快速测定在PHPT术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Tcm-MIBI)双时相显像结合PTH术中快速测定,评价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PHPT患者进行99Tcm-MIBI双时相定位显像,采用ROI技术对病灶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摄取比值,并在术中测定PTH进行比对.结果:11例PHPT患者核素显像均为阳性,术中切除甲状腺肿物15 min后测血PTH平均下降66%.结论: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对甲状旁腺进行病灶术前定位显像,是术前定位的重要方法,结合PTH术中快速测定,可增加颈部单侧探查的可行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冬云;郑炳行;温铁军;黄亮;饶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