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冬云;郑炳行;温铁军;黄亮;饶国辉
自2008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支气管填塞气囊于单肺通气麻醉中,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术前无心、脑、肾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病人37例,年龄19~68岁,体重在46~73 kg,其中左单肺通气16例,右单肺通气21例,手术种类为肺手术28例(其中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手术8例)、食管癌根治手术9例.
作者:黄桂明;钟宝林;吉灵;朱金有;刘晓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醋酸甲地孕酮改善肿瘤相关性厌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33例,治疗组70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醋酸甲地孕酮配合该肿瘤相关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该肿瘤相关的综合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食欲、体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56例(80.0%),体重增加40例(57.1%),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所有患者并未见明显不良反.结论:醋酸甲地孕酮是改善肿瘤相关性厌食的一线治疗药物,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他相关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陈勇;谢荣盛;宋小勇;吴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32例为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 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6.9% ,其中有人流史者24例,不孕史者6例.既往有一次异位妊娠病史的有28例,两次异位妊娠的有4例;首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保守手术治疗者共18例,手术切除治疗者14例. 结论:重复异位妊娠与盆腔炎症、人工流产有关,首次异位妊娠应进行积极治疗,并指导患者采取避孕措施.
作者:宋云静;王建中;黄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弗利氏尿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根治术,术中经末端回肠置弗利氏尿管造瘘,术后对骶前引流管及造瘘管的观察护理、缩肛运动指导.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3.57%,无再次手术病例,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中末端回肠置弗利氏尿管造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肖美萍;肖美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PECAM-1),又称CD31,是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130 kDa,由6个细胞外的Ig折叠而成.PECAM-1早是由Newman教授及其同事[1]发现,该分子除在血小板上表达外,还表达于内皮细胞连接处、NK细胞、T细胞亚群和绝大部分粒白细胞,在整个造血干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2].
作者:蔡九妹;廖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4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均采取环扎、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分析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时间以及术后成功率.结果:41例中38例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为92.7%;其中28例在术后3天内视网膜下液基本吸收;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张斌;王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可致残致死.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因此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1].
作者:李建华;刘俊岚;陈四萍;易学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36例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利尿等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酚妥拉明20 mg+银杏达莫25 mL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显效率80.6%,总有效率97.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熊杰;刘建庭;李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急症,是常见致残、致盲原因之一,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做好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108例眼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建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6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cTnI和CK-MB及肌红蛋白(Mb),并同时选择3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MD患儿血清cTnI显著增高(P<0.01); CK-MB明显增高(P<0.05);Mb大多数正常,少部分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I有助于早期诊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小燕;肖久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2年~2008年,我院运用T型外固定架加简单骨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17~73岁,平均(38.2±0.5)岁.致伤原因:车祸40例,坠落伤13例,压砸伤5例,其它原因致伤10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1例,自外向内的开放性骨折13例,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型骨折37例.合并伤20例,合并多部位骨折7例,合并颅脑损伤6例,合并肋骨骨折及胸部损伤3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4例.
作者:李兴旺;黄家福;黄杰;王贤芳;肖庆华;刘旭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使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31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婴幼儿采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手术前、后行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31例患儿手术后复查尿路平片和B超,均无大于0.3 cm的残余结石,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蒙美英;阳贻梅;曾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对16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2例,男78例,女84例;年龄16~84岁,平均46.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肥胖患者62例.术中均使用高频电刀.患者于术后3~8 d切口出现黄色渗液,无异味,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表现,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渗液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
作者:张国生;周小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的关系. 方法:分析167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如体重指数、腹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82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52例占65.0%,30例代谢综合征阴性占35.0%.85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21例占24.7%, 代谢综合征阴性64例占75.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73例代谢综合征阳性中,冠脉重度病变40例,冠脉轻度病变20例,冠脉造影正常13例;而代谢综合征阴性94例中,冠脉重度病变仅19例,冠脉轻度病变29例,冠脉造影正常46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邱万斌;谢东明;肖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过去的10~15年间,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已从改善血液动力学,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改善心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寿命.为了解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情况,笔者对本院1998~1999年及2007~2008年两个时间段非先心及瓣膜性心脏病的心衰病人药物治疗情况作了纵向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辉;谢军华;卢亚军;席绍成;马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双硫仑样反应是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或磺脲类等药物后饮酒或与含乙醇的药物配伍使用后出现的全身严重不良反应.我所从2000年1月至2008 年1月共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孔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剖宫产作为产科常用手术,在解决高危妊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剖宫产率普遍上升,有些大城市剖宫产率甚至高达50%[1].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剖宫产术的指征分析,来探讨剖宫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
作者:吴淑芳;李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应激实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 NST异常孕妇分为2组即妊娠并发症组(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脐动脉阻力指标S/D).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后1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常需联合应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依据.NST和脐血流图指标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张慧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疝修补术的术式很多,我们自2006年以来应用聚丙烯编织网补片对27例老年疝病人行无张力补片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7例腹股沟疝病人均为男性.年龄60~75岁,平均70岁.平诊手术25例,嵌顿疝急诊手术2例,其中斜疝22例,直疝5例.病史长者25年,短者2年.
作者:胡龙雨;郎雅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便、排气.
作者:吴杏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