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魏苗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死亡率, 临床护理工作,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溶栓治疗, 护理体会, 改善预后, 病情变化, 并发症, 医生, 处理, 病人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协助医生进行溶栓治疗,防止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1],对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是关键.笔者对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在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它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经过结构改造,又得到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等衍生物.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后的死亡率、致残率.我院2004年9月~2006年12月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例62例,均行低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肌钙蛋白I及肌红蛋白检测对婴幼儿手足口病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6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cTnI和CK-MB及肌红蛋白(Mb),并同时选择3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MD患儿血清cTnI显著增高(P<0.01); CK-MB明显增高(P<0.05);Mb大多数正常,少部分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I有助于早期诊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小燕;肖久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熏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以颈肩腰腿痛为特征,据资料显示,腰腿痛占各大医院骨科门诊疾患的50%左右,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病因之一.我院采用针熏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徐荣华;杨志勇;叶强;杨卫星;赖家连;许辅端;许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及室间隔穿孔一例

    患者,男,70岁,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本次因突发胸痛、气紧而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扩大,左房增大.心尖部室壁变薄,见一大小约28mm×22mm的囊腔向外凸出,局部心肌呈矛盾运动.室间隔运动明显减弱,近心尖部室间隔可探及两处回声中断,缺损口分别为7mm、6mm.CDFI:近心尖部室间隔回声中断处可见两束花色穿隔血流束,PW测得大穿隔血流速分别为3.78m/s、2.4 m/s.超声提示: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室间隔两处穿孔.

    作者:郭文秀;凌雪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减量的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获得极大成功.90年代中期砷剂治疗APL的报道逐渐增多.既往报道, 传统剂量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率高达63.6%~93.0%[1],但治疗中,往往伴有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作者:陈隆天;余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应激实验联合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预测围生儿结局

    目的:探讨无应激实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 NST异常孕妇分为2组即妊娠并发症组(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脐动脉阻力指标S/D).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后1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常需联合应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依据.NST和脐血流图指标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张慧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69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69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使用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设为治疗组;同期住院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使用呼吸机患者5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AE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连续机械通气直至症状缓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患者神志转清,气促减轻;对照组加用呼吸兴奋剂.结果: 治疗组69例,神志转清54例,有效率78.26%;对照组59例,神志转清23例,有效率38.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吴永泉;梁荣章;翁端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TLBF)的疗效.方法:对24例确诊为TLBF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结合中西药物治疗,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s角明显恢复,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加重者,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植骨融合手术简单易行,疗效确切,适用于绝大多数新鲜的TLBF患者.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头孢哌酮钠致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对骨科手术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骨科围术期抗感染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术前头孢哌酮钠用药组与术前未使用头孢哌酮钠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Fbg 、PLG、TT、PT、APTT的变化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头孢哌酮钠用药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止血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头孢哌酮钠5 d以上,有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增加,手术后止血时间延长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龄、体弱患者,应慎用头孢哌酮钠.

    作者:郭春钰;徐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报道

    羟基喜树碱是一个具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广谱抗癌新药.我们于1999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震宇;熊士忠;赖景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2 mg/(kg·次),静脉滴注,每日2 次,连用3天.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0.3~0.5 mg/(kg·次),每日2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在喘憋、肺部哮鸣音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临床起效快,局部抗炎强等优点,在改善肺功能、修复气道、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上更有效,可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郁波;李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例外伤性脊柱侧弯病人的护理体会

    脊柱侧弯即脊柱的一段或多个节段由于某种原因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常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和矢状面上生理弯曲的变化,胸廓、肋骨、骨盆、下肢的长度也会随之变化,严重的病例,会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变位,甚至发生截瘫.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自1964年Marshall首次运用输尿管软镜观察到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制造技术有了快速的进展,镜体从F13发展为至今的F7.5,尤其是光纤技术的发展、主动弯曲技能的设计和工作通道的出现,提高了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使用价值,常用于输尿管硬镜不能到达的上尿路,而输尿管近段和肾内集合系统更适合输尿管软镜的使用[1].

    作者:龙大治;徐辉;邹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口腔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大趋势,老年人有着生理功能衰退的特点,导致自理能力下降,甚至自理能力缺失[1].大多数患者因此而感到茫然无助,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当今提倡人文关怀的形势下,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清洁的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进食欲,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疾病的愈合.

    作者:高雪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p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常年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由于Mp对于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检查出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本文对2007年9月~2008年12月3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钱同;鲁陈;孙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的关系. 方法:分析167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如体重指数、腹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82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52例占65.0%,30例代谢综合征阴性占35.0%.85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21例占24.7%, 代谢综合征阴性64例占75.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73例代谢综合征阳性中,冠脉重度病变40例,冠脉轻度病变20例,冠脉造影正常13例;而代谢综合征阴性94例中,冠脉重度病变仅19例,冠脉轻度病变29例,冠脉造影正常46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邱万斌;谢东明;肖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制简易双腔中心负压引流管在肠外瘘中应用的护理

    肠外瘘是各种腹腔手术或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治疗的原则是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及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的应用.引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治疗的进程及预后,引流管的护理是重点.2007年1月~2009年8月我们对12例肠外瘘患者使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 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39例患者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2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脊髓MR复查,显示脊髓周围的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T2 像髓内高信号影消失或明显减少.3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37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未见复发.结论:脊髓MRI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显微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黄锦庆;张鸿祺;支兴龙;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气管填塞气囊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自2008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支气管填塞气囊于单肺通气麻醉中,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术前无心、脑、肾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病人37例,年龄19~68岁,体重在46~73 kg,其中左单肺通气16例,右单肺通气21例,手术种类为肺手术28例(其中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手术8例)、食管癌根治手术9例.

    作者:黄桂明;钟宝林;吉灵;朱金有;刘晓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