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单极汽化电切镜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廖云峰;邹晓峰;肖日海;袁源湖;伍耿青;王晓宁;龙大治;刘佛林;吴玉婷;刘敏;徐辉;杨军;张国玺;江波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单极汽化电切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单极汽化电切镜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普通单极汽化电切镜行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5例.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 (PVR)、大尿流率(Qmax)、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65±30) min,术中出血(95±60) mL,术后3~5 d拔除尿管.术后无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再次出血,亦无真性尿失禁发生.15例患者术后3个月IPSS、QOL、PVR、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普通单极汽化电切镜行TUERP对于有经验的腔内泌尿外科医师而言是可行的,无需升级已有设备,可在合适的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60例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开放复位同时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方法:全部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取肘关节外侧口,清除骨折部的血肿和游离的组织碎片,准确复位,二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随访10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12例,除3例内翻畸形大于10度以上后引起截骨矫形外,其他有明显骨折移位患儿均获得优良效果.结论:肘外侧切口开放复位,手术简单,微创不影响神经血管,不损伤伸肘装置,对位准确,交叉克氏针均由肘关节外侧直视下钻入安全可靠,较传统方法简单便捷.

    作者:连育才;邱祖财;孙海东;左冬怡;李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后的死亡率、致残率.我院2004年9月~2006年12月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例62例,均行低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早期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1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常规建立5个工作通道,在腹腔镜下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全切除,自下腹切口取出标本.4例行回肠膀胱术,11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尿外渗、尿瘘及术后腹腔并发症发生以及手术后效果.结果:15例手术成功.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时间150~300 min;腹腔镜下新膀胱与后尿道吻合手术时间30~100 min;手术总时间300~660 min,术中出血500~1 200 mL;术中输血0~800 mL.2例术后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经锻练后控尿满意;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腹腔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操作精细、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伍耿青;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王晓宁;张国玺;刘佛林;龙大治;刘敏;吴玉婷;徐辉;杨军;廖云峰;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

    小肠出血因病因复杂,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颇为困难.本文总结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32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达水;胡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作者:施华球;叶建明;王祥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体会

    我院骨三科2008年1月~12月共收治老年骨折病人150例,根据老年骨折的特点对患者的心理、疼痛、饮食、睡眠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平;卢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桡动脉不同部位穿刺方法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比较研究

    临床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常用的穿刺点有桡动脉、足背动脉和股动脉等.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为常见是在腕部掌侧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强点(桡动脉第一点)穿刺.近来见到有报道采用掌背第一骨间肌两头之间至桡骨茎突间桡动脉搏动强点处(桡动脉第二点)穿刺的报道[1].

    作者:焦丰;陈华敏;吴文鴶;段志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应激实验联合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预测围生儿结局

    目的:探讨无应激实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 NST异常孕妇分为2组即妊娠并发症组(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脐动脉阻力指标S/D).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后1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常需联合应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依据.NST和脐血流图指标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张慧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治疗体会

    我科从2004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YL-1型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安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45~74岁,其中55岁以上29例.其中32例有头外伤史,且多为轻微外伤,外伤时间长短不一.

    作者:魏标松;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拔管和丙泊酚拔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拔管前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和丙泊酚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病人90例,术毕符合拔管指征时,随机分成A组(心血管药物组)、B组(丙泊酚组)、C组(对照组).吸痰拔管前5 min,A组静注拉贝洛尔0.05 mg/kg、尼卡地平2 mg/kg·min,B组静注丙泊酚1 mg/kg,C组不加任何药物,记录术前、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第3、5、1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 结果:用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拔管时、拔管后第3 min,C组SBP、DBP、HR明显高于用药前(P<0.01或P<0.05)及A、B组(P<0.01或P<0.05);A、B组与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或丙泊酚能够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少华;黄雪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处理血管的两种术式比较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 多以双重套扎子宫峡部后处理子宫,切除子宫体后再行套扎1次,此术式易在粉碎旋切子宫时引起套扎线松动,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和延长手术时间 ,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为此,我们在手术中选择用超声刀电切子宫动脉上行支,再进行子宫峡部套扎1次, 使手术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减少,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在过去的10~15年间,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已从改善血液动力学,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改善心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寿命.为了解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情况,笔者对本院1998~1999年及2007~2008年两个时间段非先心及瓣膜性心脏病的心衰病人药物治疗情况作了纵向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辉;谢军华;卢亚军;席绍成;马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硫仑样反应28 例临床报告

    双硫仑样反应是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或磺脲类等药物后饮酒或与含乙醇的药物配伍使用后出现的全身严重不良反应.我所从2000年1月至2008 年1月共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孔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制热水袋和冰袋在儿科的应用

    自2008年5月起我们利用废弃的输液软包装真空袋自制小热水袋和冰袋,在我院儿科临床应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输完液的软包装空袋(约12 cm×13 cm,山东鲁抗辰欣药业公司生产,密闭的非PVC多层共挤膜),一次性50 mL注射器,红、蓝墨水,红、蓝布套,10%酒精溶液,清水.

    作者:李文艳;丁明娥;刘敏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临床上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行走时疼痛剧烈.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2000~2008年期间共收治44例(48个跟骨疼痛),治疗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赣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4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均采取环扎、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分析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时间以及术后成功率.结果:41例中38例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为92.7%;其中28例在术后3天内视网膜下液基本吸收;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张斌;王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2例(62.7%),好转17例(33.3%),无效2例(3.9%),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有12例(23.5%)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无效者2例为随访期间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鼻窦炎及鼻咽癌复发.

    作者:彭韶平;陈伟峰;刘家锋;王英斌;游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直肠灌注CT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直肠肿瘤病变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怀疑直肠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及使用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后行多层螺旋CT直肠扫描的CT表现、CT诊断及病理诊断.结果: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可良好的显示直肠腔、直肠壁的情况,如肿瘤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腔充盈缺损以及直肠恶性肿瘤侵犯邻近器官CT改变,诊断符合率高.结论:碘造影剂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简单、经济;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率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作者:王肇平;钟贻洪;雷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

    目的:探讨及总结应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病例(含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方法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术后桡骨小头脱位均得到复位,患肘屈伸旋转功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未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其优点是强度高,位置牢靠,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断裂再次脱位,效果稳定确切,是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勤;游辉;陈荣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代谢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代谢的关系,预防Ⅱ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49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1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DM2组)、50例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用酶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各生化指标.结果:DM1组和DM2组的TC、TG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DM1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M1组TG明显高于DM2(P<0.01).结论:脂质代谢与Ⅱ型糖尿病相互关联,脂质越异常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监测血脂,使用改善脂代谢药物,降低TC、TG、提高HDL-C的含量,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友发;汤小风;龙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