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璐;何春明;陈友佳;谢世彪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聚丙烯锥形疝环充填物及补片对24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予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住院时间7d,无伤口感染、血肿及阴囊积液,无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满意,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姚建根;毛跃;焦兰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死者,女,16岁,半年前曾因头痛、头晕,在当地人民医院治疗,症状稍好转.一星期前症状再发,伴呕吐,就医于一诊所,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神志不清,伴小便失禁,口吐泡沫.治疗无效死亡,为明确死因,家属要求尸解.
作者:刘四君;贺方兴;肖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急性毒鼠药物的不安全性,国家已禁止使用,推荐使用慢性毒鼠药[1].慢性毒鼠药物属于抗凝血毒鼠药,近年来鼠药中毒患者逐渐增加,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鼠药中毒不同,容易造成临床医生的误诊漏诊.
作者:李海亮;赖文鸿;廖长风;陈小芸;万通;李树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对妊娠结局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35岁以上孕妇121例,以及同期20~34岁单胎孕妇121例.结果:在高龄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病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龄孕妇的母子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适龄孕产妇.
作者:姚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指反复发生各种支气管炎、肺炎.婴幼儿每年至少患病3次,3岁以上小儿每年至少患病2次.临床上西医多采用转移因子、胸腺素、卡介素等生物制品类免疫调节剂来预防,但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
作者:刘钦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抗氧化作用影响.方法:大鼠游泳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安静组比较,运动训练组SOD活性出现适应性升高,而MDA含量有显著性升高.给药+训练组大鼠与训练组比较,SOD活性、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大豆苷元具有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HB含量的作用.
作者:钟星明;肖海;刘春棋;江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橙皮甙是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本文综述了橙皮甙近年来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橙皮甙的抗菌消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癌作用等生物学效应.
作者:罗晓婷;李舒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粘连时间与预后关系,评价宫腔镜手术诊治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宫腔粘连分解术,粘连时间与临床分度、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痛经有关,而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无关.结论:宫腔粘连宜及早诊治,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辉;丰靖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PCI)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临床广泛应用,由于人为操作因素或器械质量问题.导致介入器械折断,断端残留心脏或血管内的病例屡见不鲜.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PCI术中导丝折断,断端留在冠脉系统内,巧妙使用现成器械,成功取出断端.现报告如下.
作者:利君;刘幼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引进一种微创、经济、高效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胫骨平台骨折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按胫型骨平台骨折Schatzder分类,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6例,Ⅳ3例,Ⅴ型2例,Ⅵ型1例,采用手法整复跟骨牵引配合经皮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治疗,随访10~36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参照马元璋对膝关节功能评判标准从骨折复位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性、行走距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定,优良率90.4%,无1例需二期手术治疗.结论:手法整复,跟骨牵引复位与经皮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技术,是一种微创、经济、高效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陈吉生;姚连根;陆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及氨溴索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油酸模型组、氨溴索组3组.氨溴索组在注入油酸前30min腹腔内注入氨溴索50mg/kg.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h采血测SOD,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肺匀浆中MDA.结果:氨溴索组血清SOD含量2586±279 KU/L与模型组血清SOD含量1898±256 KU/L比较明显增高(P<0.01);氨溴索组肺匀浆MDA含量(5.9±0.6nmol/ml)与模型组肺匀浆MDA(8.7±0.9nmol/ml)比较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示氨溴索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氨溴索对油酸致ALI大鼠模型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梁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均接受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结果:患者疼痛总缓解率92%,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8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优选方案.
作者:吴武孙;梁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BS)发生率为40%~100%[1],发作时,患者疼痛不安,十分痛苦.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时间和拔管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罗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闭孔疝非常少见.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极易误诊,笔者1989~2006年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炳炎;谢元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常见病,发病急,病情重,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比例高,研究估计有10%的人患过消化性溃疡[1],其中约有10%~25%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有大出血[2].临床上多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酸达到止血目的,但针对泮托拉唑对其的治疗相关报道不多.
作者:吴海武;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将需要手术的26例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做内固定材料.结果:经过随访,2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需解剖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踝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陈序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病变患者,行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51例患者支气管病变呈阳性,其中恶性病变41例,良性病变10例;胸部CT检查显示:4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异常,阳性率为90.1%;5例患者CT检查正常,属假阴性,阴性率为9.9%.结论:胸部CT在诊断支气管病变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病变的一种补充.
作者:李平;严济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长期应用辅舒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开瑞坦(氯雷他定)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局部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100例临床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辅舒良治疗组50例,经鼻腔喷入给药,开瑞坦治疗组50例,经口服给药.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辅舒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开瑞坦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辅舒良治疗组中有4例出现鼻干燥感和微量血性鼻涕等不良反应,开瑞坦患者出现组中有3例出现头晕头痛感等不良反应.结论:辅舒良和开瑞坦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有高效、安全、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游龙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先天性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先天性心脏病人行充分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120例介入治疗患者效果满意,除1例行外科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术前充分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行全程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素质和护理工作成效,对保证介入诊治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镁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镁的含量得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结论:分析了使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这一类型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银保;邓婷;彭湘君;刘霞;余磊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