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染色体多态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分析

李凡;温庆荣;郑胤强;陈俊坤;马莉

关键词:染色体多态, 不良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多态核型117例.结论:染色体多态与不良妊娠有关.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桥小脑角肿瘤24例.结果:本组24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2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和脑干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宏;杨晶珍;王柏群;周晓忠;邹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吸除呼吸道及胃内羊水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吸入羊水或吞入羊水量过多,以及吞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和窒息,2007年我科用新生儿吸引管给经剖宫产出生5分钟内的新生儿吸净口鼻、咽喉及胃内羊水和粘液来预防呕吐及窒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朱虹;赖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AT1)发挥作用[1].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付华宾;胡孟泉;董一民;黄爱英;孙丽萍;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外伤迟发血肿患者临床综合评分与前瞻性临床对策研究

    我们对本院2002年9月~2006年9月560例脑外伤患者中迟发脑内血肿67例首次CT检查及复查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与GCS综合评分,得出综合危险指数.并运用综合危险指数对42例脑外伤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和临床干预性治疗.

    作者:何春明;雷剑;曾丽霞;邓建鸿;杨瑞金;刘祥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alter髂骨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alter截骨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3~10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结果:随访1~9年,平均随访时间5.7年,按照周永德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Salter髂骨截骨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作者:温煦;陈庆真;高辉;姬广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血宁、纳洛酮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纳洛酮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舒血宁,治疗组为舒血宁和纳洛酮,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等基础上,观察病人症状及言语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纳洛酮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疗效好,具有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的优点.

    作者:邱承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新生儿胃穿孔是新生儿急腹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有拒乳、呕吐、明显腹胀,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出现发绀、呼吸困难、腹部静脉曲张、肝浊音消失,继而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征象,晚期则出现肠麻痹、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死率高.

    作者:胡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入路的肝尾叶切除治疗体会(附6例报道)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尾叶切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6例肝尾叶切除中单独肝尾叶切除3例,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联合右肝切除2例.结果:本组6例尾叶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出血650ml(150~1100ml).术后出现腹水2例,胆漏1例,反应性胸水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做到直视下游离肝尾叶,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肝尾叶切除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作者:邓小红;谢元财;夏来阳;叶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TVS与TAS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法(TVS)与经腹超声检查法(TAS)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65例妇产科患者使用经阴道超声(TVS)和经腹超声(TAS)进行对照检查.结果:165例中经阴道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3.3%(154/165),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8.8%(97/16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与经腹超声检查相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及准确率更高.

    作者:廖慧芳;凌永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20例报告

    2000年Ohgami等[1]报道颈部无疤痕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开展以来,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我们从2007年开始开展这种手术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湘南;蒋柯;宁国强;李铂;郭会文;郑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我院40例药品不良发应监测报告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二年间收集的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和改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罗新辉;黄桥华;徐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是高压氧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5月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共有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序的中耳气压伤,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

    作者:伍国华;朱延丹;钟江;王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二例特殊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胸部损伤鉴定中肋骨骨折鉴定占很大的比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肋骨骨折鉴定所引发的争议也比较多,致使当事人不服,影响案件的处理.本文就作者近年来所遇到的两例比较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陈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M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适当COPD并ARF的患者共32例,分成A、B两组,B组进行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MPPV.结果:A组在pH、心率(HR)、呼吸(RR)、平均血压(MBP)、住院天数与B组差异明显(P<0.05),PaO2、PaCO2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以NIPPV治疗早期COPD并ARF患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了早期气管切开或插管,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徐立新;方文锦;张景文;陈萍;梁娅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结果: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征象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堵塞后鼻孔7例,合并副鼻窦炎3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1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范围及其合并症.

    作者:祝国兵;汪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本文收集了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脑出血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献忠;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通过对17例临床病例3~36个月的治疗观察,进行疗效评价和总结.结果: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即可达到机械稳定,后期通过骨长人形成生物学稳定;关节功能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结论: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手段,适用于股骨颈完整的低龄髋关节疾病及创伤患者,且疗效肯定.可大大减小后期翻修难度,保证翻修质量.

    作者:刘午阳;高辉;姬广林;温煦;何澄;赖光松;吴东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较复杂,表现为单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引起偏侧舞蹈症甚少,现报告1例.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男,79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面部,口角,腕,肘,肩,膝关节明显,睡眠时消失.无肢体麻木,抽搐,无意识障碍.

    作者:冯李长;刘承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导乐陪伴分娩提高产时质量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新的分娩模式,对分娩有积极的影响.我院妇产科于2008年起开展了该分娩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荣娣;彭国兰;曾小红;李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223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分别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琴;杨晶珍;李梅;易珊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