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昌铁路地区居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陈伟光

关键词:居民老年人, 抑郁障碍,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铁路地区居民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南昌铁路地区居民621名60~8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9.2%的居民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结论:居民老年人抑郁障碍较为普遍.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监测对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mA)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产前监测胎儿MCA及UmA血流指标,计测血流的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Vs和Vd比值(S/D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妊娠结果对照.结果:正常妊娠时随孕周增加UmA、MCA的S/D值及RI值逐渐下降,异常妊娠时UmA的S/D值及R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MCA的S/D值及RI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当胎儿MCA血流S/D<4,PI<1.6,RI<0.6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说明当异常妊娠情况下,脑血流阻力下降首先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结论: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检测胎儿MCA及UmA的S/D值、PI及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提示意义.

    作者:陈卫华;罗红凤;叶军;谢晓英;韩文玲;丰靖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中安置腹腔引流管在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的运用,以减少术后腹腔积液,腹腔脓肿,腹膜后的感染及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选择了46例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分为23例置管组,23例未置管组,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置管组无1例有并发症,未置管组有10例腹腔积液,10例腹腔脓肿,15例出现肾周感染引起血尿,2例未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应该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钟瑞云;王健萍;欧阳唐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盐酸法舒地尔(川威)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7年3月入住院急诊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且未发现副作用,法舒地尔在48h内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林;林峰;邱银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动脉瘤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出血后经检查发现,一旦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动脉瘤需手术治疗以避免再出血.做好动脉瘤夹闭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防止术前再次破裂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临床关注的重点.我科自2005年~2006年为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发锌含量与弱视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弱视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0例3~14岁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发锌含量测定.结果:(1)弱视组发锌均值为76.93ppm,明显低于对照组发锌均值119.73ppm,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眼和双眼弱视发锌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P>0.05).(3)弱视程度与发锌含量比较,三者之间发锌值无递增或递减现象,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4)弱视组中不同屈光度的发锌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弱视眼患者发锌含量明显低下,支持缺锌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因素之一.但单眼或双眼弱视,不同弱视程度及弱视眼患者不同屈光度的比较发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即儿童弱视与其发锌含量并不呈平行关系.

    作者:林国才;邱品生;肖海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国外调查认为此类错(牙合)的发生率为37%,Mcncmara研究了27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患者,得出结论为此类错(牙合)明显的特征为下颌骨的后缩[1],而上颌骨并不前突,对于他们的治疗重点是下颌骨的改型,许多功能矫治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产生的,活动的功能矫治器一般需要患者的配合,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只能戴用所需要的一半时间,矫治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固定的功能矫治器的优势显示出来,它不需要患者的配合,Herbst矫治器就是一个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非常有效的矫治器[2].本文所使用的Forsus矫治器是在Herbst矫治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定的功能性矫治器,它通过固定于牙弓两侧的灵活的弹簧套管装置达到矫治目的.

    作者:吴光宇;刘克华;邓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血管意外后应激性溃疡出血26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上常见,报道也较多.是常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其防治的好坏对危重患者的预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其应给予足够重视.为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26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鉴定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CD34、CD45、CD105的表达率.取第4代MSCs进行成骨、成脂肪、成软骨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在诱导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以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骨和脂肪细胞;在诱导第21d用阿新蓝染色法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软骨细胞.结果:从骨髓分离获得的MSCs为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旋涡状生长的梭形细胞.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CD14:0.67%,CD29:94.5%,CD34:0.72%,CD45:0.39%,CD105:86.36%.MSCs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出较纯的MSCs,经扩增培养后获取足够数量的MSCs,能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在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甘凤英;肖丽霞;陈彬娟;叶德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我院自从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806例小腿骨折病人,其中22例发生了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本文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严素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道清洗护理方法的改进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木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昌铁路地区居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铁路地区居民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南昌铁路地区居民621名60~8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9.2%的居民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结论:居民老年人抑郁障碍较为普遍.

    作者:陈伟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总结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本组38例患者,全部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结果:术后随防1.5~5年,38例患者有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6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率为15.7%.另有2例患者出现早期股骨头囊性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病情痊愈.其它23例患者全部愈合.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响明;叶强;李旺泉;唐月松;古文炎;陈轶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制异物钩在金属硬币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及时适当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延误治疗或处置不当则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小儿食道异物多由口中含物或进食时嬉戏逗闹造成,其中以金属硬币异物多见,我科应用一种自制的异物钩在小儿金属硬币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乐;游全贵;饶裕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456例分析

    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456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黄凌军;钟一鸣;廖伟;危小军;阳贻红;谢东阳;严章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在乳糜尿治疗中的应用

    乳糜尿是一种地方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开放手术为主,术中将肾蒂和输尿管上段淋巴管全部结扎.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中医中药治疗,疗程长,疗效差.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苏松;张敬智;王美霞;邱国秀;曾丽霞;袁媛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护理

    乳腺癌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前鞘上段,外至背阔机前缘,内至胸骨旁,将整个患病乳腺连同癌瘤周围至少5cm宽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肌和其筋膜、腋窝和锁骨下所有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整块切除[1],造成术后病人胸部明显畸形,患侧上肢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心理上要承受体形改变的严重压力.为此,我们注重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观察与护理.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右半结肠癌88例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有上升趋势.大肠癌的误诊率较高,一般为38%~97%,平均在50%以上[1].由于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部位特点,更容易误诊和漏诊.现对88例误诊和漏诊的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生原因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措施.

    作者:肖承文;王家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9例3个月~2年,皮瓣颜色质地接近正常,拇指功能良好,皮肤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拇指是重要且灵活的运动器官,其皮肤软组织缺损后,修复要求高,以质地相似、弹性好的皮瓣修复效果更满意.

    作者:黄为民;姬广林;刘午阳;何澄;徐房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肠肿瘤化疗周期初升白细胞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肠肿瘤化疗周期初升白细胞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167名化疗周期前伴有白细胞下降的胃肠肿瘤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治疗组92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升白细胞治疗,二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升白细胞有效率87.0%,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化疗前伴有白细胞下降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获得较快的提升白细胞能力,同时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力.

    作者:邓伟;王小萍;曾祥福;吴祥庸;刘海金;王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的护理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ECA)是一种应用具有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特性和更低的心脏毒性的新型麻醉药-罗哌卡因对进入正规产程的孕妇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来消除或减轻分娩疼痛的麻醉技术.同时应用自控镇痛泵.由孕妇自己控制一定范围内药物的进入,在解决疼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心理治疗效果.而系统合理的护理能够指导孕妇选择正确的镇痛时机,促使无痛分娩顺利进行,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柳;刘艳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