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囊连续环行撕除对白内障摘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梅军;刘桑燕

关键词:白内障, 晶体, 人工, 后囊, 晶体植入, 眼内
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后囊连续环行撕除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45例(48只眼)分成两组,年龄16~75岁,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联合后囊连续环行撕除术,术后观察比较人工晶体的位置,晶状体囊膜的混浊,患者的视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术后2年2组患者人工晶体位置均稳定,无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和顽固性葡萄膜炎发生;术后2年2组患者视力、后囊膜混浊(PCO)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IOL)联合后囊连续环行撕除,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0例报告

    我院在开展LC术1000余例以后,有选择性地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HTD),现对60例LCHTD术的手术操作技巧,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留平;刘国文;张良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八项自身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欧蒙公司提供的8种自身免疫抗体检测试剂,探讨对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检测对象分成临床疑似组、已确诊组、类风湿+脊柱关节组、老年人组,健康体检组,分别检测8种自身抗体进行检测. 结果:①已确诊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与临床诊断相符;②临床疑似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老年人组;③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及老年人组仅检出ANA,无其他自身抗体检出;④健康人组无任何自身抗体检出.结论:8种自身抗体检测对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王坚;伍音;陈鸿恩;钟春;赖昀掞;谭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思密达灌肠及口服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比较

    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腹泻病,起病急,早期伴发热、呕吐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属自限性疾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作者:梁小峰;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症患者的综合干预研究规划

    目的:通过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症患者的综合干预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展和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有代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健康管理,充分利用综合手段,包括: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药物、理疗、针灸等对干预组进行个人不良生活行为、疾病干预.两年后对比两组管理率、知晓率、治疗率、好转率等.结果:干预组在管理率、知晓率、治疗率、好转率等指标要好于对照组,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陈勇;濮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0~2004年我院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购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生物制品及生化药品、神经系统药物的应用情况比较稳定;销售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中以抗生素居多.

    作者:彭实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及CT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胆囊癌的CT特征性表现.结果:本组22例胆囊癌CT表现可归纳为4型:(1)胆囊腔内肿块型2例占9.1%(2/22);(2)胆囊壁增厚型2例占9.1%(2/22);(3)胆囊周围浸润型7例占31.8%(7/22);(4)混合型11例占50%(11/22).结论:胆囊癌的CT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西林;贺利昌;肖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体会(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术切除输尿管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输尿管囊肿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术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30min, 平均20min.术后1~2天拔除尿管后B超检查无异常出院.19例行输尿管囊肿壁部分电汽化切除,术后积水全部消失,均无尿液返流.1例行输尿管囊肿壁电汽化切除,术后有输尿管尿液返流存在,3个月后再行开放手术.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方法.

    作者:温钦;熊炜;曾永清;胡卫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及创新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包括医学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理论与实验技术与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范启兰;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闭锁(附1例报告)

    后鼻孔闭锁是一少见的疾病,先天性较后天性者多见,后天性后鼻孔闭锁皆为膜性闭锁,手术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2004年2月我科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天性后鼻孔闭锁1例,随访半年,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珍;张学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液状石腊误为利多卡因注入阴茎根部一例

    患者男,1岁,因尿频、尿痛、点滴状尿8小时入院.患儿于8小时前出现小便时啼哭不安,手握阴茎,并有尿频、点滴状尿等症.

    作者:李强;张伟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视腹腔镜下诊治输卵管性不孕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伞端扩张、造口及美兰通液术.结果:35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通畅25例(71.4%),单侧通畅7例(20%),完全不通3例(8.6%).结论: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输卵管性不孕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直视下通液,动态观察输卵管的通畅度,避免开腹整形的局限性,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杨秋娟;宋晓霞;敖鲁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定时检测血钠、尿钠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12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患者, 2例 1周内恢复, 5例3周内恢复,4例5周内恢复,1例 5个月恢复,死亡 1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患者以低血钠、低血渗、高尿钠、高血容量为临床特点,多发生于苏醒期,轻症者易被忽视,限水治疗有效.

    作者:杨瑞金;蒋秋华;何春明;汤涛;刘祥璐;廖旭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结果及心脏彩色多谱勒表现.结果:32例中除6例为单纯退行性瓣膜病外,其余均并存1种或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除5例无自觉症状外,其余均有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表现,心脏彩色多谱勒均显示瓣膜或瓣环增厚,呈增强的多层回声,活动僵硬,瓣膜开放幅度明显降低.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且多并发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以主动脉瓣钙化多于二尖瓣钙化,关闭不全多于狭窄;心脏彩色多谱勒是诊断该病的基本手段与重要依据.

    作者:曾林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合并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

    本文对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合并银杏叶进行治疗,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德贵;钟善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过程和关键环节,是医学生在校教育的后阶段,也是学生将医学理论用诸医学实践的过程.

    作者:王志坚;刘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量注射泵在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抢救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量泵输注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OPP患者75例,随机分成新法治疗组(A组)38例,对照组(B组)37例,均给予洗胃、应用阿托品及其它治疗,其中A组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B组应用间断静脉注射给药.结果:A组死亡人数、反跳人数、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P<0.05,两组阿托品用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品微量泵输注对AOPP的抢救中起到了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时间,节约资源的作用,为AOPP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作者:黄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模型眼的设计研究

    目的:探讨并设计无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模型眼. 方法:以Gullstrand(1号)模型眼及标准人工晶状体眼部分数据为基础进行数理推导,导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模型眼的理论参数. 结果:设计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号与2号模型眼. 结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号与2号模型眼,为研究无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光学系统提供了基本参数.

    作者:文道源;文为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人本原理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

    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和以人为本服务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本原理的应用.所谓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这一原理要求管理者要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重要地位,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需以人为核心,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几年来,笔者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彭凤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植骨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5例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38足)以后关节突移位为主的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螺丝钉固定,必要时行植骨术(30例).结果:平均随访11.5个月,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 评分,对患足是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摄片等加以评估,20足疗效为优,17足为良,1足为可.其中钛板松动1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1例,换药后自愈.结论: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可塑形钛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金如;王七祥;朱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先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的对比

    目的:观察心先安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注射液90~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每搏量、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增厚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病人的心排血量、每搏量、心排血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增厚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后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AMI的基础上用心先安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

    作者:卢海崧;刘新颜;刘亚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