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科以人钬激光治疗机(功率20W,设置频率8~10Hz,脉冲能量2.5~2焦耳),应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对25例膀胱结石患者行钬激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并完全排出,一次粉碎率100%,结石清除率100%,短15分钟,长60分钟,平均35分钟,无并发症.结论: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陈建德;张永良;张燕生;余丰;陈钦棋;林超禄;罗怀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Pilon骨折由Pesten首先在1911年提出,系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和胫骨下1/3骨折.近几年来,因车祸,高处坠落等致使骨折及软组损伤严重,处理较困难,预后常不理想.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20例Pilon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过平均2年10个月随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安;肖伏先;赖章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特点.方法:对2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CD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异常25例,异常率89.3%.其中血流增快16例,血流减慢6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4例;血流速度两侧明显不对称7例.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7例.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具有独特的表现.TCD检测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病变,接受治疗,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饶艳艳;刘勇;李广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再次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甲状腺疾病而再手术的病例,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29例治愈,1例中途放弃而改131碘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误诊,病理因素是甲状腺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手术操作细致、认真,选择好手术入路,保护好喉返神经以及甲状旁腺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王建忠;吴莲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探讨流行规律.方法:章贡区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3月对章贡区所辖的10个镇、街办,分6个年龄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708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感染基本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指标(简称二对半).结果:总感染率48.13%,HBsAg流行率为13.82%,抗-HBs流行率为48.59%,HBeAg流行率为4.57%,抗-HBe流行率为15.4%,抗-HBc流行率为46.84%.结论:HBsAg、HBeAg、抗-HBe、抗-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1),抗-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乙肝接种史与HBsAg、HBeAg、抗-HBe、抗-HBc等流行指标呈负相关,与抗-HBs呈正相关.
作者:李忠萍;高为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尽量小皮瓣及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23例颅内病变,镜下全切18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23例出现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无病例出现术后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和术后死亡.结论:国产神经导航系统能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导引下行微创小皮瓣和小骨窗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提高颅内病变切除率,减少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修辉;罗毅;周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所收集的15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直接缝合修补、胆肠内引流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手术治疗方式依照病理分型而定.
作者: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腔高压严重影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时应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作者:刘红权;邓小红;叶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第十二肋缘上切口进行上尿路及肾上腺手术共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溶菌酶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探讨溶菌酶对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沙保琼脂培养物分别加入4ml不同浓度的溶菌酶生理盐水中,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磨,混匀,作用30min,摇匀,分别吸50μl酶处理液接种相同含量溶菌酶沙保琼脂,对照组接种不含酶沙保琼脂,置25℃培养,观察处理生长现象,以无菌落形成为生长被抑制.结果:对照组与经8mg/ml溶菌酶处理的两种实验菌接种物有菌生长繁殖形成丝状菌落;经10mg/ml、20mg/ml、40mg/ml溶菌酶处理的接种物均无菌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结论:溶菌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有抑菌作用.
作者:黄真;张文平;王小丽;李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0例,TP组31例.NP组:NVB 25mg/m2,静注,第1、8天;PDD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TP组:PTX 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小时;PDD 20mg/m2,第2~6天.2~3周为一周期.结果:NP组30例,总有效率40.0%,1年生存率为36.7%,中位生存期10.7个月;TP组31例,总有效率45.2%,1年生存率41.9%,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较TP组稍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7.7%.NP组静脉炎和胃道肠反应较TP组重,而TP组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疼痛较NP组重.结论:NP方案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郭守俊;曾红学;康昭洵;谢传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也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本文对临床收集的AMI64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远胜;刘小珍;曾细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开胸术中肺不张是常见的并发症,但术中肺不张难以纠正较为少见.现将近5年来配合胸科手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选择性支气管点吹法治疗2例难治性肺不张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华永平;胡继华;陈中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特点及发生率,病变部位、瘫痪程度、危险因素、病变倾向、性别、年龄等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62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测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有焦虑、易激惹症状、睡眠障碍、心境悲观、消极情绪等,其发病率为51.61%.左半球病变(额叶或基底节区)明显高于右侧半球病变,皮质前区发生率较高,达75%.瘫痪重者症状相对较重.伴危险因素者发病率较高,与无危险因素者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脑出血较脑梗死抑郁发生率略高,但无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与抑郁关系不大.结论:脑卒中后能产生抑郁,而且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下降有关.高度重视抑郁的发生,适时用抗抑郁药,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作者:钟善全;刘铮;黄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为呼吸系统中常见的胸膜疾病,采用胸腔内插管进行闭式引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自发性气胸的主要且有效的方法.然而传统的体内引流管管径较粗(约5mm以上),质硬,对人体刺激大,操作时易出血及感染,且不便于向体内注射药物等缺点.故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约1mm质软)代替传统的体内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拳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拳参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拳参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拳参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刘春棋;王小丽;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第一次离床活动,对产妇发生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80例产妇为观察组,第一次离床由护士在旁指导;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80例产妇为对照组,由家属协助.两组离床时间均是术后(34~46h),观察组第一次离床活动由护士在旁作指导,对照组第一次离床活动时,由家属协助.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头晕、恶心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86例患儿的电子胃镜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小儿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视,从而提高诊断率,尽早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胃炎44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3例,胃肿瘤2例.对69例确诊患儿予H2受体拮抗剂、铋剂、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治愈56例,好转13例.结论:小儿慢性胃炎检出率高,达51.2%,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多见,故对于不明原因贫血、黑便、腹痛、腹胀患儿,应争取电子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向胃腔内生长的肿瘤,电子胃镜能早期诊断,并可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儿消化道炎症和/或溃疡一旦确诊,即予铋剂、克拉霉素和/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廖英;刘玉华;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学习记忆是大脑基本也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是衡量人类智能发育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人们对学习与记忆在脑内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不少学者认为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是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部位,海马与学习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1~5],本文主要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温二生;王凤珍;胡志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间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苏松;曾丽霞;刘娟;王美霞;王长莲;周旭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