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中的安全护理

张小英

关键词:手术患者, 巡回护士, 主动配合, 心理护理, 危险因素, 神经损伤, 计划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 护理方式, 规范, 给药护理, 约束带, 通知单, 预防, 医生, 清点, 交流, 安全
摘要:传统的手术护理方式巡回护士只注重遵医生的手术通知单来准备和安排.缺乏对手术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护理;缺乏对术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预防;缺乏主动配合和准备.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出现衔接不紧凑,清点用物不规范,术中给药护理不规范,放置体位约束带不当致神经损伤等现象.为了纠正以上弊病,提高护理质量,自2001年至今实施巡回护士的安全计划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青年人结肠癌11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结肠癌多数病程短,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初诊误诊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青年结肠癌较中老年结肠癌相比具有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的特点,正规的客观检查是提高青年结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申昌明;廖宣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制简易架应用于胫骨交锁髓内钉术(附40例报告)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架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自制简易架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骨折40例,新鲜骨折32例(其中闭合骨折21例,开放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8例.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个月(6~23个月),优39例,良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应用自制简易架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朱国华;刘付仲佳;葛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32例

    探条扩张是内镜下治疗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Savary-Gilliard扩张探条在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狭窄32例,明显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跃光;周义生;江萌;谢志军;黄才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国产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尽量小皮瓣及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23例颅内病变,镜下全切18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23例出现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无病例出现术后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和术后死亡.结论:国产神经导航系统能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导引下行微创小皮瓣和小骨窗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提高颅内病变切除率,减少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修辉;罗毅;周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氢氯噻嗪作为对照,对152例EH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服药观察.经2周安慰剂冲洗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吲达帕胺2.5mg,q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5mg,qd,疗程共8周.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25mg,q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50mg,qd,疗程共8周.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两组用药后2~8周的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吲达帕胺降血压总有效率86.2%,显效率71.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显效率6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吲达帕胺服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出现低血钾,头晕各2例.结论: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EH有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钟惠德;刘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第一次离床活动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第一次离床活动,对产妇发生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80例产妇为观察组,第一次离床由护士在旁指导;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80例产妇为对照组,由家属协助.两组离床时间均是术后(34~46h),观察组第一次离床活动由护士在旁作指导,对照组第一次离床活动时,由家属协助.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恐惧心理和扶助动作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头晕、恶心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0例甲状腺再次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再次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甲状腺疾病而再手术的病例,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29例治愈,1例中途放弃而改131碘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误诊,病理因素是甲状腺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手术操作细致、认真,选择好手术入路,保护好喉返神经以及甲状旁腺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王建忠;吴莲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ICU中应用探索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病房中抢救治疗各种急诊和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各种急诊和危重病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9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费时30秒至3分钟,平均约1分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快捷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生;曾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价值(附31例分析)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像,探讨CT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31例AS患者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按照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级分析CT表现.结果:2级3例表现为滑膜部髂骨侧侵蚀,3级20例髂骨侧破坏范围和程度增加,骶骨侧累及18例程度较轻,关节软骨钙化导致关节间隙狭窄5例,间隙宽窄不均15例,关节部分强直8例,4级8例关节完全强直,骨质稀疏;韧带部受累10例,出现较晚,表现为韧带钙化.结论:CT检查能反映AS骶髂关节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桂冰;杨舒;韩崇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融合加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段,自2000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30例腰椎滑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诗;金伟;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强的松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病综合征病人26例,既往强的松治疗(中长程疗法),治疗易复发或激素依赖,后经强的松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结果:跟踪随访三年达到临床治愈16人,完全缓解6人,部分缓解3人,未缓解因病情恶化转上级医院确诊终末肾,放弃治疗死亡1人.结论: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单纯型肾病综合征中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坤;张蕙元;张雄文;张守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月份无痛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月份无痛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11~15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钳刮术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行无痛钳刮术前1~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在无痛钳刮术前12时行宫腔插管.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较松弛,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大月份无痛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可较好地扩张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彤;罗红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联合超微量肝素治疗36例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联合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患儿随机分为二组,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东莨菪碱微泵静注及超微量肝素皮下注射.对二组病例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未发现使用超微量肝素后影响凝血功能,各症状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肢体活动、心率及硬肿消退)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日相应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东莨菪碱与超微量肝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安全.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有望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红;杨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也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本文对临床收集的AMI64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远胜;刘小珍;曾细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0.5%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0例

    真菌性角膜炎较细菌、病毒性角膜炎发病少.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外伤,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接触镜、OK镜的广泛应用,临床整体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诊断、治疗较困难,因此致盲率很高[1].目前国内已有商品化0.5%氟康唑滴眼液(那特真或普芬),但是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这样良好抗真菌眼药剂型,我们局部应用0.5%氟康唑注射液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瑛;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溶菌酶对皮肤癣菌抑菌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溶菌酶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探讨溶菌酶对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沙保琼脂培养物分别加入4ml不同浓度的溶菌酶生理盐水中,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磨,混匀,作用30min,摇匀,分别吸50μl酶处理液接种相同含量溶菌酶沙保琼脂,对照组接种不含酶沙保琼脂,置25℃培养,观察处理生长现象,以无菌落形成为生长被抑制.结果:对照组与经8mg/ml溶菌酶处理的两种实验菌接种物有菌生长繁殖形成丝状菌落;经10mg/ml、20mg/ml、40mg/ml溶菌酶处理的接种物均无菌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结论:溶菌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有抑菌作用.

    作者:黄真;张文平;王小丽;李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白内障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调查56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角膜、前房角、眼压及其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为Ⅱ期植入.随诊时间为1~7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在1.0以上者7眼占12.5%,0.5~0.9者22眼占39.3%,0.1~0.4者25眼占44.6%,0.1以下者2眼占3.6%.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结论:对于无条件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进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软性支气管镜下成人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软性支气管镜在成人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结合30例成人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治疗过程,对护理配合的重点分析.结果:30例成人气道异物均成功取出.结论:术前重视心理疏导,完善的局部麻醉,抢救药品及器材的准备充分,术中护士对手术过程的熟悉;严密监测生命体症,注意术中出血、缺氧、窒息,心律失常等情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并且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琳;林秋凤;刘慧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荷包缝合假宫颈成形术40例

    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荷包缝合法处理阴道残端,并与传统连续褥式缝合或锁边缝合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丽娟;卢景和;曾小青;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性白内障作为常见的眼科并发症,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比,除了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技巧的运用以及术后处理等方面均有其特点,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较重、并发症较多,成为临床护理面临的一个课题.现将我院从1999年1月到2006年4月对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炎症反应16例18眼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