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尿管囊肿并膀胱脐尿管憩室结石一例

张祖琼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 膀胱, 憩室, 诊断及鉴别诊断, 尚未见报道, 无症状, 临床特征, 超声观察, 误诊, 漏诊, 结石, 病例, 病理
摘要:脐尿管囊肿并膀脐尿管憩室结石非常罕见,目前尚未见报道.较小的脐尿管囊肿临床上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造成漏诊或误诊.文章着重从超声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此病例的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

    目的:探讨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其中6例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手术治疗48例,囊肿胃吻合术5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37例.囊肿单纯切除术5例,囊肿及胰尾脾切除术1例.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且需与多种囊性病变相鉴别,诊断及治疗尚有一定困难.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仍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而疗效可靠的方法,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设计合理的治疗计划.

    作者:茹登峰;陈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房间隔缺损诊断的临床价值(附127例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2002年12月26日~2005年3月19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超声检查结果,评价彩色多普勒对ASD诊断价值.

    作者:肖文胜;谢谨捷;陈燕玲;陈卫华;凌月蓉;徐琍;彭凤裘;龙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9例老年性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性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认真仔细做好心理护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完善相关检查;术后密切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的观察与护理、正确使用机械通气、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营养支持以及活动的护理.结果:69例老年性肺癌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老年性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红英;黄露萍;方敬;王风珍;曾志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咪喹莫特联合维A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评估5%咪喹莫特乳膏和0.025%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扁平疣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32例,接受5%咪喹莫特乳膏、0.025%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对照组31例接受单纯0.025%维A酸乳膏治疗,疗程8周.根据观察疣体数目变化,评判疗效.结果:同时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和0.025%维A酸乳膏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的0.025%维A酸乳膏的对照组,P<0.05.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是一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较好、副作用少而安全、使用简便的外用免疫调节剂.

    作者:阮建波;朱瑞清;朱和玲;郑文亮;张霞;方少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教师聘任制工作

    产生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教师职务评聘制,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难以适应当前高校事业的发展,如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务聘任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高校内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是目前各高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如何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积极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也就成为各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急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邱悦群;徐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原核GST融合表达和纯化

    目的:克隆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高效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方法:从HL-60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的编码区cDNA,将Hind Ⅲ/NdeⅠ双酶切的PCR产物连接到同样双酶切的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GST构建为融合表达质粒pGEXGST-S27a,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JM109实现质粒的扩增与纯化,经DNA测序确证后再转化感受态表达菌BL21,表达并纯化出融合蛋白.结果: (1) PCR 扩增获得长约560bp 的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 基因片段.(2) SDS - PAGE 证明, 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GST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3kDa.(3)通过过柱法纯化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GST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克隆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的基因,并在表达菌BL21中可见GST融合表达,并纯化出该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获得了候选蛋白分子.

    作者:曾雪英;黄功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美学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美育与德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发挥其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因此,正确理解校园文化,探析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捍东;王雪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2周的强的松(1mg/kg/d)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但仍不能缓解;治疗组均为上述无缓解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骁悉治疗3个月、6个月的缓解率.结果:5例患者在骁悉治疗3个月后,1例完全缓解,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延长至6个月时,有2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完全缓解率为60%,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总体缓解率随着骁悉治疗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结论: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是迅速控制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副反应小.

    作者:孙丽萍;董一民;刘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持续性房颤同步电复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同步电复律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转律即刻成功率和维持窦律的近期效果、并发症.方法:持续性房颤病人25例,常规有效抗凝3周,转律前10天始服用胺碘酮片0.2,3次/日,5天后改为0.2,1次/日.建立输液通道,静推安定10~20mg,待病人入睡后选用100~150J双向波电流同步放电.复律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4周,胺碘酮0.2,1次/日,长期服用维持窦律、观察病人症状、心功能分级、栓塞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本组25例经1次放电转复成功18例,第2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第3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合计20例,成功率80%,心功能好转,观察2~25个月,有5例复发,无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房颤同步电复律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谢东阳;许嵘;谢东明;危小军;廖伟;钟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28例,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21~65岁,平均38.6±9.8岁.术前一周再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天,采用改良的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较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作者:廖伟;严章林;钟一鸣;危小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4例静脉及口服给药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观察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氨茶碱血药浓度为12.80±2.15μg/ml,其中10~20μg占68.18%,症状得到控制的有75.00%.结论: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实棣;康健民;郭西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一例

    患者,女性,28岁,体重51Kg,ASA工级.因孕39+3W,滞产,行剖腹取胎术.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入室后测血压120/84mmHg,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心电监测无异常,左测卧位.取L1-2间隙侧入法进针.穿刺顺利,置管时患者诉左下肢有触电样感觉,麻醉效果佳,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诉左足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经对症治疗好转,左足麻木持续2个月.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38例疗效观察

    气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大多数气胸病人通过内科胸腔减压术可得到治愈,特别是应用胸腔闭式引流和负压吸引术,可减少手术机会.就我科从2001~2004年收治38例气胸病人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联合应用负压吸引术的治疗情况作一介绍,为以后提高气胸的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赖庆文;甘亚娇;赖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脐尿管囊肿并膀胱脐尿管憩室结石一例

    脐尿管囊肿并膀脐尿管憩室结石非常罕见,目前尚未见报道.较小的脐尿管囊肿临床上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造成漏诊或误诊.文章着重从超声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此病例的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58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妇产科疾病58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穿刺右股动脉进行双子宫动脉造影、药物灌注、栓塞.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一次性终止妊娠率达96.8%,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月经量减少明显,半年后肌瘤不同程度逐渐缩小,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术后血HCG下降快(平均1.5疗程),使化疗疗程缩短,全身副作用小,中、晚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获得手术机会.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伍桂香;刘勍;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可调式多功能坐浴椅的研制与应用

    在临床上,坐浴是直肠、肛门、会阴等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正确的坐浴治疗可清洁肛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括约肌痉挛,从而消除肛门、会阴部的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目前在医疗中,常常因没有适当的坐浴器具,病人坐浴姿势不舒适而中断坐浴治疗或缩短每次坐浴时间,从而影响了坐浴效果.为了探索一种安全舒适的坐浴方法,笔者设计了可调式多功能坐浴椅,通过78例病人的临床使用,显示坐浴椅具有使用安全、方便、舒适、效果好等优点,深受病人及医务人员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莲香;彭凤裘;毛君晓;曾祥福;叶新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2例胰腺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胰腺外伤12例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清创止血胰周引流7例,胰体尾切除2例,胰头断端缝合、Roux-y空肠袢与远端胰断端吻合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所有病例均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善宁0.1mg皮下注射,每日3次,补液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合并胰瘘,带管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胰腺损伤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各项检查如B超、CT和血尿淀粉对胰腺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有限.胰腺损伤,特别是严重胰腺创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胰腺的止血、清创、恢复胰管与肠道的联系,控制胰液外渗,正确处理内脏合并损伤及血管损伤,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作者:徐平华;李优笙;郭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并与化脓性脊柱炎、转移瘤及脊柱原发肿瘤相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察椎体、椎间盘、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20例患者53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3例,3个椎体15例.T1W1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低信号.T2W1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14例,椎间隙消失6例.T1W1呈低信号,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3)20例均有寒性脓肿,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4)4例患者椎弓根受累,17例脊髓受压.结论:MRI可观察脊柱结核受累椎体、椎间盘、附件的形态及信号改变,并清楚地显示硬膜外脓肿和/或脊柱后凸对于脊髓的压迫,脊髓变性,寒性脓肿的范围,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作者:黎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5种中草药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等中草药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体内吞噬实验法,设立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结果:(1)吞噬百分数均值及P值:黄芩85.1%、P<0.01,牡丹皮87.6%、P<0.01,羌活51.7%、P<0.05,大黄53.8%、P<0.05,千里光66.3%、P<0.05;(2)吞噬指数均值及P值:黄芩2.09、P<0.05,牡丹皮1.523、P<0.05;(3)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的P值均大于0.05.结论:黄芩、牡丹皮、羌活、大黄、千里光具有增强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作用,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马廉兰;张文平;刘志春;谢水祥;曾祥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分析

    目的:观察儿脑清配合西医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脑血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2例用儿脑清合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动态监测.生后第7天、第14天进行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1].结果:治疗组第1天、第2天、第3天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快于对照组.3天均有明显性差异(P<0.01),治疗组第1、2天大脑血流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第7天、第14天NBNA测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0.05>P>0.01).结论:儿脑清合剂配合西医治疗中度HIE其临床效果及预后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优势.

    作者:胡苏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