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之
本文报告30例胆囊息肉的声像图诊断,并侧重探讨了在胆囊息肉合并炎症且进一步被胆盐复盖包囊时的声学特征的动态观察.30例中男19例,年龄31~60岁,平均46.5岁,其胆囊息肉总数为59个,依次分布在胆囊颈部28个、囊体21个、囊底10个,多发性息肉26例,典型带蒂息肉8例,全部病例动态观察2~6年,并均摄片对照.
作者:曹洪敏;曹丽珍;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髋关节是全身大的关节,负重多.而手术置换人工关节假体时,对关节周围的组织创伤亦较大,因而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系统康复锻炼,才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使髋关节功能尽快满意恢复,从而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
作者:游辉;钱锐;陈荣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性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认真仔细做好心理护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完善相关检查;术后密切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的观察与护理、正确使用机械通气、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营养支持以及活动的护理.结果:69例老年性肺癌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老年性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红英;黄露萍;方敬;王风珍;曾志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高等学校预算编制、执行和分析的全过程,是高等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当前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经费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现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如何来提高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水平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刘立;曾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儿脑清配合西医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脑血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2例用儿脑清合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动态监测.生后第7天、第14天进行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1].结果:治疗组第1天、第2天、第3天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快于对照组.3天均有明显性差异(P<0.01),治疗组第1、2天大脑血流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第7天、第14天NBNA测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0.05>P>0.01).结论:儿脑清合剂配合西医治疗中度HIE其临床效果及预后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优势.
作者:胡苏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芩等中草药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体内吞噬实验法,设立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结果:(1)吞噬百分数均值及P值:黄芩85.1%、P<0.01,牡丹皮87.6%、P<0.01,羌活51.7%、P<0.05,大黄53.8%、P<0.05,千里光66.3%、P<0.05;(2)吞噬指数均值及P值:黄芩2.09、P<0.05,牡丹皮1.523、P<0.05;(3)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的P值均大于0.05.结论:黄芩、牡丹皮、羌活、大黄、千里光具有增强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作用,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马廉兰;张文平;刘志春;谢水祥;曾祥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更年期综合症是妇女到达一定的年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后完全停止的一个阶段,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从一个长期习惯的生育期内分泌环境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内分泌环境,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其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所以统称之为更年期综合症,中药治疗往往以补养肝肾,滋阴潜阳为主,忽视了温补肾阳,笔者在应用中药治疗时加用附子,以调和阴阳,收效较甚.
作者:戚莎莉;朱延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的新方法--胸腹壁静脉留置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对20例患儿采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本组病例静脉留置时间3~7天,平均留置时间为5天.结论:胸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简单,不需特殊体位,易于固定和保留.为临床静脉留置血管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刘志红;温芳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冠心病的治疗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冠脉搭桥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PCI).作为近年发展起来并趋于技术成熟、疗效显著的PCI技术日渐受到广大患者及医生的欢迎.从2003年8月至2005年5月我院共为56例冠心病人行PCI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军;廖伟;钟一鸣;谢东明;谢东阳;刘海荣;王小萍;赖小芳;廖祥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美育与德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发挥其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因此,正确理解校园文化,探析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捍东;王雪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简称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就是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所以称之为超临界流体.
作者:程庚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荷载功能减弱,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属于身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生理状态,是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本病的早期治疗和及时采取的预防、护理等方法在阻止骨质疏松进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妍;翁莉萍;曾维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双目间接镜直视下与传统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30眼,第一组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第二组在直接检眼镜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种方法术后的解剖复位率和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第一组30例患者视网膜复位27例,解剖复位率90%,未复位3例,占10%,其中2例二次手术后成功复位,二次手术总计复位率96.6%.术后视力提高者27例,占90%.第二组30例,视网膜复位20例,占66.6%,未复位占10例点33.4%,术后视力提高20例,占66.6%.二者比较视网膜复位率及术后冷冻反应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比传统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成功率高.
作者:蒋贻平;曾祥云;王辉;唐爱东;刘万蓉;刘琳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产生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教师职务评聘制,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难以适应当前高校事业的发展,如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务聘任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高校内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是目前各高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如何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积极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也就成为各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急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邱悦群;徐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冷冻切片质量是术中病理诊断性的重要保证.由于术中病人在手术台上等结果,要求尽量缩短时间,因此,力争一次成功制成优质冷冻制片极为重要,固定剂的作用又在保障制片当中起到重要作用.我科目前运用丙酮固定剂在冷冻切片制片中的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军兰;张功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减少肿瘤化疗中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疗效.方法:通过10例次中晚期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输液化疗的临床观察,总结PICC配合全自动注药泵在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结果:PICC使用全自动注药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大剂量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
作者:曾小斌;夏晓红;钟秋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术中配合方法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48例病人进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结论:术前充分做好准备及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江萌;胡祥阳;刘海丽;黄清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在人工流产术中减轻受术者的痛苦,降低人工流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显得非常必要.我们采用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娟;徐文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砷剂、化疗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ATRA或砷剂诱导缓解后予化疗、砷剂、ATRA序贯治疗.结果:初治18例完全缓解,3例复发,2例死亡,至今无病生存率:80.9%.结论:ATRA的诱导缓解率高,砷剂能提高长期存活率.
作者:张敬东;朱雪梅;谢鹏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NDS减分幅度与丹参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郭宝明;曹锦绣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