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膜裂伤并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探讨

温鸿江;张华山;朱斯平

关键词:角膜裂伤,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裂伤联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有选择地对17例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急诊行角膜裂伤缝合联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大部份在0.2~0.6之间,佳达1.0.结论:有选择地对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实行角膜裂伤修补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三联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d+3: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初步报告

    皮肤血管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在有条件的地区,一般首先选用YAG激光治疗.我们自2003年5月至10月采用Nd+3:YAG激光治疗各类血管瘤99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有术前术后照片的)73例报告如下.

    作者:万春雷;孙传寿;刘福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了64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及诊疗、康复过程中的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水平.结果:好转41例,未愈或自动出院15例,死亡8例.定期随访3~6个月,14例生活能自理,25例能部分自理,10例不能自理.结论:单纯血糖升高者,以脑溢血多见,可能是应激引起;合并糖化血清蛋白升高者以脑梗塞多见,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黏度升高有关.使用胰岛素控制过高的血糖,在诊治脑卒中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血糖控制不良或较差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高,存活者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差、较慢.

    作者:高晓梅;万通;李桂英;廖跃光;阳小灵;谢东阳;刘先发;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附32例报告)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如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迅速进展,死亡率极高.因此,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成为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目的之一.我科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采用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6例,取得很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震宇;赖景春;熊士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腰神经根鞘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

    目的:为研究腰腿疼痛等疾病与腰神经根鞘的关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侧成人尸体的腰神经根鞘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1)从L1~L5,根鞘的长度、横径在逐渐增加,倾斜度在加大.(2)左、右根鞘的长度、横径基本对称.(3)由上到下,根鞘开口逐渐减至1孔.结论:(1)根鞘长度、横径的增加,与周围接触范围就加大,危险增大.(2)开口孔数的减少,鞘内的前、后根同时受累的机会就增加.

    作者:刘仰斌;王维洛;郭明宇;盛瑶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痛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的痛苦.方法:将鼻窦炎行内窥镜手术后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46例,以2组病人的情绪稳定、可忍受疼痛、晕厥先兆、晕厥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统计学χ2检验,2组病人的观察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前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促进鼻腔清理顺利进行,减少清理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慧莲;毛君晓;何佛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加于讨论.性服务小姐的手淫和不正常的性行为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孙传寿;万春雷;曾招林;肖日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下取出胆道蛔虫27例分析

    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1月,在胃镜直视下取出胆道蛔虫2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9~50岁,平均年龄30岁.蛔虫体长约6~9cm 15例,12~15cm 12例.发病时间短为3h,长为17天.在彩超下定位诊断10例,以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8例,在胃镜检查中发现胆道蛔虫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而确诊9例.27例均为蛔虫部分嵌入十二指肠乳头.

    作者:谢宁生;黄晓焰;蔡洪;兰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抗菌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分析15例难治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和抗菌治疗特点.结果:15例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合并有ARDS和MODS;早期抗G-菌治疗,肺部感染加重,联用抗G+菌治疗后,肺炎好转,休克才被纠正;细菌培养原发病灶全是G-菌、血液有或没有G-菌、痰中有或没有G+菌;7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休克周期.结论:难治性脓毒症休克常合并有G-和G+菌感染;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缩短休克时间.

    作者:蓝光明;付庆华;温步优;李智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远处种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附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内异症中较少见的一类--远处种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将22例远处种植的内异症与85例盆腔内种植的内异症比较,回顾分析远处种植的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远处种植的内异症的临床特点上,误首诊非妇产科,误治疗于非妇产科及误诊率,与盆腔内种植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病因学上,发病年龄、宫腔内手术史率及不孕史率,与盆腔内种植的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远处种植的内异症具有其临床特点:病因与盆腔内内异症无异;诊断上应掌握局部症状的多样性,了解其特点;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激素治疗等.

    作者:盛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在脊髓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平均5年.病变累及2~3个功能节段.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3分.病变部位全部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93.3%(28/30),优良率80%(24/30),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3.8分.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朱荣海;张乃夫;赖光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多种发病因素所导致的,其发病因素的种类及构成比例在国内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本院2000年~2002年5月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病因作出分析,以探讨本病的病因构成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黄朝鸿;谢鸿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83例早产儿呼吸衰竭分组,CPAP组36例,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仪治疗;高频喷射通气组47例,比较分析二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CPAP组治愈率83.3%(高频组57.4%);病死率11.1%(高频组23.4%);并发症发生率为8.3%(高频组25.5%).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具有早产儿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黎瑞春;江建华;李健;高鹏;秦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超诊断肾巨大错构瘤2例

    肾错构瘤是肾脏常见的实质性良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体积较大错构瘤比较少见.现将近期笔者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例巨大错构瘤报道如下.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肖文胜;任苓;谢谨捷;游宇光;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3例药物流产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药物流产不全诊断中的价值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对73例使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妇女的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流产不全者声像表现中宫腔内呈不规则斑状强回声16例,混合性团块54例,不规则胚囊样结构3例,均经清宫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邱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总结本院近四年来经CT检查手术证实21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8~78岁.上腹部疼痛20例,黄疸10例,发热4例.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作者:曾新晖;刘丽;陈宪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2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肝癌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二位[1,2].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B超是目前有较好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提高肝癌的确诊率,并有助于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等的鉴别[2].小肝癌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癌瘤[3,4],在临床检查中因癌肿小,比较容易漏诊,出现假阴性,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应用GE Vivid Five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确诊的2例小肝癌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谢谨捷;任苓;叶军;陈卫华;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葛贻珑;陈燕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钳石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输尿管疾病,以往多以开放性手术为主.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输尿管硬镜临床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部分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输尿管镜来治疗.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式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47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476例病例,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魏立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8例眼部感染真菌培养观察

    眼部感染症中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病原菌多为机会性致病真菌.我们将眼科送检角膜分泌物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惠英;黄日荣;钟来桂;叶小英;钟淑民;汪秀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芬太尼组(A组,50例)和瑞芬太尼组(B组,50例),两组均先分别静注芬太尼、瑞芬太尼后静注异丙酚1.5mg/kg诱导,A组静注芬太尼0.05mg,B组静注瑞芬太尼0.05mg,术中静脉追加异丙酚0.5mg/kg,观察SpO2、HR、MAP变化、异丙酚总用量、镇痛效果.结果: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具有药效、安全相似,但镇痛强,苏醒较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九江;安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3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皮内试验结果分析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国内外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荨麻疹与吸入过敏原有关[1].皮内试验是目前各种体内特异性过敏试验中应用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解慢性荨麻疹与吸入过敏原的关系及其相关过敏原的种类特点,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共对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过敏原的皮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芳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