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幸健;钱锐
目的:研究黄疸草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黄疸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含量及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黄疸草能明显降低CCl4中毒性小鼠血清ALT、血清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01),使SOD水平显著增高(P<0.001);能明显降低ANIT中毒性小鼠血清TBil的含量(P<0.00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黄疸草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结论:黄疸草对CCl4和ANIT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茜;周俐;吴维;周青;赵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什么的作用,以及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这是本文作者所思考和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善玖;刘国东;刘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57岁.因摔跤后左额部疼痛,右侧肢体活动欠佳2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后3小时左侧头痛加剧,伴呕吐,进而昏迷.体检:血压270/160mmHg,两侧瞳孔不等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同侧下肢肌力Ⅲ级,有高血压病史26年.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Ⅲ期、脑出血、脑疝.
作者:黎捍华;邱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脑干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3例脑干卒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结果:83例临床表现各异,痊愈47例,好转7例,院外死亡19例,院内死亡10例.结论:脑干卒中临床表现多样,极易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或周围性呼吸功能衰竭,其死亡率远较脑卒中高.
作者:梁仕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我院顽固性腹水住院患者65例,在常规的限水、限钠、强效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结果:经腹水浓缩治疗后能迅速缓解患者的腹胀、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改善肾功能,增加排尿量,增进食欲,且副作用少,有效率达86%.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病人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
作者:许飞;叶小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鼓膜修补的简易有效的佳方法.方法:采取颞肌筋膜,乳突骨膜等作为鼓膜移植物,用改良内植法修补鼓膜;结果:15例病人中术后一月复查,鼓膜成活率100%,听力提高平均21dBHL.结论:改良内植法修补鼓膜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韶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术后贫血的可行性,以减少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对异体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ASAⅠ-Ⅱ择期手术病人40例,预计术中失血量为总血量的10%~20%;病人血红蛋白≥110g/L,60岁≥年龄≥18岁,体重≥50Kg.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n=20),麻醉成功后所有病人于术前以羟乙基淀粉(6%贺斯200/0.5,HES)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输注速度为15ml*kg-1*h-1,术中出血以等量的HES补充,而其他液体的丢失用等量的林格氏液补充,出血量20%内不输血.A组均分别于手术当日、术后第3日、术后第7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并常规口服铁剂防止缺铁.B组不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其他同治疗组.A、B组均于手术当日、术后1、3、7、14日测定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A组RC于用药后三天开始升高,一周后明显增高,术后14天仍比用药前升高2倍,差异非常显著(P<0.001).B组RC也有升高.(2)HCT和Hb术后两组均较术前降低,术后治疗组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二周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围术期能减少病人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同时可以加快术后病人贫血倾向的恢复.
作者:叶军明;刘春棋;钟茂林;何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眼球剜除术后羟基磷灰石眶内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眼球剜除术后,羟基磷灰石巩膜内包埋,四条眼外肌分别缝合固定,前表面分层覆盖筋膜与结膜.结果:义眼座植入后眼窝饱满,义眼座直接与眼外肌相连,与对侧健眼活动度一致,改善了患者术后容貌,随访3月~1年,无1例发生排斥或外形不良,疗效满意.结论:羟基磷灰石眶内植入可使眼窝饱满及义眼活动,获得佳美容效果.
作者:唐爱东;曾祥云;王辉;蒋贻平;文道源;罗瑛;彭文轩;刘万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1例,10例采用分期静脉动化手术.结果:术后皮温恢复,足背动脉、动脉搏动增强或恢复,下肢坏死愈合或降低了截肢平面,症状改善,随访1年至5年半.结论:对没有流出道的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凤恩;钟宝元;黄志斌;段青;王小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而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成为中国思想解放的先导和动力,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动力,由而成为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前进的动力.
作者:罗南石;刘仰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13岁,汉族,因发育迟缓约8年就诊.患儿于5岁多开始出现行走不稳,并缓慢加重,同时发现身高生长缓慢,开始能上学,成绩优,现四肢变形,身材矮小,不能行走,遂中断学业,曾多方就诊,诊断不明,今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廖红群;刘跃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注射胶原酶.经半年后随访,有效率96%,优良率88%.结论: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损伤小;操作简单,而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减少.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掌握正确方法,不失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王宇川;詹伟健;程红平;官喜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局部关节上腔注射、关节盘后区注射、关节下腔注射.结果: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局部注射对关节囊、韧带及关节盘等处因损伤引起的炎症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尤其在急性期疗效更为显著.结论:此方法对基层开展此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年生;凌家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甲亢手术中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SPO2影响.方法:60例甲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在颈丛阻滞、高位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于入室后5分钟(基础值)和甲状腺肿物切下时(术中值)记录下BP、HR、SPO2,并同时取动脉血测定PaO2、PaCO2、pH.结果:颈丛阻滞组的病人术中值SBP、DBP、HR较术前基础值增高(P<0.05),高位硬膜外麻醉组的术中SBP、DBP、HR、PaO2、PaCO2、pH较术前基础值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结论:只要合理选择病人,控制局麻药浓度,加强术中管理,高位硬膜外麻醉对甲亢手术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进行选择.
作者:罗德兴;付汉雄;蓝胜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ORION颈前路钛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6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本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序的好转和恢复,植骨块术后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无钛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和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作者:姬广林;吴东保;利盛成;何澄;刘午阳;周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施行显微镜下直视手术后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原因及手术进行探讨.方法:对15例15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VR-C1~3)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冷凝裂孔由于后瓣翻转、玻璃体条索等原因,而使裂孔某个区域封闭不好,视网膜不能复位,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定期检查视力、眼压、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5例15眼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14眼,同术前1眼,术中2眼医源性裂孔,位于周边部,1眼后囊下性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10眼,0.1~0.3为4眼,1眼为HM/50cm.结论: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VR-C1~3)的患者在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不能达到封闭裂孔,视网膜复位困难的情况下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必要的.
作者:蒙云燕;黄素英;廖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比较异丙酚与不同剂量曲马多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探讨合理的麻醉方法.
作者:盛福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单一针刺疗法和复合针刺疗法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5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一体针刺和联合针刺(体针、皮肤针、耳针)组两组,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75.0%,复合针刺组总有效率96.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针刺疗法比单一针刺疗法疗效更高.
作者:邱春复;易运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眼球破裂伤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2例眼球破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眼球破裂伤只需一期精细缝合,大部分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球破裂伤视力不再是作为眼球摘除的唯一指标.
作者:汪自文;程红平;余美珍;吴美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川崎病病例,按常规进行心脏扫查,重点放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仔细观察、测量冠状动脉情况,然后采用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内血流情况.结果:本组31例病例中,有3例心脏属于正常范围,28例冠状动脉内径及管壁回声结构有不同改变;冠状动脉成像:于舒张期均可见从主动脉根部流入左右冠状动脉的红色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的佳的、可重复进行和无创伤的可靠检查方法.
作者:陈卫华;谢谨捷;叶军;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任苓;葛贻龙;陈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