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红;赵春艳;蔡天蕊;杨悦
目的:分析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7-09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性别、年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9株(约82.0%),革兰阳性球菌10株(约1.9%),真菌84株(约16.1%),检出率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约35.8%).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在70 ~79岁年龄组患者中检出率明显增高.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均>80%,但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普遍较低.结论:近两年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优先考虑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
作者:孙云晖;章婷;梁姗姗;王一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吡非尼酮脂质体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及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小鼠各组织中吡非尼酮的浓度.结果:吡非尼酮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吡非尼酮药时曲线AUC是对照组的1.82倍,体内滞留时间延长,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吡非尼酮脂质体组在小鼠心、肝、脾、肺、肾中吡非尼酮浓度分别在0.5h、4h、0.5h、4h、0.2h达高后开始降低,静脉注射吡非尼酮脂质体后4h内肺中吡非尼酮的平均浓度较其他组织中显著升高.结论:载药脂质体明显改变吡非尼酮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和在小鼠组织中的靶向定位特征,吡非尼酮脂质体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特征.
作者:胡艳秋;胡俊华;于莲;苏瑾;杨春荣;孙维彤;平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缝合与不缝合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创的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9~12收治的160例下颌近中阻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80例创面予以缝合,对照组80例创面不予以缝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在拔牙后7d有无拔牙后出血,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拔牙后出血,感染,干槽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牙患者创口予以缝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利于创口愈合.
作者:周媛媛;李善昌;张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超诊断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与宫角妊娠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间质部妊娠患者和38例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点,(1)观察妊娠囊的大小,妊娠囊在宫角的位置,妊娠囊与宫腔是否相通且距宫腔及子宫外侧浆膜层的距离;(2)妊娠囊周围包膜的完整性与肌层的厚度;(3)孕囊周边血流分布与频谱特征.结果: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孕囊距宫腔的距离、孕囊周边肌层厚度等方面的超声特点,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孕囊周围肌层的完整性、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值等超声特点,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联合阴道彩超对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立红;邹晓娉;黄雪兰;王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酸度条件下混合标准品(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电化学行为,为细胞裂解液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归属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法对混合标准品及细胞裂解液进行单线扫描,对比分析细胞裂解液电化学信号的归属,同时对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佐证电化学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检测不同酸度条件下混合标准品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变化,分析酸度对电化学法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混合标准品溶液和细胞裂解液分别在0.68V和1.00V左右出现了两个较大的响应信号,可以归属为黄嘌呤和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混合峰.在pH=7.4、pH =7.2和pH =7.0的缓冲溶液中,黄嘌呤和鸟嘌呤混合峰出峰位置从0.67V处逐渐移动到0.71V处,腺嘌呤和次黄嘌呤混合峰出峰位置从1.00V处逐渐移动到1.03V处.结论:随着pH值的降低,标准品的电化学响应信号不断向高电位方向移动,混合标准品与细胞裂解液电化学响应信号位置的微小差别在于其酸度的差异.
作者:张静;于佳南;王书红;于瑞霞;崔继文;高洪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右关托咪啶辅助局麻在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颌面外科行腮腺浅叶及/或腮腺区肿物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均以1%的利多卡因30mL做浸润麻醉.在手术开始前20min,D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大于10min,之后以0.2~0.5μg/(kg·h)进行维持;C组静脉泵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至病理标本离体时停止泵药.记录两组患者泵药前(T0)、负荷剂量泵注结束时(T1)、手术开始时(T2)、解剖面神经时(T3)、病理标本离体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加用镇痛药物的几率.结果:D组患者在T1、T2、T3、T4、T5时点SBP、DBP和HR有所上升,较To时差异无统计学(P>0.05),C组患者在T1、T2、T3、T4、T5时点SBP、DBP和HR持续升高,较T0时差异有统计学(P<0.05),在T1-T5时D组患者SBP、DBP和HR均低于同时刻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加用喷他佐辛的几率大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具有镇痛镇静及维持循环系统稳定的作用,能够增加老年患者对术中操作的耐受性.
作者:余立荣;邓文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利用RNA沉默(RNAi)技术抑制AQP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肺腺癌SPC-A-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AQP1 siRNA转染入肺腺癌SPC-A-1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载体为空白载体组,未做处理为阴性对照组,利用CCK-8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试验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迁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值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Transwell试验中细胞迁袭能力降低(P<0.05);空白载体组与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段细胞增殖率、凋亡率、细胞迁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AQP1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其迁袭力.
作者:王春玲;李九越海;李爽;牛文斌;徐意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低领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2015-07 ~2017-07年龄50岁以下患者48例为研究组,选同期年龄在51岁以上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结肠癌病理类型分为低分化、未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等,研究组共有32例,对照组有14例,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腺癌症状进行观察,研究组有20例,对照组有42例,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三至五年的生存几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的生存几率要明显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龄结肠癌与高龄结肠癌比较,低龄结肠癌在进行确诊时,分期较晚,组织学的分化程度较低,病理性特征的恶化程度较高,预后效果差,生存率低.对结肠癌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低龄结肠癌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黄庆文;李良奇;阙丽琳;杨丽;陈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脊液IgG指数和寡克隆带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3-01 ~2015-07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以及血清标本,同时选择同期非多发性硬化对照组,其中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32例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观察多发硬化组及对照组的总蛋白及白细胞计数、IgG指数及IgG合成率、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患者及外周神经系统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例数较阴性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2、5.768,P<0.05),而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患者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1.043,P<0.05).与对照组相比,寡克隆区带、IgG指数级IgG合成率对于多发硬化组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0、10.810、8.340,P<0.05).与寡克隆区带阴性相比,寡克隆区带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更多,总蛋白水平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1、6.316,P<0.05),而IgG指数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1,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率较低,非多发性硬化患者也具有寡克隆区带;寡克隆区带、IgG指数和IgG合成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金李;张东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于2016-01~2017-01就诊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滋阴活血汤,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对照组给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脏包膜下1 cm处的VTQ值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效果较好,对改善肝脏包膜下VTQ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宇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从工艺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从工艺角度提出了新的思路,即通过优化提取的醇沉工艺来提高产品的连翘苷含量.结果:通过提取工艺筛选,得出佳醇沉工艺条件,即醇沉乙醇浓度为85% ~ 87%,醇沉液含醇量为70%;静置温度为4~8℃;静置时间为24h.结论:按照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制备得到的抗病毒口服液连翘苷含量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刘兴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脑卒中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确血浆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10 ~2017-05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A组(脑卒中)患者50例,B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C组(健康对照)36例,测定各组Hcy、血脂系列、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A组及B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0.45±11.78) μmol/L、(20.31±12.97) μmol/L,A组及B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及B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分别为(72.20±16.96)μmol/L、(81.29±27.57) μmol/L,A组及B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 0.01),A组及B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6.0%及90.6%,A组及B组高Hcy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筛查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凤玲;张培培;黄佳滨;陈丽霞;隋小芳;魏艳丽;罗转转;傅联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小潮气量组(对照组)及个体化通气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及高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时监测呼吸力学指标,指导呼吸参数的设置,实施个体化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三个时间段的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28d病死率、机械通气及住重症医学科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机械通气3、7d后,患者的PH值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机械通气及住重症医学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监测呼吸力学指标制定个体化通气策略用于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通气效果和氧合指数,减少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冼燕珊;周立新;莫韶妹;曾添辉;温伟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PCI冠心痛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WHOQOL-100、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WHOQOL-100、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可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家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betatrophin与胎球蛋白A(Fetuin-A)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按照BMI分为4组:健康体检者<25kg/m2对照组(N1)30例,BMI≥25kg/m2的对照组(N2)30例,BMI< 25kg/m2的T2DM(DM1)30例,BMI≥25kg/m2的T2DM(DM2)30例.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Betatrophin、Fetuin-A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HbA1C)、C肽、空肚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DM2组Betatrophin、FetuinA均高于DM1组、N2、N1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tuin-A与Betatrophin呈正相关,且均与IR、TG、TC、FPG、HbA1C、BMI、WHR、腰围、体重呈正相关(P<0.05),与ISI呈负相关(P<0.01).IR和腰围是FetuinA的独立危险因素.BMI、TG、FPG是Betatroph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etuinA与Betatrophin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均可能成为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新靶点.
作者:邓洁;邓浩;石鑫;于叶叶;谭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孕期金雀异黄素干预对母鼠肥胖的影响.方法:在高脂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金雀异黄素的含量分别为5400ppm、1800ppm、600ppm和0ppm.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结果:金雀异黄素干预2周后,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其他三组相比(P<0.05);干预1周后高剂量组的摄食量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其他三组相比食物利用率较低,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显著降低孕期母鼠的体重,减少其摄食量.
作者:吴雅冬;田蕊;胡玉红;朱紫薇;夏文焱;刘艳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调强放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12~2016-12所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吕晓平;张秋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ERK蛋白和JNK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K和JNK的表达程度.结果:(1)胃癌中ERK表达阳性率为63.3% (38/6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7%(10/60) (P<0.05),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癌肿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2)胃癌中JNK的表达阳性率75.0%(45/6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1.7%(13/60),JNK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RK和JNK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作用,对研究胃癌与ERK和JNK转导途径、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杰;陈振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葛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03~2017-04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方式,并分为选择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33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我院综合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33例),分析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再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66例患者的显效25例,有效31例,总有效54例,总有效率为84.8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72.7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2±8.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34±10.0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溶检用于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静脉溶栓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王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