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荣;邓文伟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DNA酶(EDRz)对大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抑制作用,进而证实EDRz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照组为弹力蛋白酶灌注的腹主动脉瘤组(AAA组),实验组为弹力蛋白酶灌注后经EDRz治疗的EDRz组.分别术前,术后28d测量腹主动脉直径.应用q-PCR方法检测动脉瘤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mR-NA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DRz组动脉直径明显小于AAA组(AAA组:3.11±0.103,EDRz组:2.27±0.096,P< 0.05).与AAA组相比,EDRz组Egr-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AAA组:1.094±0.066,EDRz组:0.603±0.0448,P <0.05).结论:Egr-1 DNA酶(EDRz)能特异性的降低EgT-1基因的表达并能够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董海鹏;刘程伟;徐桂超;王石;金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12~2016-12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实验对象,其中并发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为42例,定义为研究组,并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为42例,定义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统计研究实验数据,研究组心电图改变异常现象检出率为(85.71%),参照组心电图改变异常检出率为(57.14%);同时研究组心率失常(50.00%)要高于参照组(19.05%),房室肥大异常率(73.81%)也高于参照组(33.33%),ST-T变化也高于(61.90%)参照组(21.43%),QT延长(57.14%)也高于参照组(19.05%);另外,部分病情好转患者心电图异常现象(78.57%),而病情恶化且发生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现象为(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对患者自身的心脏损伤较为明显,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可以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患者脑卒中发生事情,对患者实际病情推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姜红;代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孕期金雀异黄素干预对母鼠肥胖的影响.方法:在高脂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金雀异黄素的含量分别为5400ppm、1800ppm、600ppm和0ppm.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结果:金雀异黄素干预2周后,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其他三组相比(P<0.05);干预1周后高剂量组的摄食量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其他三组相比食物利用率较低,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显著降低孕期母鼠的体重,减少其摄食量.
作者:吴雅冬;田蕊;胡玉红;朱紫薇;夏文焱;刘艳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引导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届临床专业的实习生60例,对其进行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引导式教学法.观察学生满意度、教学效果以及考核结果.结果:满意度为96.7%.在理论与操作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操作积极性、自学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方面方面的考核成绩分别是(3.63±0.41)分、(3.86 ±0.36)分、(3.72±0.25)分、(3.86±0.21)分、(3.77±0.18)分、(3.86±0.16)分.终的临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为(92.25 ±4.29)分.结论: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引导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普外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值得在临床带教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德望;王跃生;李英夫;陈颖;杨春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03我院9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模式+肠内营养支持.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2%(47/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1.84% (45/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级护理模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及治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利用RNA沉默(RNAi)技术抑制AQP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肺腺癌SPC-A-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AQP1 siRNA转染入肺腺癌SPC-A-1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载体为空白载体组,未做处理为阴性对照组,利用CCK-8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试验检测沉默AQP1基因对SPC-A-1细胞迁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值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Transwell试验中细胞迁袭能力降低(P<0.05);空白载体组与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段细胞增殖率、凋亡率、细胞迁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AQP1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其迁袭力.
作者:王春玲;李九越海;李爽;牛文斌;徐意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围术期护理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应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细胞病理学是组织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查,对有症状或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是癌前病变和癌进一步检查的基础,可对高危人群或防癌筛查、诊断肿瘤、肿瘤治疗后随访、认识癌前病变、提示良性病变.包括细针穿刺细胞学(针吸细胞学)、脱落细胞学两部分.其诊断是根据观察细胞形态特征,以组织学为基础分析细胞来源和改变,结合病史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优点是取材简便快速、损伤小,患者易接受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曲灿华;孙玉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木桶理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器械遗失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06 ~2017-06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受的外来器械687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5-05~2016-05消毒供应中心接受的外来器械623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管理,观察组予以新木桶理论管理.统计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96.22%)较对照组(81.86%)高,观察组湿包率(3.35%)、器械遗失率(0.44%)较对照组(9.15%、2.89%)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木桶理论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可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并降低器械遗失率.
作者:王雷艳;刘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与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60例,按照BMI水平分为正常体重糖尿病组(T2DM-NW组)及超重肥胖糖尿病组(T2DM-OB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NGT),同样分为正常体重组(NGT-NW组)及超重肥胖组(NGT-OB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vaspin及RBP-4水平.结果:各组间血清vaspin、RBP-4水平依次为:T2DM-OB组>NGT-OB组>T2DM-NW组>NGT-N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vaspin与体重、BMI、腰围、WHR、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533,0.595,0.603,0.622,0.530,0.536,P<0.01);RBP-4与体重、BMI、腰围、BMI、FIns、HOMA-IR呈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533,0.595,0.603,0.622,0.530,0.536,P<0.01);血清vaspin与RBP-4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WHR和FIns是vaspin独立相关因素;BMI、WHR和HOMA-I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vaspin和RBP-4与HOMA-IR、BMI、WHR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该两种脂肪源性细胞因子可能在T2DM、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石鑫;于叶叶;邓洁;谭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7-09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性别、年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9株(约82.0%),革兰阳性球菌10株(约1.9%),真菌84株(约16.1%),检出率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约35.8%).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在70 ~79岁年龄组患者中检出率明显增高.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均>80%,但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普遍较低.结论:近两年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优先考虑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
作者:孙云晖;章婷;梁姗姗;王一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超诊断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与宫角妊娠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间质部妊娠患者和38例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点,(1)观察妊娠囊的大小,妊娠囊在宫角的位置,妊娠囊与宫腔是否相通且距宫腔及子宫外侧浆膜层的距离;(2)妊娠囊周围包膜的完整性与肌层的厚度;(3)孕囊周边血流分布与频谱特征.结果: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孕囊距宫腔的距离、孕囊周边肌层厚度等方面的超声特点,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孕囊周围肌层的完整性、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值等超声特点,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联合阴道彩超对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立红;邹晓娉;黄雪兰;王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测胃转流术(Roux-en-Y,RYGB)后2型糖尿病(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的改变,为RYGB治疗T2DM提供理论依据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手术组(A=10),假手术组(B=10),糖尿病对照组(C=10),健康对照组(D=10),其余大鼠备用.糖尿病大鼠造模: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d后,给予其腹腔内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30mg/kg进行造模,比较各组大鼠手术前后体质量(bodymass,BM)、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insulin,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肩胛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BAT细胞平均半径.结果:A组大鼠糖尿病指标较B、C组大鼠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增高;手术组大鼠较糖尿病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的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棕色脂肪细胞平均半径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糖尿病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YGB能在降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同时促进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增多,RYGB可能通过促进大鼠体内白色脂肪棕色化的途径实现改善机体IR.
作者:谭柏宏;张立海;王跃生;黄文丽;尹智冲;丁涵;薛景彬;王树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脊液IgG指数和寡克隆带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3-01 ~2015-07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以及血清标本,同时选择同期非多发性硬化对照组,其中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32例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观察多发硬化组及对照组的总蛋白及白细胞计数、IgG指数及IgG合成率、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患者及外周神经系统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例数较阴性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2、5.768,P<0.05),而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患者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1.043,P<0.05).与对照组相比,寡克隆区带、IgG指数级IgG合成率对于多发硬化组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0、10.810、8.340,P<0.05).与寡克隆区带阴性相比,寡克隆区带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更多,总蛋白水平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1、6.316,P<0.05),而IgG指数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1,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率较低,非多发性硬化患者也具有寡克隆区带;寡克隆区带、IgG指数和IgG合成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金李;张东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三个浓度梯度的桦木酸直接作用于Hela细胞后,对其在增殖周期过程中变化.方法: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经胰酶消化重悬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继续培养24h,然后分组并分别用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桦木酸处理48h.分别提取经桦木酸处理后的各组Hela细胞的总蛋白.通过MTT法和Western blot法,对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相关蛋白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各组经桦木酸处理后的Hela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随浓度升高表达逐渐下降,而P16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同时,参与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也随浓度的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桦木酸能通过影响Hela细胞的生长周期,来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培军;孙权;陈乃峰;韩曦;钟堂武;张东东;扈清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脑卒中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确血浆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10 ~2017-05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A组(脑卒中)患者50例,B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C组(健康对照)36例,测定各组Hcy、血脂系列、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A组及B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0.45±11.78) μmol/L、(20.31±12.97) μmol/L,A组及B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及B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分别为(72.20±16.96)μmol/L、(81.29±27.57) μmol/L,A组及B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 0.01),A组及B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6.0%及90.6%,A组及B组高Hcy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筛查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凤玲;张培培;黄佳滨;陈丽霞;隋小芳;魏艳丽;罗转转;傅联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孕酮、β-HCG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等联合检测在早孕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3 ~ 2016-07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34例早孕期孕妇,依据孕妇的检查表现将其分成研究组(正常孕妇,68例)与对照组(有先兆流产表现的孕妇,66例);所有入选孕妇均对其实施孕酮、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等指标的测定,观察分析组间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入选孕妇的相关检查操作均完成后,对组间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观察对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分析组间孕妇各项指标的倍增良好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对组间孕妇的妊娠成功率观察对比,研究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早孕期间对其实施孕酮、β-HCG及甲状腺激素等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可对孕妇是否存有先兆流产进行准确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熟能;吴长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施以联合吗啡皮下注射以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优势.方法:在我院接受晚期肝癌介入术治疗后接受疼痛护理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施以联合吗啡皮下注射与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施以吗啡皮下注射,利用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介入治疗后的12h、24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有效降低,并且有着较低的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晚期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施以吗啡皮下注射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缓解疼痛效果良好,优势显著.
作者:何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择选我院2015-01~2017-03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经颅直流电刺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钟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小潮气量组(对照组)及个体化通气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及高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时监测呼吸力学指标,指导呼吸参数的设置,实施个体化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三个时间段的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28d病死率、机械通气及住重症医学科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机械通气3、7d后,患者的PH值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机械通气及住重症医学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监测呼吸力学指标制定个体化通气策略用于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通气效果和氧合指数,减少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冼燕珊;周立新;莫韶妹;曾添辉;温伟标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