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柏宏;张立海;王跃生;黄文丽;尹智冲;丁涵;薛景彬;王树卿
目的:观测胃转流术(Roux-en-Y,RYGB)后2型糖尿病(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的改变,为RYGB治疗T2DM提供理论依据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手术组(A=10),假手术组(B=10),糖尿病对照组(C=10),健康对照组(D=10),其余大鼠备用.糖尿病大鼠造模: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d后,给予其腹腔内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30mg/kg进行造模,比较各组大鼠手术前后体质量(bodymass,BM)、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insulin,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肩胛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BAT细胞平均半径.结果:A组大鼠糖尿病指标较B、C组大鼠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增高;手术组大鼠较糖尿病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的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棕色脂肪细胞平均半径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糖尿病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YGB能在降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同时促进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增多,RYGB可能通过促进大鼠体内白色脂肪棕色化的途径实现改善机体IR.
作者:谭柏宏;张立海;王跃生;黄文丽;尹智冲;丁涵;薛景彬;王树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脑卒中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确血浆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10 ~2017-05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A组(脑卒中)患者50例,B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C组(健康对照)36例,测定各组Hcy、血脂系列、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A组及B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0.45±11.78) μmol/L、(20.31±12.97) μmol/L,A组及B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及B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分别为(72.20±16.96)μmol/L、(81.29±27.57) μmol/L,A组及B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 0.01),A组及B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6.0%及90.6%,A组及B组高Hcy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筛查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凤玲;张培培;黄佳滨;陈丽霞;隋小芳;魏艳丽;罗转转;傅联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PCI冠心痛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WHOQOL-100、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WHOQOL-100、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可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家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7-09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性别、年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9株(约82.0%),革兰阳性球菌10株(约1.9%),真菌84株(约16.1%),检出率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约35.8%).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在70 ~79岁年龄组患者中检出率明显增高.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均>80%,但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普遍较低.结论:近两年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优先考虑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
作者:孙云晖;章婷;梁姗姗;王一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2016-05我院9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近期治疗效果以及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1.70%(29/47)高于对照组38.30%(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局部控制率76.60% (36/47)高于对照组53.19%(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穆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期刊编辑出版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辑人员不断转变思想,适应新形势下的期刊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规范化意识、精品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市场营销意识,推进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英敏;江清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辛伐他汀在促进大鼠下颌骨新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哪种途径更有利于新骨的诱导形成.方法:选用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建立大鼠双侧下颌骨模型试验(实验动物一侧下颌骨为实验侧而另一侧为对照侧),其中A组为外科植入组;B组为多次注射组.分别在术后第3、7、24、90天二氧化碳窒息的方法处死实验大鼠.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新骨的形态以及各类细胞比例;三点弯曲试验测试新骨的强度以及通过长期效果来评价那种途径更有利于新骨形成.结果:镜下见两组骨表面附近均仅有少量炎症细胞,但细胞浸润范围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B组新骨强度以及大折断力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A组差异就不明显(P>0.05).结论;多次注射辛伐他汀能更好的促进新骨形成
作者:牛恒;刘屹嵩;符增涛;闫征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10 ~2017-02共80例混合痔术治疗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静脉镇痛组进行常规静脉镇痛,穴位埋线组给予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混合痔术后疼痛缓解率;术后疼痛开始出现时间、混合痔术后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干预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穴位埋线组混合痔术后疼痛缓解率高于静脉镇痛组(P<0.05);穴位埋线组术后疼痛开始出现时间晚于静脉镇痛组,混合痔术后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静脉镇痛组(P<0.05);干预后8h和24h静脉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静脉镇痛组,干预后7天穴位埋线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确切,可延迟疼痛出现时间,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发挥持久镇痛作用,加速疼痛消失,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岳燕花;宋晓锋;周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7~2016-07我院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h PBG、FBG、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5/43)低于对照组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耱尿病,能降低患者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万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CRP与D-二聚体伴以超声心动图的联合使用,对动脉夹层进行相应的诊断性研究,为重患赢得更多的治疗机会.方法:选取40例各项指标均符合该项研究要求的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性治疗的对象,研究治疗过程中,在单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主动脉夹层患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且每组研究性治疗组中均包含20例待治疗患者.具体治疗过程中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组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D-二聚体、CRP的联合检查;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的患者予以D-二聚体、CRP方面的检查.结果:经过心脏病症检查后,对两组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后得出:主动脉夹层患者组心脏检查的过程中因采用了联合检查法,其检查结果与普通CRP与D-二聚体急性心肌梗死组检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前者所检查特征值高于后者.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程度的过程中,联合检查法的灵敏度要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法.结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实际过程中,CRP与D-二聚体伴以超声心动图的联合检查法,较普通检查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
作者:杜淑华;梁阔鹏;王晓晨;徐晓霞;徐爱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β防御素1,2(HBD-1,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分为两组,选取2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和正常患者唾液中三种因子的含量.结果: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HBD-1,2和IL-1β三者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D-1,2在患者唾液中的表达与IL-1β成正相关.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HBD-1,2和IL-1β的含量变化,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有关.
作者:孔令兵;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缝合与不缝合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创的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9~12收治的160例下颌近中阻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80例创面予以缝合,对照组80例创面不予以缝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在拔牙后7d有无拔牙后出血,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拔牙后出血,感染,干槽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牙患者创口予以缝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利于创口愈合.
作者:周媛媛;李善昌;张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03~2017-04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方式,并分为选择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33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我院综合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33例),分析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再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66例患者的显效25例,有效31例,总有效54例,总有效率为84.8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72.7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2±8.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34±10.0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溶检用于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静脉溶栓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王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干扰素α-1b联合甘草酸苷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于我院选择8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板蓝根与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给予干扰素α-1b联合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消肿时间均比对照组优,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对较差(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甘草酸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能阻止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促进患者尽快痊愈.
作者:韩卫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脊液IgG指数和寡克隆带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3-01 ~2015-07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以及血清标本,同时选择同期非多发性硬化对照组,其中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32例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观察多发硬化组及对照组的总蛋白及白细胞计数、IgG指数及IgG合成率、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患者及外周神经系统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例数较阴性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2、5.768,P<0.05),而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患者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1.043,P<0.05).与对照组相比,寡克隆区带、IgG指数级IgG合成率对于多发硬化组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0、10.810、8.340,P<0.05).与寡克隆区带阴性相比,寡克隆区带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更多,总蛋白水平更高,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1、6.316,P<0.05),而IgG指数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1,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寡克隆区带阳性率较低,非多发性硬化患者也具有寡克隆区带;寡克隆区带、IgG指数和IgG合成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金李;张东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ERK蛋白和JNK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K和JNK的表达程度.结果:(1)胃癌中ERK表达阳性率为63.3% (38/6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7%(10/60) (P<0.05),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癌肿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2)胃癌中JNK的表达阳性率75.0%(45/6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1.7%(13/60),JNK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RK和JNK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作用,对研究胃癌与ERK和JNK转导途径、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杰;陈振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调强放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12~2016-12所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吕晓平;张秋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NEF)的舒张功能不全分级来探究与血清脑钠肽(BNP)浓度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65例.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65例为对照组.根据《2016 ASE/EACVI指南与标准》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功能相关指标参数;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BNP浓度水平;将两组患者舒张功能不全分级与血BNP浓度水平比较,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程度加重,实验组血BN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舒张功能障碍分级的等级与血BNP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338,P<0.05).结论:应用RT-3DE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与血BNP的结合,可提高超声心动图对HFNEF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文君;宋猛;张柏松;王繁博;徐景俊;荣蓉;贾文婷;郝冰冰;王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12~2016-12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实验对象,其中并发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为42例,定义为研究组,并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为42例,定义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统计研究实验数据,研究组心电图改变异常现象检出率为(85.71%),参照组心电图改变异常检出率为(57.14%);同时研究组心率失常(50.00%)要高于参照组(19.05%),房室肥大异常率(73.81%)也高于参照组(33.33%),ST-T变化也高于(61.90%)参照组(21.43%),QT延长(57.14%)也高于参照组(19.05%);另外,部分病情好转患者心电图异常现象(78.57%),而病情恶化且发生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现象为(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对患者自身的心脏损伤较为明显,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可以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患者脑卒中发生事情,对患者实际病情推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姜红;代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转慢性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01~ 2016-12收治的198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转慢性患儿,并对这类患儿为何会从急性转换为慢性进行研究,以此了解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是如何从急性转慢性.本次将分为两组进行对比,以便于更好的研究此疾病.结果:治愈组治疗前血小板(18.62±13.98)×109,治疗前MPV(10.25±3.54)fL,治疗前POW(0.18±0.02),骨髓巨核数227个,原始与幼稚细胞数3个,颗粒型巨核数(28.69±14.25)个,慢性组治疗前血小板(20.14±13.67)×109,治疗前MPV(10.54±4.45)fL,治疗前POW(0.21±0.08),骨髓巨核数261个,原始与幼稚细胞数4个,颗粒型巨核数(30.15±12.54)个,以上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愈组血小板上升时间(1.45±0.12)d,血小板升值正常时间(3.59±2.21)d,慢性组血小板上升时间(3.98±2.45)d,血小板升值正常时间(9.68±4.62)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愈组与慢性组的血型与发病年龄均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早期治疗而言,大量的丙种球蛋白是必不可免的,且通过结果的数据来看,治疗时血小板回复时间晚、O Rh(D)+血型是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从急性转为慢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莉;曹广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