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施亚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小儿, 重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 2017-01我院收治的SMPP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与研究组(n=70),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1% (67/7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57% (5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SR、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SMPP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发烧、咳嗽消退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2013-10~2017-10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均治疗3d.统计两组临床症状(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对照组12.0%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03 ~ 2017-09急诊收治的9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胸痛胸闷13.04%,心律失常12.50%,凝血功能障碍7.81%,肺部感染15.63%,其它7.81%,对照组胸痛胸闷28.13%,心律失常31.25%,凝血功能障碍37.50%,肺部感染6.25%,其它23.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死亡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预后改善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积水53例和肾脓肿32例需行肾造瘘术引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简称导管组:肾积水28例;肾积脓15)和传统肾造瘘治疗组(简称传统组:肾积水25例;肾积脓17例)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回顾分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其他少数病例(肾周积脓、多囊肾出血后合并感染、肾周积血吸收不良、肾结核性脓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分析肾积水,肾脓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时间,结果显示导管组与传统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少数病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因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临床依从性高,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泌尿外科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迟宝进;李玉芝;郭玉刚;曹会峰;郝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服务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5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围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6.60%(36/47) (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可促进术后康复,易于患者接受,满意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地氯雷他定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11 ~2017-11所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递减用药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风团数量、风团面积、瘙痒程度、发病持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对比,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地氯雷他定递减用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具有极大作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具有显著改善.

    作者:蔡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IL-37与IL-1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痰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共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37与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IL-37及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圆圆;孙云晖;鲍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05~2018-05在我院妇科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切除肿瘤直径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的94.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切口疼痛、性功能障碍、盆腔黏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肌瘤清除干净,且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符合患者的需求和外科手术发展趋势.

    作者:马晓丹;刘洋;吴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03~2018-03本院90例胆结石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干预前、术后出院时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出院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82.22% (P<0.05).结论: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改善其术后出院时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胆囊切除术中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住院时间、护理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在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具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邓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8-0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58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n=67)和死亡组(n=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对生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并根据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存活时间1 ~50个月,平均(28.56±2.34)月,且其生存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低.经COX回归模型分析,与AMI合并CS患者出院以后的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有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以及年龄.结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年龄是其院外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故早期进行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蕾;王娜;王书飞;李宗赢;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技能操作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2013级MBBS留学生的两个班中各抽取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第一组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二组为实验组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录制反馈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操作测试的方法评价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效果.结果:视频反馈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技能考核中平均成绩为(79.67±14.85)分优秀率30.0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佟秀凤;刘晓宇;于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2~2017-02共8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关节镜下常规关节清理术,关节镜微骨折组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软骨损伤疗效水平;感染、关节炎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分数、膝关节功能状态的评估分数.结果:关节镜微骨折组膝关节软骨损伤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微骨折组感染、关节炎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分数、膝关节功能状态的评估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关节镜微骨折组视觉模拟疼痛分数、膝关节功能状态的评估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肯定,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和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肺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10 ~ 2017-11期间PDR-Ab感染肺炎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均治疗7d.统计两组康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APACHEⅡ评分、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肺部阴影消失、机械通气及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 (36/39)高于对照组74.36% (29/39) (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64.10% (25/39)高于对照组41.03%(16/39) (P<0.05).结论:PDR-Ab感染肺炎采取替加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利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

    作者:冯永海;郭涛;郭迪;金东东;胡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转子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转子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对象为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转子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动力髋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X线显示骨折复位愈合情况等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转子骨折采用动力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机体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亮;杨广杰;周炳康;王胜利;郭庆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均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 (2/44),低于对照组22.73%(10/44) (P< 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艳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于2017-01 ~2018-01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同组对比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情况的改善(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4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后,疗效可靠,可有效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产生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PBL)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6 ~2014-06我院见习的行常规教学的普外科临床学生6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07 ~2017-07我院见习的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普外科临床学生6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期末考核总成绩及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期末考核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学习主动性、思考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实际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海;王娇;程开;王跃生;赵海丰;黄文丽;尹彦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ast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三节段腰椎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M ast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治疗多节段腰椎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01~2016-01本院52例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26例接受Mast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辅助下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6例接受开放手术.结果:采用x2检验,微创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175~260min和176~228min,平均200.69min和197.3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0~1500mL和590~1850mL,平均611.35mL和1106.92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平均值为7.2月.利用改良M acnab标准在末次随访时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微创组优良率为73.08%,开放组优良率为80.7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Mast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下治疗多节段腰椎可以获得同样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孙月钊;强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作用和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03~2018-03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6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

    作者:侯晓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左卡尼丁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06 ~2017-11共120例行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卡尼丁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RBC、HCT、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降低肾性贫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谢鸣部;黄智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