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霄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65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IMP-1和MMP-26的表达情况.结果:TIMP-1及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2% (49/74)和63.51% (47/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38%(23/65)和26.15%(17/65);并且MMP-2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TIMP-1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6和TIMP-1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且MMP-26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彩霞;王桂梅;刁为英;朱晓萍;丁成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03~2018-03本院90例胆结石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干预前、术后出院时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出院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82.22% (P<0.05).结论: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改善其术后出院时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04 ~2017-05符合该症患者84例,实施分组处理,其中A组(42例):常规护理;B组(42例)护理干预+基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疗效显示:A组78.57%,B组95.24%,B组高(P<0.05),且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A组健康感觉(87.69±4.05)分,躯体感觉(3.17±0.48)分,生活满足感(15.87±4.03)分;B组健康感觉(110.46±3.28)分,躯体感觉(9.27±2.54)分,生活满足感(27.45±3.24)分,B组优(P<0.05).结论:该症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模式,可应对损伤,并促康复,改善评分,并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冯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2013-10~2017-10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均治疗3d.统计两组临床症状(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对照组12.0%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采取口服避孕药或放置曼月乐,观察预防疾病复发的效果.方法:2015-04~2017-07本医院收入及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随机法,各35例,参照组术后采取口服避孕药预防复发,实验组术后放置曼月乐预防复发,观察并计算2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值和复发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值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合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展示数值检测及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放置曼月乐的效果或术后口服避孕药效果均比较好,避孕药和曼月乐均能预防息肉复发,需要参考合适方式.
作者:景秀菊;王秀琴;王艳虹;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及依从性情况.方法:将10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实验组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干预4周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大,两组评分值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和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也较高,有效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余小瑜;翁依妹;李小华;易耀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腔隙性脑梗死(U)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 ~2018-03我院“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步长脑心通胶囊,均治疗7d.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Li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丁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异位内膜中Caveolin-1、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1 ~2017-06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巧克力囊肿患者20例(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20例(对照组),实验组取巧囊壁,对照组取卵巢囊肿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aveolin-1、VEGF在两组的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Caveolin-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mam等级相关分析EMT患者异位内膜中Caveolin-1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873,P<0.05).根据r-AFS分期法,Caveolin-1的Ⅲ-Ⅳ期患者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Ⅰ-Ⅱ期高,VEGF的高低与分期与否无明显关系.结论:Caveolin-1、VEGF表达异常,可能是异位内膜种植、生长、侵袭以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Caveolin-1下调可能解除对VEGF的抑制,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对于内异症内膜细胞的种植和转移十分重要.
作者:胡玉红;沈琦;冯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眼创伤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07~2017-02在院治疗的眼创伤患者98例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9例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创伤患者的满意率能够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能够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丽萍;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2~ 2017-11收治的新生儿窘迫综合征43例,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分析两组患者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6h、24h后,其血气分析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整体而言,A组患者的持续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志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淀粉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尿淀粉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可快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慧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痰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共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37与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IL-37及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圆圆;孙云晖;鲍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12~2017-12收治的行介入性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35.15±8.7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14±11.64)分,而生活质量评分(8.76±0.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9±0.62)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均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6.7%,而护理总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7%,统计学差异显著(x2分别为4.227、6.998,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采取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5~2017-05我院收治的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2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36,予以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36,予以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对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庆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02 ~2018-02收治的5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按就诊序号进行分组,单号的26例为观察组,双号的26例则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能有效提高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并缩短患儿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东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5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围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首次排气、术后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6.60%(36/47) (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施行全程护理服务,可促进术后康复,易于患者接受,满意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住护理的效果及和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7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例,实施前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率、心律失常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洛托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07~2018-07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SBP、DBP以及心率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先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医学PBL教学法、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及教学意义.方法: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级12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观察,对甲班50名学生采用常规LBL教学法教学,乙班70名学生采用人文素质教育、PBL教学法教学联合方式教学.实践一个学期,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成果、学习状况、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情况.结果:①乙班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优良率(45.71%)、操作技能优良率(47.14%)均高于甲组(18.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组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评分均比甲班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分(88.53±4.75)分明显优于甲组(80.39±2.88)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员思考、创新,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教育总结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优秀品质.PBL教学法、人文素质教育联合应用于老年医学的临床技能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黄佳滨;王凤玲;隋小芳;费秀斌;袁博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轻中度拥挤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口腔科科收治的60例轻中度拥挤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采用传统金属矫治器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8个月的牙齿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情况良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合)畸形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王颖雪;秦铭;宋淑婷;陈畅;王鹤翔;李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