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瑛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34例,利凡诺组36例.观察两组孕妇从给药至出现宫缩及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情况.两组数据用χ2及t检验判定显著性.结果:米索组引产成功率为94.1%,利凡诺组为97.2% ,差异无显著性 (Ρ>0.05);从给药至出现宫缩及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大于200 ml及宫颈撕裂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Ρ<0.01 ).结论:米索用于中期引产,引产效果与利凡诺相近,在不良反应及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方面,优于利凡诺.表明米索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作者:王文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硫糖铝混悬液与阿莫西林联用对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应用硫糖铝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45例,并与应用西咪替丁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40例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硫糖铝)组治疗胃溃疡总有效率为95.5%,对照(西咪替丁)组的总有效率8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硫糖铝、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胃溃疡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作者:何之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很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的分离,为分离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水溶性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简述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肚痛丸提取液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测定其MIC值.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 结果:测得肚痛丸提取液体外对肠道常见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为0.156~1.250 mg/ml.结论:肚痛丸提取液对肠道常见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作者:胡迎庆;胡孝国;李灵芝;陈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西药及中药,包括药物的特性、使用及其效果等,显示了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良好前景.
作者:解红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霉酚酸酯(MMF)是霉菌酵解物中分离出的霉酚酸(MPA)半合成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影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生及抗体的产生,同时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均表明,MMF可控制狼疮活动,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改善肾脏病理,很少骨髓抑制及肝脏损害.
作者:李玲;李维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前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代谢途径,毒副作用,新进展.
作者:李雅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应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以下简称米索)和低浓度缩宫素(dxytosin)是目前临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常用方法.通过对上述方法的临床观察,比较其临床效果及药物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以为足月妊娠的计划分娩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付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低分子量肝素的药物特征、药效学、临床应用进行简介与评价.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综述该药对动物和机体体内外抗凝作用,并与普通肝素进行比较.结果:该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液透析等治疗,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结论:该药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为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有效药物.
作者:蒋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调脂药使用情况与趋势.方法: 对我院1998 ~2000年调脂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调脂药的应用逐年增加,主要为第2、3代调脂药.结论:调脂药作为降低血脂、治疗及预防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一类药物.
作者:刘颖;冯柏;吉佩忠;高仲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其心电图的影响,并与氯丙嗪、氯氮平对照研究,以观察利培酮的安全性.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高量期(6周±)检查心电图,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利培酮所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小,3组药物间的心电图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χ2=59.30,P<0.01).结论:利培酮所致心电图改变明显低于氯丙嗪,更低于氯氮平.虽然3组药物对心电图均有影响,表明利培酮相对安全,对既往有心脏病史、年老体弱者,建议优先选用利培酮.
作者:崔炳喜;沈建华;田红军;王翼;郭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已经载入<中国药典>2000年版,说明反渗透法制水用于制药生产是安全可靠的.现仅就医院制剂室的反渗透制水装置(见图1)在购置、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与传统的蒸馏法制备纯化水进行比较和讨论.
作者:张善革;吴丽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本项实验,测算出ip马蔺子素的表观药动学参数,为该药的注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小白鼠60只分为6组,各组间隔不同时间(0.5~16h),两次ip马蔺子素LD50,由各组死亡率按公式求出首次用药后不同时间的体存量并作图.结果:药代动力学参数:K21=0.865 9/h,K10=0.202 4/h,K12=0.271 6/h,Vc=1.395 7 kg/kg,Vp=8.544 7 kg/kg,Vt=9.940 4 kg/kg,VB=1.923 kg/kg,AUC=70.796 5 mg/kg*h-1,Cl=0.282 5 kg/h.结论:马蔺子素ip给药途径的表观药动学参数,大致与ig给药途径相似,因此采取注射给药是可行的,且剂量还可大大降低.
作者:曹鉴平;王士贤;李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黄芩苷,以甲醇-水-醋酸(40∶60∶1)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274 nm进行测定.结果: 黄芩苷峰与其它组分峰能够基线分离,理论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为3500;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2%,黄芩苷在0.25~2.5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吸收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法测定黄连上清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姜红;董润芬;崔萍;李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53岁,因患急性泌尿系感染来院就诊.给予磷霉素钠粉针(fosfomycin sodium,2.64 g/瓶)5.28 g(相当于磷霉素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安福隆)联合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α-2b干扰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组和常规保肝(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原学、肝脏生化指标、血常规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复常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安福隆与猪苓多糖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袁有斌;柳盛;孙树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应用MF-2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抗病毒实验及毒理学检验,对京津地区72份自然水源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并对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做现场应用.报告MF-2消毒剂饮水消毒的可行性.研制新型非氯饮水消毒剂. 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消毒、抗病毒实验及毒理学检测.按国家规定的卫生检验方法进行水消毒实验.并与常用消毒剂及常用饮水消毒剂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规定菌种的定性和定量实验;对12个菌种55株菌株杀灭率和杀灭指数测定;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对02菌的杀灭率测定以及与75%乙醇杀灭效果比较,表明MF-2消毒剂高浓度时有很好的灭菌作用,低浓度时仍有抑菌效果.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毒理实验表明,该消毒剂属于实际无毒物质,长期应用体内无蓄积作用,无致突变性.该消毒剂对小鼠复制急性菌痢和急性腹腔炎模型有防护作用.对不同污染水源的消毒实验表明,加入1×10-6的消毒剂、作用10分钟即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且无任何异味.降低用药浓度(1×10-6)、延长作用时间仍有抑菌作用.现场实验表明,对高层二次供水有较好的消毒效果.结论:MF-2消毒剂适用于紧急状态时,对自然水源的即时消毒和日常储存水的蓄积消毒.尤其适用于城市高层二次用水、边远地区和野战条件下自然水源的消毒.
作者:王金兰;刘庆增;张莉;董小青;丁全福;崔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前列地尔(alprosladil),即前列腺素E1(PGE1),首先是作为外周血管病用药开发的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首先从精液中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对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人工合成.随着药剂学、药理学的不断深入研究,PGE1尤其在内科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
作者:万小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126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给予氨苄西林加鱼腥草注射液,对照组50例给予氨苄西林.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4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 =7.84, P<0.01).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有效.
作者:韩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56岁,患高脂血症2年,无其他病史.经血脂分析,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为4.66 mmol/L和1.97 mmol/L,确诊为高脂血症.给予藻酸双酯钠(天津市华新制药厂产品),每次100 mg,每日3次口服.患者连续服药于第21周,开始呕吐小量咖啡样液体,大便呈黑色,胃镜检查为胃黏膜出血.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