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李维奇
目的:改进2%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制备工艺,提高乳膏中药物的分散度,降低乳膏的粘稠度.方法:采用分散法将磺胺嘧啶银粉末加纯化水,研磨制成混悬液,采用溶和法,将此混悬液加入乳膏基质(O/W)中,搅匀.结果:此法制备的2%磺胺嘧啶银乳膏,药物粉末分散均匀,膏体细腻,粘稠度适中,性质稳定.结论:制备工艺改进后,2%磺胺嘧啶银乳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溶合法配制的制剂质量.
作者:刘秀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应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以下简称米索)和低浓度缩宫素(dxytosin)是目前临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常用方法.通过对上述方法的临床观察,比较其临床效果及药物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以为足月妊娠的计划分娩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付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硫磺软膏治疗疥疮有良好疗效,由于其以凡士林为主要基质,患者在使用中易污染衣物,使用很不方便,故我们以卡波姆为主要基质研制了硫磺凝胶剂.现介绍如下:
作者:渠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1].先后有人提出血管源性和神经性两种学说.但目前更倾向于三叉神经血管学说[2],该学说认为,过多的内、外刺激可引起血管扩张,当血管扩张时,伤害性刺激促使三叉神经末梢释出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如P物质、钙基因相关肽及神经激肽,引起神经性炎症[3].在我国对偏头痛的流行病的调查,虽然未引起死亡,但其频繁的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对偏头痛病的病因学以及与该病相关的受体亚型的研究,其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突破,本文就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及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罗桂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很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的分离,为分离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水溶性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简述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验证吲达帕胺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每日给予吲达帕胺2.5 mg,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镀铜镉还原比色法,分别测定治疗(6周)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前与正常人相比,ET显著增高而NO显著降低,二者呈负相关;治疗后血浆ET降低,NO水平升高,ET/NO比值降低.结论:吲达帕胺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梁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复方氯倍他索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制备复方氯倍他索霜,建立该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制剂稳定,质量可靠;治疗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和慢性湿疹共65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8%和100.0%.结论:该霜剂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业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ech 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冰醋酸(18∶40∶42∶0.2)为流动相,流速1.00 ml/min,Alltech ELSD-500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结果:柴胡皂苷a在5.025~15.075 μg 范围呈线性,回收率为96.2%,RSD为1.43%(n=9);柴胡皂苷d在5.670~17.010 μg范围呈线性,回收率为95.0%,RSD为1.76%(n=9).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柴胡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作者:陈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西药及中药,包括药物的特性、使用及其效果等,显示了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良好前景.
作者:解红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肚痛丸提取液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测定其MIC值.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 结果:测得肚痛丸提取液体外对肠道常见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为0.156~1.250 mg/ml.结论:肚痛丸提取液对肠道常见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作者:胡迎庆;胡孝国;李灵芝;陈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成方制剂清热凉解糖浆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岛津Shim-pack VP-ODS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3%冰醋酸 (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4 nm.结果:绿原酸在0.050 04~0.625 5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 平均回收率99.6%,RSD=1.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该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维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本项实验,测算出ip马蔺子素的表观药动学参数,为该药的注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小白鼠60只分为6组,各组间隔不同时间(0.5~16h),两次ip马蔺子素LD50,由各组死亡率按公式求出首次用药后不同时间的体存量并作图.结果:药代动力学参数:K21=0.865 9/h,K10=0.202 4/h,K12=0.271 6/h,Vc=1.395 7 kg/kg,Vp=8.544 7 kg/kg,Vt=9.940 4 kg/kg,VB=1.923 kg/kg,AUC=70.796 5 mg/kg*h-1,Cl=0.282 5 kg/h.结论:马蔺子素ip给药途径的表观药动学参数,大致与ig给药途径相似,因此采取注射给药是可行的,且剂量还可大大降低.
作者:曹鉴平;王士贤;李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近况与进展.方法:参阅近年来有关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文献,并结合相关医药学科的重要论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调血脂、抗凝、抗栓、扩冠、改善心肌缺血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及各项体征,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阎维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常规用药联用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应用二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及肠溶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 200 mg ,溶解后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内,缓慢静脉滴注,每日 1 次,疗程 14日.结果: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常规使用的药物.结论:联用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适用.
作者:杨显荣;李月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34例,利凡诺组36例.观察两组孕妇从给药至出现宫缩及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情况.两组数据用χ2及t检验判定显著性.结果:米索组引产成功率为94.1%,利凡诺组为97.2% ,差异无显著性 (Ρ>0.05);从给药至出现宫缩及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大于200 ml及宫颈撕裂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Ρ<0.01 ).结论:米索用于中期引产,引产效果与利凡诺相近,在不良反应及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方面,优于利凡诺.表明米索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作者:王文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Zeldox获准在欧共体销售辉瑞公司的治疗精神病药物ziprasidone(Zeldox)有口服胶囊剂(ziprasidone的盐酸盐)和肌肉注射剂(ziprasidone甲磺酸盐),这两种剂型2002年3月在欧共体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作者:郎奕;叶咏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麝香是一种名贵中药,为麝科动物雄性麝脐下腺囊的分泌物.祖国医药文献记载其具有芳香开窍,醒脑回苏,镇心安神,通痹和镇痉作用.所以以往麝香在药理作用研究上,主要侧重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抗炎、镇痛和增强免疫、抗变态反应、抗早孕方面也有较多的报道.临床上曾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儿童智力不全症,冠心病,风湿痹症和恶性肿瘤等[1].本文仅就近年来对麝香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概要的综述.
作者:尹士敏;王士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简要综述了甘氨酸及甘氨酸钙、甘氨酸铁、甘氨酸锌、甘氨酸铝等重要金属盐的制备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胡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地氯雷他定(TY-DSL )的致畸性研究.方法:实验分别以 56.9、 28.4和14.2 mg/kg剂量,给妊娠第6~15日的孕鼠连续定时灌胃,在妊娠第18日时解剖观察孕鼠着床数、活胎、死胎、吸收胎和外观畸形,同时测量胎仔体重、胎盘重、身长和尾长.以上数据用instat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Y-DSL 在以上3种剂量下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中、高剂量组为甚,但该药不影响孕鼠的体重和生育力,且未见一例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结论:地氯雷他定(TY-DSL )对小鼠无致畸性.
作者:王江;候庆昌;陈绮;张繁;郭启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安福隆)联合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α-2b干扰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组和常规保肝(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原学、肝脏生化指标、血常规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复常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安福隆与猪苓多糖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袁有斌;柳盛;孙树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