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珏
近年来,笔者用黄芪桂枝生脉汤加味治疗各种早搏8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国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不断扩大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治疗一些慢性痼疾和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沙雷肽酶效价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酪蛋白底物浓度为0.6%,酶浓度10~13 μg/ml,反应时间20分钟;结果: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重复性好,辅料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作者:张莹;孔祥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0.2%环丙沙星注射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由于疗效较好,临床需求量渐增.但药液颜色容易变黄,杂质含量往往超过限度.经过精心摸索,在各个环节中查找原因,取得一定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现将改进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程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氢化可的松中有机挥发性杂质.方法:采用水溶液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用岛津CBP10-M25-02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按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二氯甲烷在浓度12~240 mg/L,三氯甲烷在浓度0.12~2.40 mg/L,苯在0.040~0.800 mg/L,二氧六环在7.60~152.0 mg/L,三氯乙烯在1.60~32.00 m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限分别为1.20、0.12、0.04、3.8和1.6 mg/L;该法的回收率为二氯甲烷99.3%,三氯甲烷101.3%,苯95.04%,二氧六环92.21%,三氯乙烯101.4%,RSD分别为4.2%、6.0%、8.9%、11.8%和4.6%(n=9).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刘树春;安彦;王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n=5).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半成品的含量控制.
作者:晏敏红;俞丽君;严福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痤疮灵涂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配制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后,并做含量测定.取合格产品,用于36名痤疮患者,早晚涂于患处,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皮损总消退率为63.04%,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符合标准,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元成;邢莉清;张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直接灌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3、6、24小时),通过脑室直接灌注、腹腔注射和脑室灌注+腹腔注射的方式使用金尔伦,观察用药后大鼠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尔伦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逐渐降低,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脑室灌注或腹腔注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金尔伦具有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保护作用相似,但在损伤后的早期(6小时以内)、超早期(3小时以内)采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给药的方式效果佳.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鉴别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载体,以甲苯-氯仿-二乙胺(50∶40∶7)为展开剂,以磷钼酸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条件鉴别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能达到完全分离;结论:为基层药检室提供了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采用本文提供的实验条件及相对Rf值可鉴别药品假劣,很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友利;李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6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0丸,口服tid;对照组,消心痛(硝异梨醇)10 mg,口服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抗心绞痛疗效,缺血性心电图变化,降脂作用.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70%;心电图改善,治疗组60.7%,对照组53.3%;降血脂作用,治疗组胆固醇(TC)降低21.6%,甘油三酯(TG)降低18.3%,对照组TC降低9.6%,TG降低10.1%.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长期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较消心痛更合适,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作者:邓国辉;何俊泰;李炳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分别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0例足月未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卡孕栓组75例,米索组79例,均在打开腹膜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枚或米索400 μg;缩宫素组76例,术中娩胎儿时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胎儿娩出后即刻向宫体肌注缩宫素30 U,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卡孕栓组(223 ±55.6) ml,米索组(214±54.5) ml,缩宫素组(372±60.7) ml,卡孕栓组与米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孕栓组、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与米索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检查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窦迎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地喹氯铵含片(得益口含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咽炎(包括慢性单纯性咽炎和慢性肥厚性咽炎)病人268例,采用复方地喹氯铵治疗,一般1~2疗程.结果: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0%;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87%.结论:该药对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李超;黄永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17岁.因胸闷乏力伴颜面水肿0.5小时急诊入院.缘于发病前一天晚间食用西瓜、凉牛奶后腹痛,稀便1次,服用黄连素6片.当日晨进食米粥后服吡哌酸0.5 g后,上学途中自觉乏力、胸闷、全身不适,即返家中.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精神差、大汗、颜面水肿,口唇紫绀,躯干、四肢多处风团样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4次/min.入院后给予异丙嗪25 mg(输液壶)、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滴注和扩容、补液等抗过敏治疗,当日下午皮疹渐退,次日全部消退.患者发病后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 ℃,给予物理降温、补液,体温降至正常,3天痊愈出院.
作者:李焱;邢艳萍;孟令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测定琐琐葡萄中总三萜类成分含量;方法:比色法;结果:总三萜类成分为0.49%,RSD2.33%(n=5);结论:该方法呈色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帕丽达;堵年生;丛媛媛;王晓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化学药物的开发和化学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化学药物的毒性导致患儿耳聋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儿童将造成终生耳聋,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石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介绍纳米粒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近年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综述了纳米粒的主要制备方法、体内过程以及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是一种性能优良、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治疗系统,尤其在靶向和定位给药、黏膜吸收治疗、基因治疗和蛋白质多肽控释等方面,纳米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效应,使 HBV- DNA复制明显受到抑制,并伴随肝组织学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存在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耐药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
作者:宓余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关于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多,其中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很高.本文重点将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及防治作一介绍.
作者:王颖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法: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浓煎150 ml,药液温度 38~40 ℃,患者取左侧卧位,行低压缓慢注入灌肠.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和前列康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类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孝慧;谷培德;郭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对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对30例晚期胃癌病人,采用介入方法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灌注,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随访生存期,并与静脉给药化疗病人对照.结果:实验组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56.7%、MR(微效)+SD(好转) 30%,对照组CR+PR 16.7%、MR+SD 30%;实验组12、18和24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76.7%和50%,对照组分别为66.7%、60%和10% .结论:采用介入方法灌注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药可使肿瘤缩小、明显提高晚期胃癌病人的生存率.
作者:何之发;邢福成;邢纪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